我们七月三十号早晨七点十七分坐旅游大巴从乌兰县茶卡镇向青海湖进发。
昆仑山下的西海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
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
北魏以后,始称青海。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
从茶卡到青海湖,沿途见的最多的是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的吃草、静卧、嬉戏。它们周围零星散落着各种手搭帐篷和“喇嘛房”样式的小屋,一看便知这里仍然保留着牧区最为纯粹的游牧生活方式。
轻盈的夏风里能嗅到花的馨香,高原的夏风凉爽而湿润,呼吸着这样的清新的空气,心情特别爽朗、舒适;透过车窗看到山下面是一望无际的黄缎,黄得蓬勃,黄得灿烂,从遥远的大山根下一直延伸到我们的眼前,那种空旷,那种开阔,让人心旷神怡,有种发自内心:想呐喊,想呼叫的欲望,又怕惊扰了画卷的宁静和安谧。近观,一畦一的油菜花,衬托在蓝天白云下,那就是一副副大写意的水墨泼彩画。
在转山公路上不时会见到环青海湖的自行车骑行队伍,男女都有,却无一不是青春年少。天空飘来五个字:“羡慕嫉妒恨”,正是自己此时的心情。羡慕人家的洒脱,嫉妒人家的年华,恨自己在青春时节没有人家的这种环境和条件用以洋溢和张扬。眼见他们在视线中消失,感怀之余在心里悄悄问了一下自己:要是年轻二十年,会不会也如此这般的骑行在这条路上。念头刚起便已心生踌躇,终是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看来岁月沧桑了的不仅是容颜,还有曾经有过(有过么?)的些许雄心。
梦寐以求的朝思梦想的青海湖到了。 我们是奔着青海湖的知名度而来的,就是唐代王昌龄的那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首唐代诗歌,千百年来,给青海湖增加了幻美的神秘感,充满令人神往的诱惑力。
在看到青海湖万顷碧波的那一刻,就知道:这便是我向往的天堂,人间净土,是的,可以让心灵流放的天堂。这儿没有都市的浮华,没有俗世的功名烦扰,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没有浮躁......只见蔚蓝天空下,青蓝青蓝的湖水闪着银光。心中不禁涌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不是吗?那湖水哪里是蓝啊,分明是青色的啊!还有青海湖的蓝,不那蓝色的湖面,蓝色的天空,真不知是湖在天上,还是天在湖上。分也分不清,看也看不明。湖面上只是一片蓝,蓝得纯粹,蓝到极致就变成了青绿色,青绿的像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难怪要说是青海呢,的确是青绿色的海了。
青海湖就像一块蓝天掉在草原的深处,她平静地躺在那里。只要有风吹过,定会浪涛掀起,连飞鸟、白云,都随波荡漾,我再爱她也带不走一根水草。
多想做青海湖里的一条小鱼,可以在她的怀抱里悠闲自在,似乎不怕有人惊动我的美梦。小小的翅,小小的尾,轻轻地滑行,仿佛在等待日月山那边的光芒,永远也不被人察觉。
随行导游讲解道,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无际的古海洋。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洋渐渐隆起,一跃成为世界屋脊。后来,有的海水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湖泊。青海湖长约103公里,宽约65公里,绕湖一周约370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导游说,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近年来,青海湖的面积每年都在增大,如人一样的不断长高长胖。
在美丽的青海湖,游人们做得最多的动作是除了拍照还是拍照。美女们一袭白裙或红裙或黄裙,并配着各色纱巾,做着各种舞蹈动作,个个宛如仙女下凡。帅哥们也是酷酷的或抱手在胸或背手在后或举手做个V形,总之,男男女女总是摆着各种姿势拍照。青海湖,摄影者的天堂。
望着看不到边际的青蓝湖面,遥想着大自然当年的造山运动,不得不承认人的渺小。是啊,在大自然面前,人无非就是一粒尘埃。现实中,只有尊重大自然、遵循大自然规律,人才可能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舞欢歌一曲。
在双脚享受着已有200多万岁的青海湖水滋养的同时,联想到不过百年的人生,顿觉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伟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其实,人生不过只是一朵浪花罢了。可能,我们很多人连浪花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一小滴水珠罢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生,真的是不值一得。
青海湖!你的开阔、空旷、宁静、质朴,都让人迷醉,忘记烦忧。 身在景中,感叹由心而生 ,那种醉人的美,那种大气的美,那种粗犷的美,那种质朴的美,那种梦幻般的奇异,那种巧夺天工的雕砌,那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不是我能用文字或者图片可以来描述的。人生来此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