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这个残忍的规律似乎古今皆然,在看脸的时代尤甚。
然而就是在西晋那个看脸的时代,一个相貌丑陋、不善言辞的寒门子弟,靠一篇大赋跻身时代文学榜top8(成为西晋文学史不可不知的考点: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并成功逆袭进入红人团体“金谷二十四友”,才名流芳千古,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看脸时代,他输在起跑线上
看过《军师联盟》的人,想必对第一季中品评人物、激扬文字的月旦评印象深刻,这一评点人物的机制,始创于东汉末年,世家出身、人品才学、仪容仪态都成为评价标准。魏晋之时又盛行清谈之风,口齿伶俐、丰神飘逸的人,在清谈时便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美名传扬。所谓“魏晋风流”,对于仪容举止的追求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所以无论男女都注重修饰仪容、锻炼辞令与口才。当时的贵族男子出行,不仅追求鲜衣怒马,还要剃面熏香,甚至如女子敷粉。
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先天相貌丑陋,几乎能算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本文的主人公左思,就是史书认证的颜值不及格:
思小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左思》
史书描述为“貌寝,口讷”的他,容貌丑陋,身材短小,言辞迟钝。不仅颜值不行,他幼时学书法、学音乐,都未能表现出半点艺术天赋,被父亲吐槽:“还不如我小时候”。由于门面不佳,他不爱抛头露面、郊游闲逛之事,终日宅家,反而练就一手辞藻壮丽的好文章。
左思272年,左思的妹妹,一位同样其貌不扬而文才昭著的女子左棻,乘着华美的肩舆,缓缓驶入皇宫。晋武帝看中她的才名,使她成为贵人,她的一家人也因此得以迁入帝都洛阳。
在帝都,左思的命运能遇到新的转机吗?
未曾想,帝都看脸风气更盛: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遨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 《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即潘安,他不仅是有名的文学家,而且有“玉人”之美誉流传至今,可谓是千古留名的超级大帅哥了。后世人写的《世说新语》纪录了时人对美人和丑人孑然不同的反应:他出街闲游时,路上的少女妇人纷纷牵着手拦路,痴痴围观。而左思效仿他闲游,却只能是老妇乱吐唾沫的悲惨遭遇。
这位丑到令人唾弃的左思,偏偏一身才华难自弃,立志用文笔搏英名。
都说文如其人,丑陋如他却妙笔生花
何以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的左思,最合适的道路就是走立言这条路。
来京师后,他想作《三都赋》。晋武帝之前,正是《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个时代,魏蜀吴天下三分,而此时蜀吴初平,以三国都城为赋,无疑有申明正统、以史鉴今之意。立意高,涉面广,篇幅大,可见颇有难度。而前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璀璨文章,想要出头,何其难也!
当时名闻天下的才子陆机听说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要挑战《三都赋》这个国家级课题,满怀嘲讽不屑之情,声称等他写完,要拿他的文稿来盖酒坛子:
“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甕耳。”
——《晋书·文苑列传》
好的,陆平原兄,等待打脸吧~
左思是认真的。
为了得到有经验的大佬指点迷津,他前往拜访著作郎张载,相当于造访今天的党史研究院院长,询问蜀地的情况。但“思造张载问岷蜀事,交接亦疏”,大佬的态度十分冷淡。
为了得到翔实的资料,他申请担任秘书郎,也就是图书管理员,掌管图书典籍。以方便参阅史籍图谱。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立言大赋还需实地考察水文地理、草木虫鱼、民俗人情。于是他又踏遍蜀都、吴都、魏都及周围的土地。
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家中四处,包括厕所,都准备好了纸笔,以便灵思迸发及时记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耗时十年的思索与雕琢后,《三都赋》终于写上了最后一个句号。在篇幅数百字抒情小赋风行天下的时代,赋这种文体大势已去,他呕心沥血写就的万字长篇大赋,成为汉大赋的绝响。
两百年后,刘勰评价左思 :
“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
——《文心雕龙》
而之前扬言要拿文章盖酒坛子的陆机,看到左思的成稿后,“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顿感自己也难以超越了,就投笔放弃了同题的写作计划。
天下传写,洛阳纸贵
一个朝堂上、文坛上都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如何靠几篇文章打开新天地?
“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左思担心自己的好文章因为自己地位的缘故被埋没,就前往拜访当时著名学者皇甫谧,皇甫看了他的大作,拊掌激赏,为《三都赋》写了《总序》。前面冷淡待人的张载看了他的好文章,也补偿性地为其中的《魏都赋》作注解……他的《蜀都赋》、《吴都赋》也纷纷得到名家的注释和略解,一群文坛大V的站台背书,终于为左思的人生掀开春光明媚的新篇章。
《三都赋》楷书作品这一波硬广,直接让当时的住建部+水利部部长——司空张华看到了左思的《三都赋》,他认为这篇文章是“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不输班固、张衡的大作,而且读有余味,常读常新。司空张华的激赏与推荐,放到今天无异于局座召忠转发了你的微博,并且评论 #说的有道理啊#,转眼间,这篇大赋传遍京华,“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传说中有钱有品味的人都看了,你还不跟上潮流吗?于是他的名誉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甚至因为传抄的人太多,洛阳纸张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在这样的效应下,左思的《三都赋》终于获得了时代的认可,还进入晋惠帝外戚贾谧的“文学俱乐部”——“金谷二十四友”之列。这篇一千八百年前的万字长文,一字不漏的流传至今。他本人也名留青史,完美逆转了自己的命运。
注:随着贾谧的倒台,“二十四友”也散了,左思退居宜春里,至死不仕。陆机、陆云、潘岳、刘琨等著名文人当时也在二十四友之列。贾谧和贾南风皇后一同混乱朝纲,引发八王之乱,再往后就是五胡乱华,胡人入侵伴随着大规模的汉族灭族行为,天下大乱,各地汉族几乎被屠杀殆尽,余下的汉人不得不渡河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