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夏族的兴盛
在夏朝时期,由于夷族和夏族的不断融合、同化,所以商朝并不排斥夏族人为官。再经过商朝六百余年的融合,除了王室还保持着夷族统治夏族的精神外,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基本已经没有了夏族、夷族的区分。其中位于我国西部的一支夏族豪门,在殷纣王时期已经成为了“三公”之一,这就是西伯姬昌。西伯,表示西方诸侯之长。
上面提到了“三公”已经惨死了两个,姬昌也差点儿被剁成肉酱或制成肉干。原因是他在听到两位同僚惨死的消息后,悄悄地叹息了一声,竟然被人告发了,殷纣王于是将他囚禁起来。幸好姬昌的臣子及时收集了许多美女、奇珍和宝马献给了纣王,姬昌才得以保命。但是死罪已免,活罪难逃,殷纣王表示要给姬昌来点儿相对“温柔”的赏赐:炮格之法,两腿发抖的西伯姬昌此时福至心灵,当即献给殷纣王一大块自己的封地,并自告奋勇去边疆平叛。此时的殷纣王或许还在得意他的一箭三雕:既得到了美女宝马,又收获了大片土地,还有人替自己去打仗,真是谈笑之中定天下。
然而,殷纣王不知道的是,他放走的姬昌就是吹灭商王朝的那股风,一旦不在手中,就再也不可能掌控。姬昌回到他的西部大本营后,《史记》中是这么记载的: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一个“阴”字,就是说姬昌悄悄积德行善,不让纣王知道。再结合他通过美女、宝马和土地贿赂纣王的事情,可以发现姬昌其实是一个极有手段和谋略的人。
然而西伯姬昌尚未起事他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他的事业,经过再三积累力量和选择时机,终于在商朝都城郊外,一个叫牧野的地方,向殷纣王发动了总攻。殷纣王虽然发兵号称七十万,数倍于姬发,但他的兵哪里还有心思打仗。他们纷纷倒戈,为姬发的部队开路。殷纣王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物,不肯投降,见大势已去,自焚于大火之中。这个杀人方法颇多的帝王,恐怕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要为自己选择一种死法。
姬发灭商,国号为周,追尊他的父亲姬昌谥号为周文王,而他的谥号则称为周武王。注意,周武王这个称号也不是姬发自封的,而是他死后,大臣们根据他历来的种种表现,而追称的名号,一个“武”字,表明刚强勇武之义。当周武王尚在时,天下人是不会称天子为“周武王”的(这个称号还没出来),他们通常的叫法是“天王”。
周武王推翻了夷族的统治,夏族又一次屹立在中国之巅。但是当时殷商在中原各地尤其在东方夷族势力依然存在,且武王兵力有限,无力远征山东及徐淮等夷族聚居之地,加之多数诸侯曾响应武王伐纣,武王于是分封诸侯,以各诸侯为周室屏藩。比如分封五帝之后在陈、杞等国,他的三公——“周公姬旦”、“太公姜牙”、“召公姬奭”分别分封在齐国、鲁国和燕国(均在今河南省境内,护卫王都)。“封建”一词最初即是由此而来。
然而天下尚未大定,武王就去世了。而周成王还是个孩子,周公害怕诸侯叛变,于是当起了摄政王。周公预料的不错,果然要出事。
这还得再从武王克殷时说起。由于当时殷商夷族势力仍在,为了安抚殷民,武王于是让殷纣王之子武庚继续管理殷民,而以自己的王弟管叔鲜、蔡叔度监督之。这里的“管”、“蔡”,是指武王分封天下时,将叔鲜和叔度分封在“管国”和“蔡国”。但就是这两个监督殷族遗民的王叔,见成王年幼,起了心思。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要取代成王”,然后煽动武庚,号召殷商夷族叛乱。由于山东等殷夷之地,周朝尚未掌握,加之殷商旧都仍然有夷族强大势力,一时如火燎原,周王朝又陷入了动荡不安之局。
周公见叛乱扩大,形势严峻,于是决定率大军东征。与武王克殷时一鼓作气继而宣告胜利不同,这一场战争颇为艰苦。当时将殷纣王消灭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这才是夏族对夷族的真正战争。战争持续了三年,周公终于将叛乱扑灭了。造反的管叔鲜和武庚被处死,而蔡叔度可能由于罪名较轻,只被判罚了流放;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姬胡修德行善,周公旦便任命胡为鲁国执政大夫,表现不错,便又将姬胡重新分封到了蔡国。
大乱已治,而“周公将不利于王”的留言尚未退去。为避免猜疑,周公还政于已经长大的周成王,退居宰辅。不过他还是辅佐成王,重新分封天下。其一便是分殷商余民为二,一部分由成王的叔叔康叔镇抚原殷商国都及其附近郊区,国号为卫;另一部分余民迁到分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宋国,以存殷祀。另外,由于原东方夷族的大片区域都已被攻克,于是将“齐国”、“鲁国”重新分封到了今山东境内,将“燕国”分封到了今河北北京地区(以前三国均在河南境内)。这些地方均是殷商在东方的重要根据地,三国以重兵镇抚,自此,周朝终于安定下来。
在这之后,周公又重新制礼作乐,修订婚丧祭祀等规范,提倡礼乐生活,统一并改进了各地风俗习惯,对中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同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可关注公众号:历史沉浮,方便随时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