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蓟北门行
南朝宋·诗写北方发生边警,将士不畏艰险、誓死卫国的决心。诗风奇峻迅急。蓟,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 羽檄:紧急征召的文书。檄,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情况紧急时插上羽毛。 边亭:边地岗亭。④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⑤咸阳:秦都城,故址在今陕西长安西。此泛指京都。⑥屯广武:屯,驻扎。广武,县名,在今山西代县西。⑦朔方: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西北。⑧严秋:肃杀的秋天。⑨筋竿:筋,弓弦。竿,箭杆。⑩遥相望:形容使者往来不绝。雁行:形容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缘:沿。鱼贯:形容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飞梁:高架的桥梁。箫鼓流汉思:意思是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箫鼓,两种乐器,此代指军乐。旌甲:旌旗、铠甲。猬:刺猬。角弓:用角装饰的弓。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楚辞·九歌》有《国殇》篇,追悼阵亡战士。
【译文】
紧急征召的文书从边塞岗亭传来,战争爆发的消息已经传到京都。被征召的骑兵驻扎在广武县,将兵分几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肃杀的秋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战士们的战斗豪情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手里的弓箭更加强劲了。但敌人的战阵也精锐而坚强。天子听到敌兵气焰嚣张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亲临战场与敌人一搏。战争十分激烈,传送军情战况的使者往来不绝。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战士们的旌旗和铠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们冒着疾风冲锋陷阵,战场上的沙砾被扬起,随风飘荡。因为天气寒冷,马毛都像刺猬一样缩成一团,角弓也拉不开了。但在时局危险的时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节操;天下乱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忠良。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赏析】
本篇属《杂曲歌辞》,写壮士从军卫国的壮志和朔方边塞的风物。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边塞报警,天子派兵救援。第二层写边塞的苦寒,战斗的艰苦。第三层写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