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我能给你什么样的教育?

孩子,我能给你什么样的教育?

作者: 育儿修炼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22:39 被阅读0次

不同阶段的孩子心理不一样;

同一年龄的孩子身心不一样;

今天孩子与昨天孩子不一样;

面对这些不一样,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

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盼星星、盼月亮,孩子们终于在9月份如期开学了。

从1月份寒假开始,孩子们在家已经待了8月有余,我心里想着孩子们肯定迫不及待地想去学校了。

大宝在精心准备着明天开学要带的物品,我问他:“大宝,是不是特别期盼去学校呀?”

“妈妈,在家上网课不香吗?在家上网课更好!“

他的回答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我非常诧异地问:“为什么呀?”

“在家上网课,我的时间我做主;我想快点看还能倍速,课堂上我就不喜欢老师一个问题一遍一遍地讲;在家里,我还有看书的时间。”

“的确是,网课的速度自己能控制;课堂上老师要保证大部分同学听懂知识点,有时候是需要多讲几遍;课堂上可以和老师交流更多、互动更多呀!......”

我嘚吧嘚吧了一大堆,尽可能地给大宝列举着去学校上课的各种好处,我嘴里虽然在力挺着,但心里在想:孩子说得有道理,孩子说出了他真实的感受,也道出了教育的现状。

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传授知识。

虽然现在课堂上多了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课堂知识的途径增加了,趣味性可能更强了,但整个课堂依然是以老师教授知识为主,还是一种填鸭式地教学。

现在的学校课堂,依然是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孩子们,采用一种教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老先生使用的“因材施教”到现在依然是一种很难实现的梦想。

在应试教育、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孩子们还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孩子们在学校里并不能学到未来生活中的方法论、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甚至不知道如何思考?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几年接触到不少职场人,缺少思维力,很多问题想不明白,更不用去说解决问题了。

很多人习惯被安排,面对一项任务,你要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没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这些人中,很多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连生活和工作中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都没有,您说说学习书本这么多年,有什么用呢?

我接触到很多大学毕业生,眼神都是迷茫的,就业方向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

出现以上的情况,不能全怪罪于这些毕业生们,他/她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根基,学校教育是主干,社会教育是枝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学生们都不可能呈现出根深叶茂、郁郁葱葱的生命状态。

我受教育的感受

回想我自己受教育的经历,和上面的毕业生们相差无几,并没有一种生命活力的体验。

求学十六年,要说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我的印象里只有严肃的老师、正襟危坐的学生、呆板的书本、密密麻麻的试题。

上小学时每年还有春游或秋游什么的,老师带着我们去山上探险、去田野里撒野,还有小学四年级每周一次的班级游戏,这种美好的体验,至今难以忘怀。

上了初中、高中,不要提春游或秋游了,到了毕业班,连让我们能够放松的体育课都减量或取消了。

从小到大,学习于我,是几乎不费力气的事情,也算是学霸一枚。

不讨厌上学,但也并没有爱上上学,因为不知为啥要上学?

上学的目的就是升学,上完小学考初中,上完初中考高中,上完高中考大学。

升学就成了我上学的目标,升学就成了我的理想?

考完大学迷茫了,虽然天天穿梭于不同的教室,混迹于学生会,但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社团活动也积极,所以拿到了学校里不少的奖项,最后毕业时还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这一切有用吗?

还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想想自己的求学之路,老师于我们,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很少有引导者、陪伴者的角色。

还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想请教老师,老师们都闭口不谈?

至今我也没搞清楚老师闭口不谈的原因,抑或是怕承担考不中的责任?

学生们几乎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自己思想的机器。

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对讲课的内容熟悉不熟悉,一憋就是整整45分钟。

下课之后,上个厕所,短短10分钟,接着又是一节课。

周而复始。

虽然一二线城市的学校活动可能会多一些,但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每个人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潜能得不到发挥。

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被学校加工之后,出来之后发现都大同小异。

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现代的教育方式可能还是几十年前的,有时候老人们在说,现在孩子太矫情了,你们小时候,大人们都忙着干活养家糊口,也没功夫去琢磨你们,你们不也长得好好的吗?

其实我们的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没有个性的发展,缺少创新能力,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着。

说到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过去不一样了。

研究报告表明,现在的孩子生理成熟更早,比三十年的我们青春期提早2年左右。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刺激;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比我们那时的高中生知道的还要多。

教育大环境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孩子的学习体验呢?

1.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

大家都知道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尽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

说起择校,现在也是越来越难了,很多地方的政府推出“就近入学”“多校划片”的政策,原来想靠娃自己的实力跨区,现在发现还必须拼爹,得有钱或有权。

有钱,可以买学区房(北京不乏十几甚至二十几万一平米的学区房)或上创新学校(每年学费20万左右,还不算其他的费用)。

有权,可以进好学校(很多好学校都有条子生)。

没钱没权的素人家庭,怎么办呢?

2.发挥家庭教育的根基功能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的教育寄托在学校,觉得把孩子拽给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

在学校,教师的精力、时间、能力都有限,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家庭,才是最该也最能因材施教的原点,因为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比如,在学龄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让孩子做一个受老师、受同学欢迎的人,孩子的上学体验不是更好吗?

学校的运动量小,那家长是不是能在放学后给孩子安排体育训练课程,比如武术课、游泳课、体能课等?

有时间的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户外运动呀!

如果学校有运动队,是不是可以帮助孩子加入校运动队呢?

当然在进校队之前,得先培养孩子相关的素质,校队的选拔是有条件的。

我家两个娃舍弃了学校其他社团,一个加入了校足球队,一个加入了校棒球队,就是为了弥补一周四节体育课运动量的不足,校队的训练每天至少能增加1.5小时的锻炼量。

如果想让孩子的学习生活多姿多彩,打造孩子的自信,那就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呀!

运动会、辩论赛、演讲、戏剧表演等等,这些是不是让学校生活更香了?

如果觉得孩子学校的课业对他来说“喂不饱”或“吃不了”,是不是可以在校外机构选择适合的班型让他挑战或者补充呢?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你家娃的兴趣需求,是不是可以在校外专业机构进行兴趣学习呀?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你可以多和孩子探讨为什么呀,可以和孩子进行思辨的讨论呀!

如果想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不是可以在家里设置“脱口秀场”?

我家娃就可以在亲子时间,给我们讲述他们熟悉、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自己还可以借助小黑板、平板电脑等给我们边展示边讲述。

不知不觉,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就锻炼了。

当孩子遇到了“不懂孩子”的老师,在家里,你可以加强和孩子的情感连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他的坚实后盾……

上面这么多项,让学校一一来满足,确实不容易!

因为学校不单单是为你家孩子准备的。

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可施展的空间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

那有的家长就说了,上面列举的这些大部分都需要物质基础呀,需要资金做支撑呀!

其实,当你经济条件不具备时,你可以花时间陪伴孩子、你可以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你一样可以给到孩子幸福和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孩子无需丰盛的物质,只需你去尊重他、理解他、认可他、欣赏他!

当孩子在你这里得到爱的滋养,他才能用爱去探索世界、去接纳世界,他才能活出自己别样的人生!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不仅仅要依靠学校和社会,家庭教育才是根基,是孩子行走一世的底色。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过程的教育。不要仅仅关注孩子是不是上了“好学校”,找到了“好工作”,更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体验。孩子是在被动学习,是在主动学习,还是在自动学习?

家庭中,您需要一位懂你的爱人;工作中,您需要懂你的领导和同事。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孩子需要懂他的家长。

我们要做一位懂孩子的家长,做一名智慧的家长,引导孩子在生命之路上,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能给你什么样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es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