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来袭
第二次课情商课中,大家给班级取了一些名字,进行投票,哪个名字得票数最高,就作为集体的名字。
“快乐休闲班、孙悟空班、疯狂班、儿童情商班、恐龙班…… ”
经过投票“快乐休闲班”票数最高当选!
“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喜欢疯狂班!”有位同学从凳子上起来,直接气鼓鼓的躺到地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6500/e7587a2f46daaa11.jpg)
挑战当下的心路历程
那一刹那,内心没有波澜是假的,“一言不合”就这样,这表达意见的方式也太“任性”了。这个时候,在我本能准备跟他摆道理,让他同意这个新名字时,脑海中闪过-“过分权利”,因为此刻,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被挑战了。(这种在情绪中的觉察,不是看了书,懂了道理就能马上做到的,也是长期在实践中慢慢练)
我想拿回权利,而孩子此时目的是-我说了算,我才有归属感。
所以,刚要说出口的话-“这是大家投票的结果!”我收了回来。
最起码,此时,能做到的是不陷入“权利”的争斗。
因为,如果我去跟他讲道理,让他同意这个名字,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矛盾升级,谁也不让谁?
也有可能,我暂时把他压下去了,说服了,他可能内心不服气。在后面,这种模式会重复出现……
更积极的,能够让孩子发展出积极技能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行为
如果有想法,和不同意见,应该如何表达,才是应该引导孩子知道的。
我没有让他从地上起来,也没有对他说什么。
我问所有同学:“有同学有不同意见,不愿意用这个名字,怎么办?”
一名同学说:“我们可以选几个名字吗?”
另一个同学说:“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名字称呼这个班吗?”
成人的担心
我停顿了一下,内心思考:“我可不可以接受,这个集体同时拥有几个名字,对于我平时的教学和组织是否有影响?”
其实也有担心,以后所有的事情,会不会都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会不会给我的教学带来困扰。想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6500/3ae0f75a3ff8ee1e.jpg)
因为,我总在跟家长说,我们往往会因为一两件事情,去担忧孩子可能出了哪方面问题?或者以后就会怎样了?然后就会在这个方面有压力,特别关注,特别担心。特别想把孩子行为扭转过来。这个,并不客观。
自己这会儿,不也是这样吗?取几个名字,在这个班上,我是可以接受的。
我跟同学们说说:“可以,你们是否同意刚才有同学提出来的解决方案-用自己喜欢的名字称呼这个集体。”地上躺着的那位同学马上坐起来,举起手。
我意外发现,有兴奋的笑容也出现在其他几位同学的脸上,所有人都举手了,全部通过这个解决方案。
我说:“谢谢刚才两位同学,在出现不同意见时,去提出解决方案。”-肯定面对问题的正向行为,提出解决方法。
同时,我也觉得,这件事,有积极的一面,这个孩子敢于去表达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066500/66843c4b7b27f129.jpg)
老师愿意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能让其他可能不喜欢这个班级名字但是没有说出自己想法的孩子,知道,可以表达自己想法,同时,了解到如何表达,如何解决问题。
尾声
不是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教室里如果是一个把100种声音变成1种声音的地方,其实挺可悲的。
家里也是,我们不是要养育一个“听话”的孩子。
允许孩子有自己声音和想法,但也要引导用彼此尊重的方式来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