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学日,也是我长假的最后一天,答应杰少送他上学。
一大早,公公例行开车送杰少上学,一路堵得呀,不过还好出门得早,时间还算宽裕。学校门口好多娃以及送娃的人,他们个头参差不齐,表情也各有故事。有的一看就是“混”了好几年的,熟门熟路,一脸淡定,偶尔看到新生腻歪的场面,眼神里还会不由透出一丝不屑。杰少这种就属于大步流星把我远远甩在后面的,我也莫名收起我所有悍气,跟个小跟班似的跟在后面。到了门口,他突然停下来,我一阵窃喜,也驻足准备迎接他回头跟我道别。没想到他一举手做了个敬礼的动作,对着旁边一位保安大哥“老师好!”,然后继续往前走。那一刻,我愣了,嘴角已经准备向上提拉的肌肉紧急“刹车”。一个中年妇女可怜的自尊心使我迅速调整角色假装就是一个路人径直走了。
一路上总有些老母亲,手牵着低年级的小娃,嘴上絮絮叨叨的,大概的语术有三种——上课不要讲话,要认真听讲;不懂要问;记得多喝水。虽然我承认重复这种修辞手法的强大,但作为过来人,我很负责任地说——一般情况下,第一条,如果老师没联系你,那恭喜,“上课不讲话”这件事,你的孩子马马虎虎是做到了,但“认真听讲”嘛,那就要看你的容忍度了;第二条,晚上辅导作业,你就会发现“不懂”,他也做到了,但“就问”这件事,就……是这样的,一般我更愿意认定没有问,因为比起“问了还不懂”,“压根就没问”可能更好接受;第三条,除非有体育课大量出汗激发肌体对饮水强烈的生理渴望,否则上学多少水背过去,放学还多少水给你背回来。有时候你一恍惚都会觉得,他背的哪里是水壶,是灭火器,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动用。
还有些没穿校服但饱含热泪的娃,一看就是新生。母亲一般会比我青春靓丽些,不过毕竟我的孩子比她的娃大了六岁。然而,年轻人有时候就是比较不懂事,孩子哭得跟什么似的,她还在那优雅地笑着说:“宝贝,要勇敢,给妈妈笑一个!”那孩子见到如此优雅和温柔的妈妈,可能觉得千年不遇啊,更依依不舍了,哭得更凶了。想当年,杰少一开始上幼儿园也哭,婆婆看到他哭,也跟着哭。我一看就来气,带着一脸悍妇相,上来就飙:“哭什么哭!不然不要读啊!回家我来教你!”话音一落,杰少小腿噔噔就跑进幼儿园了。那一刻,我特骄傲,看啊,我的孩子多勇敢啊!但此刻,在此景前,我突然怀疑自己了,杰少是不是因为我那句“回家我来教你!”给吓跑了?
开学,对于孩子,肯定意味着很多不一样。很多父母都会焦虑孩子会不会适应啊,各种叮嘱,各种预设。但我觉得吧,最好帮孩子适应的方式就是别把事当回事。我们一来到这世界,就开始认识世界之旅。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是否可以都不要把它当成是对原有状态的改变而过分强调自己要去适应?换个角度思考,也许这只是提供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多体验一种方式,就多赚到一种经历。这样等有一天,我们老了,在养老院和一群老大爷老太太拉呱的时候,我们可以矫情地说:“哦,你们说的你们孩子那事儿,我年轻那会儿也经历过。”
听,这会儿附近的幼儿园正在广播:“来,小朋友们,大家跟我一起说:‘我的老师像妈妈,我爱幼儿园……’”紧接着,一群稚嫩而有力量的声音跟着囔囔着……多和谐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