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放学后有两三个晚托的孩子在追逐跑闹,一直不见人影。忙着组织第一班车和家长接送的,忙着带队,没空管第三四班车和晚托的孩子。
带完第二班车的回到教室走廊,有孩子立即过来说其中一个打架。内心有点生气,但又不是很生气。走进教室后不见几个,望向走廊,那不是熟悉的脸蛋吗?走出去一看,却不见了人,顿时一把火烧起来了。“他追xyx,跑进厕所了。”我等了一会儿,果然见到他出来了。
“过来!去了哪里?为什么到处跑?”我立即把一连串的责怪丢向他。“回去!认真学习!”
等到那女生回到教室,教室这时已经静下来了,晚托老师正在看着孩子们做作业。我一见到这女生,刚骂完前一个消下去的火气又涨起来了:“为什么放学一直不见人?现在是什么时间?”
“我去了……”
“你现在都还气喘吁吁的,跑到哪里去了?”我打断她的话。
“……体育馆……”
“谁叫你去的?有老师叫你去吗?现在应该做什么?晚托老师点名找不到人,问我我要去整个校园找你吗!回去!认真做作业!”我当时内心其实一直有个声音在劝:他们都好玩,放学跑来跑去玩也是可以理解的。
天哪!现在回想这些对话,真是太糟糕了。
第一,不应该骂他们。尽管我已经很克制了,但还是用了骂这种方式。也许是因为一直都在用,改不过来。【这是非常可怕的!这种高姿态已经在我的潜意识里面了,也许会经常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它会对我与孩子们的沟通产生重要的负作用!】我可以严肃地问,但语气一定要冷静平和,并且只说事实和后果,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第二,不应该骂他们。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对话,而不是以上对下这样的高姿态。
第三,不应该骂他们。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我的怒气,我传达给他们的也只有怒气,当情绪压过了内容,孩子更多地关注到情绪,不好的情绪孩子会对内容生出抗拒接受的反应,特别是生气的情绪。如过是开心积极的情绪,则有利于孩子去记忆说的内容。
一直都在努力改善与孩子的沟通,但只要我们没有真正发生改变,其实处事的本质还是没变,结果当然没能改变……
重要的是改变我自己,改变我自己,通过我的言行来影响孩子。
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第一,什么也不做,冷静地告诉他们我认为你现在应该……第二,每当生气时就一定要走开不要处理事情先……第三,当看不到听不到……(如果处理得糟糕不如不处理)第四,切记,不要骂,不要骂,特别是不要全班一起骂,不要公共场合骂一个……
第五,用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课上纪律不好,我克制了自己发脾气,只说自己的感受:我现在感到非常生气。)我发觉这个方法真的很好,既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又让孩子们知道我的状态以及他们自己做错了。有时候我们骂孩子只是情绪控制不住要发泄,那么说感受真的能平和地发泄出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