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感觉时间不够用,事情多到做不完?
不知不觉,一天时间就偷偷溜走了?
事情一大堆,却不知从何下手?
别人总把不属于自己的事都给自己,却不知道怎么拒绝?
如果新入职场的你也有以上困惑,那么推荐你看看这本书—《小强升职记》。
这本书从时间管理和无压工作两方面讲诉了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轻松地完成工作。
二 合理管理时间,做回时间的主人
01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具体方法就是记录每个小时的预期要做的事和实际做的事。
记录时间的好处是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和产出,从而找到自己的高效时间段。
比如根据我9月的时间记录显示,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睡觉、玩手机和工作。根据周趋势分析得出我在周二和周四工作的状态最好。
02
要学会避开时间黑洞。所谓时间黑洞,就是不知不觉吞噬你时间的东西。
要避免掉入时间黑洞,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采用番茄工作法,关掉qq和微信,给自己倒满一杯水,选一张舒适的椅子,设定时间完成工作。
三 采用无压工作法,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01 四象限法则
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分为四个象限,按照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象限是重要且紧急的事,这类事情的处理方式是立即去做,且越少越好;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处理方式是有规划的去做,集中精力去做;第三象限是不重要但紧急的事,处理方式是交给别人去做;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处理方法就是尽量别去做。
这里涉及到一个法则—猴子法则。“猴子法则”是威廉姆翁肯曾经提出的理论,也叫“背上的猴子”。猴子代表那些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工作。我们要学会拒绝,避免让自己成为别人猴子的收容所,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自己的猴子。
02 衣柜整理法
用整理衣柜的方法来整理自己的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步:捕捉
收集所有待办事项。可以用纸笔收集,也可以用手机电脑收集,但尽量只用一种方式,且要保证在5秒内就可以进入状态,并且要定期清空。
第二步:明确意义
将第一步收集到的所有事项进行分类,分为“可行动的”事项和“不可行动的”事项。其中“可行动的”事项包括2分钟内可以处理的事项、可以指派给别人的事项和指定时间完成的事项;“不可行动的”的事项包括垃圾无意义的事务、不确定时间的事项和参考资料。
第三步:组织整理
将第二步得出的分类事项进行组织整理,得出“一表三清单”,即日程表、将来清单、行动清单和项目清单。
日程表是指定时间要做的事;将来清单是将来要做的事,要每周回顾,将其孵化为行动;行动清单是下一步要采取行动的清单;项目清单是需要别人配合才能完成的事项。
第四步:行动
通过第三步,我们得到了“一表三清单”,接下来就是按照清单进行行动。行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原则/价值观、愿景、目标、责任范围来选择最佳方式。
第五步:回顾反思
回顾可分为下班前回顾和周回顾。
下班前回顾:今天做了些什么?哪些事做得比较好?哪些做得不好?推进了哪些重要的事?明天的规划是什么?
周回顾:检视“一表三清单”
检视日程表:下周有些什么约会?有没有家人朋友得生日或值得庆祝的节日?
检视将来清单:有没有可以孵化为行动的任务?如果有,把它放到行动清单。
检视行动清单:有没有已经做了还没来得及划掉的事务?下周要做哪些事?将其规划到下周固定的日期。
检视项目清单:现在的项目完成度是多少?下一步任务是什么?项目需要取得什么成果?在项目的分解上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有没有什么新想法?
实践了一个月左右,从加强时间管理和改善工作方法两方面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推荐给工作不是很顺手的小伙伴,特别是职场新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ps.记录时间的app推荐“时间块青春版”,可以记录时间、统计和看趋势。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3749/cf13106eb419534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3749/b2237bf4f4c150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