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讲的主题是:如何让孩子更优秀。
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什么是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孩子有什么标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据我所知,至少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什么是优秀孩子的标准。
不过,在我们做父母的心中,优秀孩子大致是这样的:有礼貌,尊敬他人;热爱学习,喜欢看书;学习认真,每次考试都会考取好成绩;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事情有条理。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孩子各种优秀的因素中,学习成绩就成了首要的因素。
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家长们都在忙些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买资料、请家教、报各种补习班。在一次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师资班上,一位妈妈说,她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给孩子报了口才班、奥数班、书法班、小提琴班,我问她,孩子能学得过来吗?她说,她有一个同事,给孩子报了14个兴趣班。
她这句话一出,整个教室五十多人惊呼一片!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孩子放学后,妈妈带着孩子匆匆忙忙“赶场子”的情景。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在竭力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其心可鉴。
可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正是这个因素的忽略,导致了父母所付出的心血几乎化为乌有。
我们来看两份报告——
第一份是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科尔曼报告”。1966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科尔曼教授向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科尔曼公布了他的调查结果,他提出造成黑人和白人教育水平差距的,不是办学条件、硬件设施、教师工资等因素,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水平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是重视、教育能力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这份报告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社会开始重视家庭教育。
另一份报告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在2007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的名称是《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这份报告直接揭示了家长本身的情况和孩子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在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方面,母亲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又积极主动、动作有趣,孩子的成绩就越好。同时也发现,母亲的学历越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越好,当然,这是从整体水平上讲,并不排除例外。
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方面,父亲做事越认真,越有条理,待人接物越有礼貌,孩子的成绩就越好;同时也发现,父亲的阅读量越大,孩子的成绩就越好。
这份报告还揭示了生活习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成绩越好的孩子,个性越主动,同时比较会运动,朋友也比较多,但成绩越差的孩子,不仅个性比较被动,也很不擅长运动,同时朋友也比较少,基本上很爱打电子游戏。
这份报告的作者三浦展对父母的建议是:“父母能做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
对孩子来说,生活和学习往往是分不开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所以,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孩子的生活习惯。
孩子如果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他就比较容易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也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如果形成了坏的生活习惯,这个坏的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就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生活习惯由谁来培养?显然是父母。生活习惯是在生活这中形成的,父母才是协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主角。
虽说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老师对孩子习惯养成所产生的影响,是远远比不上父母的。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更多,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示范。
更重要的是,孩子很多生活习惯的养成都在6岁以前,0—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敞开身心接收父母的示范,不加分别、完全地接收父母的影响,有些习惯,孩子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表现出来,有些习惯会等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到成人阶段才会表现出来。
这两份报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我们都希望孩子更加优秀,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两份报告就告诉我们,优秀的孩子,更多的是来自家庭教育,来自我们做父母的影响,仅仅托付给学校,或者寄托在各种兴趣班上,是远远不够的。
让孩子更优秀,我们做父母的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教育孩子,父母究竟会因为忽略什么因素导致前功尽弃,这两份报告告诉你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