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是宋代著名的将领,他任枢密使时,自恃有功,十分骄横。
但他非常爱惜士兵,士兵们每次得到军衣、军粮,都说:这是狄爷赏赐给我们的。”朝廷对此极为不满。当时,正是文彦博执掌国事,建议派秋青做两镇节度使,让他离开京城。
狄青向皇上陈述说:“我没有功劳,怎么能接受节度使这一职权呢?”我又没有犯错,为什么要把我调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去呢?”宋仁宗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文彦博转述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个忠臣。
文彦博说:“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他得了军心,最后才发生了陈桥之变。”仁宗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同意了他的意见。
狄青却一点也不知道这些事,又到中书省去为自己辩解。文彦博直接回答说:“没有其他的原因,是朝廷怀疑你了。”狄青一听,惊得倒退了好几步。
狄青离京做了节度使之后,朝廷为了安抚他,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前去慰问。狄青一听到朝廷的使者来了,就整日惊惧不安,疑心重重。不到半年,就发病身亡了。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文彦博的计谋啊。
程信是明代休宁人,成化年间出任南司马。征讨川黔的时候,皇上将相机行事的权力交给了他。但他从发兵到凯旋归来,没有给一个人升官,也没有杀一个人。同事中有人因此而议论他。程信说:“刑赏是人主的大权,最怕的是治军的权力不集中于朝廷,而借助于人臣。幸好当今大权集中在朝廷。如果我在私下弄权,难道是为人臣的应当做的吗?”论者认为,这是古代名臣中最有名的言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