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人生是什么?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我的尽头那是什么。对于一些不期的风险,常常在夜里做梦,在脑中盘旋,有时候呜咽起来连自己都觉得这些梦魇都成了真,第二天醒过来发现时间就被抛在了后面,发现一夜思考的痛苦烟消云散。
这世界太复杂了,我有时候是这么想的。当囿于一些纠缠不清的思想看任何问题都是纠缠不清的,我们的世界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一般而言思考世界,于我们这些生活着的人来说,我们的世界是此刻的眼前,是未来的希望,是过去的痛苦,扎根在心中的想法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自然,人,宇宙,宇宙之外。想到宇宙之外一般是很少的,我从来以为你如今所思考的正反映着你的心境,你的心境正由你所面临的境遇决定。
身处草原,你想到的是一头骏马,你可以跨上马背随着飘逝的白云一起走上苍蓝色的天空;身处深谷,你想的是遇见一头鹿,你想着能在野外的石桌上古树的桩头坐着,四处遗留风韵的琴音让你心宁;你完全可以是一只鸟或者海鸥……这些大概是你很快乐的时候想到的,你处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下,你所想的自然更永恒。
但我们常常想不到这些,我们在田野的时候是想着风筝,在教室的时候想着算术,在工作的时候想着挣钱,在生活面前我们想着获得,欲望着得到的心完全束缚了自己,再有这纸醉金迷的世界。夜市繁华,我们躺在潮湿的床上,阴冷的霉味,与那不真实的世界绝缘你就想着不公平,于是憎恨,宇宙?谁会想到那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时常在计较得失的时候就丧失了平和,时常在比较的时候就失去了自由,时常在封闭的时侯就抛弃了世界。以后懊悔不可挽回的时间,以后辗转难眠,幻想着逆流而上是不是能在过去捞回一点点价值。
但其实我们什么都得不到。有时候人过于睿智也并不显得是一件好事。
哲人圣贤,他们思考的问题深奥吗?他们思考的问题是必须要解答的吗?譬如庄子的梦境,蝴蝶与梦梦与蝴蝶,分清分不清又如何?孔子找寻一种礼遵循一种仁,孟子和荀子坚持人性的善恶,老子日夜潜修,寒冬腊月都想知道源头,道。生活有道,但我们思考的道并不是老子那样的道,我们在生活中挣扎我们寻找的道是最基本的道。所以大多数人会认为哲学无用,会说哲学是象牙塔,是理想的废墟,哲学一无是处。
但哲学纵然是一无是处,但哲学从来不会死去。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生又留下些什么,谩骂侮辱愤恨懦弱,又留下些什么?遗忘从来司空见惯,历史从来死气沉沉。此刻发生的生离死别,此刻于汪洋大海沉浮的生命,这些才是最真实的创造。
哲学便是生命中创造的最质朴的源头,我们思考人生,偶尔逃离名誉和利益,想人的意义,这时候就是最接近哲学的时刻了。
天如穹庐,地如井盖,人于熙熙攘攘间,不过尘埃,我们似乎掌握了自然,但于科学我们却也是最为悲哀,试问真理与发现真理的人谁会永久的留下,我们的思想把我们想的过于大或过于小,这太不好。
人生的烦恼就在这过于大或过于小。最好把人放进历史里而不是社会中,最好把自己沉入海洋而不是一摊浅水,最好想象一会宇宙而不是舞台,因为这样你才能真的辨别你身处何方,你心在何地。
并不是要说世人庸俗,但不可否认庸俗的人生的基调下也会有波澜壮阔,对于耶稣一类的人我从来不敢去想,毋宁说是崇拜倒不如说是不理解,我从来不认为人会不思考利益,就算是为了他人,那也是另外的一层利益,但总归来说,利益也是分的清境界的。
于人中,我们倒算得上一个角色,但这短暂,于宇宙中我们也太渺小,但很永恒,我们想我们是尘埃,不是为了显出我们的渺小,而是为显出我们的愚蠢,因为渺小之中是不会有什么复杂的事情的,既然那么渺小,执念就更加轻了,甚至可说执念一类的东西不存在了,如果要寻找快乐的牢靠,执念可以说是必须要放弃的一种。
我们得承认尘埃,大多数是默默无闻,即使是圣人他们死后也与这世界没有知觉了。而尘埃,在宇宙中飘动时,永生的那一刻便会明白,尘埃也好,星辰也好,人生本如此脆弱如此短暂如此渺小,既然如此,是不是伟大又有什么关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