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一篇名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火爆网络,让当代作家冯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在这篇文章中,冯唐从“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写到“第十,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告诫中年男人如何才能不猥琐不油腻。
然而文章中略带调侃的语气和过于直白的剖析,让冯唐承受了很多骂声,但这并不影响这篇文章的广泛传播,毕竟如今敢这么说话的人不太多。
并且,冯唐把这篇文章作为新书《无所畏》的开篇之作,作为“一部袒露自我的真诚之作”,冯唐的写作风格依然非常真实。
出生于1971年的冯唐,医学博士毕业,却先后在麦肯锡公司和华润集团任职,一度做到华润集团的CEO,但他却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作的人。
早在2005年,冯唐就凭借《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经典作品是有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无所畏》中,感受他笔下的“活在世上,什么都不要怕,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的无所畏。
人到中年的冯唐,对于自己前半生的梳理和总结,会让我们从中学习和领悟到一起人生智慧,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生活。
【1】
追求成功,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作家莫言说:“人这一辈子,就是个过程。没有永恒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时间已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
好不容易来人世间这一趟,是为了体验生命的美好的,成功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目标,不然人生该是多么地无趣。
虽然冯唐在《成功十要素》中,总结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的十个要点,但他开篇就说:“我痛恨成功学。”
因为这些所谓的成功,都是世俗的成功,这样的成功跟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知道并不是有名有利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相反,冯唐倒是非常在意自身的修炼,尤其是对于人到中年的人来说,他除了关心不要成为“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之外,还有“九字真言”相赠。
四十岁之前,冯唐被社会和父母逼着做一个好学生,即使考上了协和医学院,依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生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
但其实,最好的人生应该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能做到这九个字才是人生的成功。
“不着急”是对待时间的态度,有耐心也要有定力;“不害怕”是对待结果的态度,能鼓起再来的勇气,人生就还有希望。
“不要脸”是对待他评的态度,明白“诸事无常、无常是常”道理后,人生才能云淡风轻。
我们被裹挟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争名夺利被包装成成功的样子,但这些世俗的成功,绝不应该是人生的主旨。
多关照内心,多省察自我,遵照本意活出想要的样子来,我们才能不枉来这人世间一回。
【2】
共情女性,尊重男女之间的差异
冯唐在书中的《自己穿暖,才是真暖》中说:
“女人还是要自强:不容易生病的身体、够用的收入、养心的爱好、强大到混蛋的小宇宙。”
身为新时代的男性,冯唐深知要与半边天相处和谐,除了绅士般的尊重之外,就是要懂得如何与女性共情,才能赢得女性的青睐。
在谈到爱情的时候,他认为“爱情很难对抗时间”,而且爱情本身又是那么虚幻,建议女性不如“找个好看的扑倒”,至少赏心悦目。
但冯唐不认为暖男是合适的人选,有位女性朋友曾讲过,有个暖男很痴迷她,在一次电视采访时,她把照相机给了暖男,让他帮忙多拍点照片。
结果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暖男一张照片都没有拍,问他怎么回事,他居然说:“你实在太美了,只下意识痴看,完全忘了照相。”
这位女性朋友说,她当时用尽了全部教养,才没有一个大嘴巴抽暖男,其实所谓的暖男,只是在没有得到之前的伪装而已。
相反,冯唐倒是很推荐女性成为女神,当能够做到身体健康、智识健康、情感健康、神灵健康的时候,就是最美丽的女人。
在现代社会里,虽然女性的地位跟以前相比是天差地别,但在很多男人固有的思维中,还是缺少对女性的呵护意识。
冯唐却能够从外在到内心,提出自己对女性的看法和建议,虽然言语中不乏幽默,但能够看得出来他对女性的强烈共情能力。
这个世界就是男人跟女人组成的,能够从言语和行动上尊重女性,并以男性的风度给予女性足够的包容和体贴,那必然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毕竟,当女性活得更加舒展的时候,男性的日子才会更加自由,这本就是双赢的事情。
【3】
看淡得失,放下才是人生必修课
人生在世,总有得到和失去,在经历过以后,我们才会明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能把这一生活得更加肆意洒脱。
就如有句话所说:“命里一尺,难求一丈。三两的命,享不了五两的福。”
冯唐在书中的《一只玉鸟的悟空》的文中,说他三十岁以后开始痴迷古董,尤其是古玉,当他在香港淘到一块图案是一只飞翔的大鸟的红山玉佩后,内心非常欣喜。
他把玉佩带在身上,手没事的时候就摸它,就连睡觉都攥着,然而第八天晚上,在喝了两顿酒回到住处后,发现玉佩不见了。
他一下子就惊醒了,从行李箱到全身衣服,从房间到门卫,怎么都找不到玉佩了,只好开始安慰自己,已经拥有了这只大鸟七天了,该放下了也能放下了。
其实人生也是这样,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是一种常态,得到的时候淡定一些,失去的时候才能少一些失落。
然而第二天一早,冯唐却发现玉佩正躺在书桌的一个角落,然后他就找了根结实的绳儿,把玉佩牢牢地栓在皮带扣子上了。
但大部分人在失去以后,并没有如此好运气再一次得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生命最终都是要失去的,还有什么不可失去呢?
正像冯唐写父亲的离去,虽然在情感上很难接受,但是也知道这是不可抗拒的事情,只要把父亲放在心里,虽然失去但也是另一种得到。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无论是名利还是关系,这世上从来没有永恒的东西,我们总是在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放下。
只有放得下,才能看得透,人生就是一趟有来无回的旅程,得到和失去都只是一种体验而已。
【4】
学会包容,和而不同是人间真相
有句话说:“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最终属于那些活得久的。”
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就跟这个多彩的世界一样,原本就是千姿百态的。
我们要学会包容,承认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如冯唐那样,因为翻译《飞鸟集》而被各种嘲讽,他在《你对我微笑不语》中特意写了这件事。
把泰戈尔的《飞鸟集》翻译成中文,是冯唐的一个心愿,不仅因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是冯唐喜欢的作家。
而且《飞鸟集》虽然字数少,但是意思很深,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把三百二十六首诗,翻译成八千字的中文。
可是仅仅因为“裤裆”等五个大家认为不雅的词,就各种讽刺冯唐,甚至连人身攻击都用上了,着实让他看到了很多人的丑陋嘴脸。
文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更何况是翻译呢?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选择什么词来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总有人非常固执地认为,别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一套逻辑来做人做事,否则就是不对,这样没有包容之心的人,这一辈子也看不清人间真相吧。
虽然冯唐解释了关于翻译《飞鸟集》带来的争议,但他的心态其实很放松,能够包容那些尖锐的批评指责,这才是他的睿智之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世界的方式方法,我们应该做到的是给予足够的包容。
和而不同的世界才是精彩的世界,越是能够包容的人,越能够在看清人间真相的基础上,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风采。
【5】
企业家冯仑说:“人生只有两种,一种是过日子、讨生活,另一种是创造生活、改变命运。”
很多人总以为,人生无论怎么过都是过,但其实不同的过法,收获的是不同的人生。
冯唐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人生的可能性,让我们触摸到更广阔的人生边界,不仅开拓了眼界,更提升了格局。
无论经历什么,都能无所畏惧地活下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来,或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愿我们都能遵从本心,恣意洒脱地活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