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因为一句话,阅读一本书。
开篇第一句就交代了结局“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那么莉迪亚是怎么死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了这本书。
原来,是期待杀死了她。而这期待来自她的父母,来自父母的期待杀死了这个少女。这个少女身上既有爸爸的特质,也有妈妈的特质,在三兄妹中,她是父母最爱的孩子,但同时父母也对她寄予厚望,将自身无法实现或者无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她的身上。爸爸希望她能够融入白人社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和被喜欢的人;妈妈则希望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因为大四时怀孕中断了医生梦,成为家庭主妇!但很遗憾,生活就是爱跟你开玩笑,这两样事情莉迪亚都没法办到,她只能伪装,这样的伪装让她活得很辛苦,让人很心疼。
当莉迪亚终于鼓起勇气寻找自我时,她来到了湖边,我想,她去那里是为了要去缅怀过去,我想,那时的她应该是已经准备好告别过去的生活了,她想要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了,她想要去告诉母亲,她要从这种压抑、伪装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她想要告诉母亲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她不想再这么辛苦的做父母的附属品了·····可是,她却被淹死了。她本身就惧怕水,却想要和水来一个“仪式感”。她想要来到湖心,感受着与湖岸彻底的隔绝,就像过去的那么多年来她与整个自由世界的隔绝一样,但是她把这一切都想得太过于简单了;她主动来到湖心企图开始这场走向新生活的仪式,最后,却死在这场仪式中。
这部小说映射出很多家庭的父母,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工具,来实现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控制欲极强,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命令性地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从来没有商量的余地,不会平等的对待孩子,询问孩子自己的想法。固执的把自己人生的失意转化为培育儿女的动力,让孩子替自己实现梦想,这是一种以爱为名的自私,它构成了孩子生命中的羁绊,他们对孩子的“爱”用力过猛,就只会让孩子和自己越走越远,不要以爱为名,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在我看来,健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人生观的复刻,而是不断调整和改变“爱”的方式,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最好的状态是相互成就,给彼此足够的自由空间,就如奇葩说中陈铭所说:我们这个时代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孤芳自赏,我都为你鼓掌。
貌似很多家庭会这样是由于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受教育水平低,思想传统所致。但是,小说中的父亲母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发生了如此令人窒息的教育方式,原因就在于他们受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可见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对其一生都可能带来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负面影响。
家庭的教育方式足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辈子,应该去关心孩子过得开心与否,是否有一个健全的灵魂,是否拥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否拥有独立思考做决定的能力,是否拥有健全的性格等;而不是控制孩子的人生,让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每一个要求去做,从来不听听孩子的心声,问问孩子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个好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平等的沟通,而不是父母高高在上孩子只能听从服从,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也许,当我们还未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先“搞懂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并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通过一些努力遣散掉内心的一些阴霾,努力让自己的变得更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我们可以给他们建议、可以帮助他们成长,但不能替他们做决定,无论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永远都是我们的孩子。
不能给你全世界
但我的全世界都给你
我一直很庆幸,我的原生家庭让我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积累了很多的能量,让我可以和爸爸做兄弟、和妈妈做姐妹;虽然曾经何时,妈妈也会因为帮我打扫卫生不小心翻到学生时代所谓的“情书”,然后不给我解释的机会,也什么也不说,直接拿出搓衣板就让我跪一下午····但是事后,我会积极主动的去沟通,也幸好她也愿意听我说,愿意和我平等的沟通。我们可以站在彼此的立场上感受对方的感受,这点,在我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在人生这二十多年的成长中,他们会给出他们的意见,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我,哪怕我最后是固执的坚持自己,哪怕这个决定还是错的,但是他们仍然会在我选择后支持我、鼓励我,这是我最大的荣幸。成功了他们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失败了,他们会给我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依靠,在他们面前,我可以永远不用长大,永远做真实自己。
就是因为他们的包容,他们理解,我才能做真实的自己。记得,高考后填写志愿的时候,他们是真的不希望我去外省上学的,因为担心、因为舍不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哥哥姐姐们轮流劝我,可是我仍然一意孤行,因为喜欢海就报考了沿海的一个学校,通知书拿到手后,爸爸只给妈妈说了一句:我只去接她,不会送她的。就这样,四年,我爸从来不会送我,每次返回学校,他连个眼神都不会给我;可是每次我回来,一出站,他永远会站在那里等我,哪怕是飞机延误到凌晨,我一出站,他就站在那里等着我,嘴角带笑,其实他笑起来有点可爱
在外省的那几年,刚开始确实是很不习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离他们这么远,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那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甚至周围人说的都不是我所熟悉的贵州话,记得妈妈和三姨离开的那天,在学校门口,我哭着拉着她的手,她就给我说了一句话“你再哭就跟我回家”。我当时立马就放开了她的手,头也不回走了,其实我知道她在用这种方式“刺激”我坚强,她知道,那里是我所喜欢的地方,也是我即将开始另一段没有他们的旅程的地方。刚上大学的前几个月,基本每天都会和爸妈打电话,最短半个小时,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们会以双重身份的来和我沟通,了解我的生活圈;以父母身份的时候就会关心我钱是否够用,有没有生病,和同学、室友相处得是否愉快,有没有去尝试一些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有没有每天都很开心的生活······以兄弟、姐妹的身份的时候就会和我八卦参加的社团里有没有帅哥、有没有和我走得近的异性,周末或假期有没有出去“约会”,“约会”回来后是怎样的心情,会去了解我所喜欢的爱豆,研究现在的大学生的流行的服装、发型等,甚至会追我经常提到过的电视剧·····总之,就是以各种方式来了解我的生活,了解我所接触的人, 我很清楚,这是他们爱我的方式,他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儿,我们都在相互学习该怎么才能变得更好。
工作这几年,每逢假期,基本都去旅游了,有次,我问妈妈:我是不是挺自私的,也不想着存钱给你们养老,也不多陪陪你们,就自己跑出去玩,你们会不会生气啊。妈妈却说了一句让我会感动一辈子的话:不会,我和你爸爸喜欢看你在旅途中的笑容,我们没有去看过的风景,我们希望你去看,我们没有感受过的生活,我们希望你能过,爸爸妈妈虽然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们的全世界都会给你·······
近两年,周围的朋友都陆续结婚了,或者在被安排相亲,我以为,我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然而,并没有,甚至有些阿姨找到妈妈“说媒”,她都不会先问问我意见,直接就帮我回绝了,然后才告诉我有这么回事。有次我开玩笑的问她:你都不着急的吗?她却很认真的给我说,她看到也听到了很多年轻人因为迫于家里的压力,在差不多年纪的时候就找了个差不多的人结婚,然而没两年,因为各种原因就离婚了;或者是家里娶了一个、外面又养了一个,这些生活都是她不愿意我去经历的;她希望我不要被世俗所说的都这个年纪了,就“随便”找个人,她希望我可以“不将就”,她希望我是“因为爱情”,她不会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觉得这个人看着不错,这家条件好就让我要去和人家“将就”;她说,恋爱是你在谈,生活是你在过,好不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一辈子那么长,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我和你爸爸这么多年没舍得让你受委屈,让你找一个人,是为了多一个人对你好,替我们照顾你,能让你和他都可以因为彼此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你去委曲求全的。
我很幸运,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拿我和“别人家”的小孩作对比,不会打着“我是为你好”的名义要求我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
但是他们会要求我要善良,要对他人释放自己的善意;要积极的面对生活,要有一颗向阳而生的心,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包容,不能揪着别人的一点事不放,要相信这个社会是充满爱的;要明白成长就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要勤劳,只要勤劳总不会饿死;要坚强,没有什么是过不去了;要不断学习,不管是哪方面的,多学一点总是好的;要敢于尝试,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甚至是以后成家了,一定要孝顺对方父母长辈,要懂得将心比心·········
最后想说,在生活中,当你想要当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许会有人说:这个工作不稳定,不如去考个事业单位吧,我是为你好;
当你想要追逐诗和远方的时候,或许会有人说:现实点吧,我是为你好;
当你想要在大城市打拼的时候,或许会有人说,你有买不起房,何必呢?我是为你好;
当你大龄单身,或许会有人说,差不多得了,不要太挑剔,我是为你好······
“我是为你好”似乎成了最后说服力的借口,但是却会一步一步把我们拖向平庸,让我们随波逐流,或许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文章中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能真实的自己赚不了什么钱,买不起大房子,当不了大官,但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开心了可以仰天大笑,难过了可以放声大哭,偶尔可以矫情也可以做作,可以恣意任性、可以没心没肺。
我和你走在不同的路上,我们之间没有谁比谁走得更好,就像北京时间比巴黎时间和早7个小时,但巴黎的时间也同样并没有变慢
因为在命运的安排下
一切都会很准时
很准时的你
很准时的我
很准时的我们
愿你我的无声告白都有人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