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混了快两年,功不成名不就。一直默默地在自己的荷塘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这样子,挺好,简单快乐!
很少点赞,很少阿谀奉承,遇到喜欢的也会痴心不改,紧跟其后。一生爱好泛泛,其中最爱写字,一是写大字,二是写文字。但,不管写什么字都要静下心来写,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磨。
所以在简书,我不买钻也不争赞,一切随缘。
一篇《三篇见报,一篇获奖,2018我的文字开出花》文章,让我惶恐不安,简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钻万赞掉下来”,当然这里的“千”和“万”是虚词,别当真。
臣妾,惶恐啊!
乍一看,哇哦,好像是写了一篇高水平的暴文,非也。这篇文,在我所写的文里还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受到简友们如此抬爱,细细分析一下,好像和标题党也沾不上边,内容也不是让人看过三月不识肉味的精彩,为何阅读量在蹭蹭地往上冒呢?
估计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每一个在简书的简友们心中都有一个和我一样的梦,把文字变现来体现自己码字的意义和价值吧。
这是低层次的梦想,高层次的梦想应该是能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署名的大作,然后变成了一个“某某作家”,书如果畅销,一版再版,就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自由写作人或是知名作家,约稿不断,财源广进,财务自由、潇潇洒洒。
不用再为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用再为五斗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用再为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钱而仰人鼻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
这是一种多美妙的生活状态!
可现实是,亲爱的简友,我要告诉你:如果以文字谋生,会饿死的!
2017年2月入驻简书开始,到现在我一共码了17万多字,在这17万多字里能为我变现的也就只有四篇文字,一共价值500多块,其中有300是奖金,其它投稿报社的三篇文章按字数论一千左右的70块,1500字左右的90块。三篇文章加起来不过200多块,报纸的小编精明着呢,你投一千四五的字,他一定会不辞辛苦地帮你压缩。当然也有的是,有些是可要可不要的废话,小编就会不要,报纸虽小,但也洛阳纸贵。
在通胀和贬值并存的现实生活中,500块钱除了给我精神上一个大大的鼓励,其它的还真做不了什么事。
古来文人多穷困,真正能写文卖钱,富甲一方的没几人。你会说诗仙李白,天天喝酒吃肉不是很有钱吗,看着潇洒无比的李白其实也在为钱发愁,没钱喝酒跑到别人家,还要问“主人何为言少钱”,让主人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圣杜甫也为钱愁“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刘禹锡住的是陋室,陶渊明在农村条件尚好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柳永,住在烟花巷,时常还要歌妓们接济一下才能生存下去。不再一一枚举,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古代文人的文字变现和现在相比,估计更慢,更难。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是一个让自己的文字变现来得更直接和更快的载体,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的传播文字不再是那么文艺、神圣和高雅,反而多了几分铜臭味,朋友圈里的鸡汤一碗接一碗喝到人们恶心想吐。
而简书,为有写作欲望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从它的用户上来看受众面比较广,老少皆宜。有退休的白发老者、还有油腻并不颓废的中年人,更多的是朝气蓬勃年轻人,所以我不希望我的文章给大家一个误导,觉得来到简书就会成名成家,甚至名利双收。来这个平台上混的人们只是说明你有一个码字的爱好。真的要让自己成名成家,这个平台所能做的东西并不多。
尤其是要把写作变成自己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年轻人,你们一定要慎而又慎。不能以此籍口,天天不是对着电脑就是拿着手机,不工作、不出门,成天做着成为大作家的春秋大梦。
不否认,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像韩寒、郭敬明的也不在少数,可是有些事确实是要讲点天赋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
所以,支撑我们这点文艺细胞走下去的主要还是经济,生活就是生活,哪有那么多诗意。
再丰满的理想还是会败给现实的骨感,找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唉,老板交代的单位年终总结我还没写完呢,捋捋思路,写好总结做好本职工作,这才是我安身立命之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