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一件小事
作者:虞丽兵
改卷归途,我和兰兰步行回家。这初秋的正午,阳光还是辣。转过司马庙立交桥,终于走进有浓阴的沿江人行道,行人少,我们心情也松快多了。
约摸走出去五分种,前面马路边上一对年老夫妇引起我的注意。老先生半躺半坐在人行道边的马路上,拐杖横在身边不远;老太太躬着身子,正努力地搀扶着他的胳膊。走到他们身旁,我们不由停住了脚步。老太太央求我:“能帮我扶一下吗?我一个人,扶不起他......”我有些为难,老先生看起来个子不小,凭我的力气肯定不够。兰兰是准妈妈,前三个月也是危险期;我手术后,医生叮嘱千万不能用力。我满怀歉意,“老人家,我们都不方便扶,我做了手术,要不....”我边说边四下里找帮手。
“啊,你做了手术,那不能麻烦你!”老太太慌忙说,“我们再坐一坐......”老太太绕到老先生面前,试图用抱的姿势来扶起他,老先生也摸到了拐杖,可是起不来。
海关附近车多且疾,马路边太危险了。我心一横,上前弯腰,曳起老先生的一只胳膊,兰兰赶紧搀着他的另一边,老太太有些慌,连忙道谢。三个人手忙脚乱,把老先生扶起来了。我没想到,他的身体这样轻,而老太太用尽全力,也扶不起来生命的另一半。岁月,带走了多少生命的重量与活力!
我劝她把老先生扶上人行道,车道边走路危险。老太太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同意了。原来,她是担心老先生迈不上台阶。我注意到,老先生迈上那个矮矮的台阶,很倔强很努力,仿佛想证明什么。
老太太眉目慈善,努力地牵着老先生,他们衣着朴素而整洁,老先生小声说着感谢的话,絮叨着要到海关邮局寄信。老太太问我,这儿离邮局还有多远?我说不远,走过前面两百多米,左拐过桥就是了。老太太说想打车去。我和兰兰劝她,这边逆向,打不到车,而且路也不远了。我说:“要不我们帮你寄吧!正好路过邮局,把信给我吧。”她感激而歉意,小声示意我,老先生有些痴呆了,常犯糊涂。“他要亲自去邮局打电话核实地址,再手写一封信过去。”
也许老人的家没有电话,也许家附近没有邮局,也许他们不懂用手机.....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沿江路上,也不知他们如何走完后面的路。回家路上,我不时回头张望那一对老夫妇,他们时隐时现,相携而行,终于淹没在人群中。网络微信淘汰了邮局书信,也遗忘了这对老夫妇。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心心念的人是谁呢?
资讯发达的今天,你是否也有一封信,跋山涉水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