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带着孩子去城区听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编剧非常有创意,在古风中融入现代元素,还有成都风味,短短的一个小时,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这期间见到了两个毕业的孩子,他们都长大了,更成熟了,更懂事了。虽然他们都在不同的学校,但是看着他们依然彼此能感受到温暖,毕竟在一起风雨兼程六年。
小陈上中学就住校了。他挺乐意住校的,本来独立能力很强。从小他的父母就经常出差,长期独自一人和婆婆在家。他上中学了一点也不操心,依然能保持那份热情,不管对人还是对学习,真好。
他应该是六年级那一年突然长大的,其实在这之前也没少让我和父母操心,用他父亲的话说真的就是男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了,说明内驱力太重要了。
他一直语言表达,思维素养,运动等都还是不错,只是长大之后自己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六年级一下突飞猛进,到了中学依然保持那个势头。但是据他说现在的初中语文却让他备受打击。相比小学语文,初中语文简直难太多了,不仅考阅读的广度还要考阅读的深度和注重细节,基础占比并不多,主要是阅读,各种名著阅读,考试出题的方向让他措手不及。这个假期他将继续阅读。
这让我想到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怎样才能更好的衔接。本来看似小学语文学得还可以的孩子,怎么在中学去了一下子提不起兴趣,遭受打击了。当然还是有其他孩子语文上了中学依然稳步前进,比如今天和他一起的小谭每次都能考120左右。当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
以前有老师说小学和中学在“双减”之后完全就是两张皮。小学一味的减,注重综合素养,然而中学依然是脱离不了应试教育,赤裸裸的排名考试。有些学校天天考,有些学校周周考,有些孩子现在就在上高中课程了。这就是当下。
一方面要思考自己学科教育如何能让孩子在中学依然保持兴趣,且稳步前进在应试系统取得优异成绩。另一方面,作为家长是否该规划自己孩子的学习了。
无从说起,先做好当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