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方哲学史》斯宾诺莎3

《西方哲学史》斯宾诺莎3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3-06-04 09:10 被阅读0次

    现在来讲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这一部分放在关于精神的本性与起源的形而上学讨论后面,这个讨论到后来推出“人的精神对神的永恒无限的本质”有适当认识这个可惊的命题。但是伦理学第3卷中讲的那种种炽情乱了我们的内心,蒙蔽住我们对整体的理智认识,据他讲,“各物只要它是自在的,都努力保持自己的存在”,因此起了爱、憎和纷争。第3卷里讲述的心理学完全是利己主义的心理学,凡设想自己的憎恶对象遭毁坏者,会感觉愉快。“我们若设想有谁享受某物,而此物仅只一人能够占有,我们会努力使这人不能获有此物”,但是就在这一卷中,也有些时候斯宾诺莎抛掉数学论证化的犬儒态度外貌,道出这样的话:憎受到憎回报则增强,但反之能够被爱打消。按斯宾诺莎的意见,自我保全是各种至情的根本动机,但是我们自身当中的实在肯定性的东西,乃是把我们与整体统合起来的东西,并不是保全外表分离状态的东西,我们一体会到这一点,自我保全就改变性质。

    《伦理学》最末两卷分别题为《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和《论理智的力量活人的自由》,最有趣味。我们所遭的事在多大程度上由外界原因决定,我们相应的受到多大程度的奴役,我们有几分自觉便有几分自由。斯宾诺莎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相信一切不正当行为起因于知识上的错误: 适当认识个人环境的人,他的行动作风就英明得当,遇到对旁人来说算是不幸的事,他甚至仍会快乐。斯宾诺莎不讲忘我无私,他认为在某个意义上“自利”,特别说“自我保全”主宰着人的一切行为。任何一种德性,我们不能设想它先于这种保持自己存在的努力。但是贤达的人会选择什么当做自利的目标?他的想法与一般利己主义者的想法是不同的,精神的最高的善是关于神的知识,精神的最高德性是认识神。情感若是由不适当的观念产生的,叫炽情。不同人的炽情可能冲突,但是遵从理性过生活的人们会协和共处。快乐本身是善的,但是希望和恐惧是恶的,谦卑和懊悔也是恶的,“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或软弱”。斯宾诺莎把时间看成非实在的东西,所以他认为与已成过去或尚未到来的事件,有着本质关联的一切情感都违反伦理,“只要精神在理性的指示下理解事物,无论那观念是现在事物、过去事物或未来事物的观念,精神有同等感动。”

    这是一句严酷的话,却正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本质所在。按照一般人的意见,结局好的全叫好,宇宙假如渐渐转佳,我们认为强似逐步恶化,即便这两种情况中的善恶总和相等。我们对现实的灾祸比对成吉思汗的灾祸更加关心。依斯宾诺莎说这不合理。凡发生的事情任何一件,正如同神所看到的,是永恒的超时间世界的一部分,对神来讲年月日期毫无关系。贤达者在人类的有限性容许的限度以内努力造神的看法看世界,你也许要反驳说我们对未来的不幸比对过去的灾祸多关心,这样做肯定是不错的,因为未来的不幸,或许还有可能避免,而过去的灾祸,我们已无能为力。对这套道理,斯宾诺莎的决定论给出答案,我们皆因无知,才以为我们能够改变未来,要发生的事总要发生,未来像过去一样定不可移,“希望和恐惧”所以受谴责,正为这个理由,二者都依靠把未来看的不确实,所以都是因为缺乏智慧而产生的。

    我们如果尽个人的能力所及得到与神的世界相类似的世界象,这时我们便把一切事物当成整体的部分,当成对整体的善来讲不可缺少这样来看。所以说关于恶的知识是不适当的知识。神没有关于恶的知识,原因是无恶可知,只由于把宇宙各部分看的好像真独立自存,结果才生出恶的假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史》斯宾诺莎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xc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