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锅庄舞-高原人民的激情

锅庄舞-高原人民的激情

作者: 春风十里绿神州 | 来源:发表于2021-08-30 14:07 被阅读0次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说到藏族舞蹈大多数人脑子里会立马浮现出“锅庄”二字。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型锅庄舞表演

    锅庄舞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而丰富完善的。在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围篝火而舞,是原始氏族人群围火而舞的传统形式的保留,人们通过舞蹈把祈求、祝愿传给神灵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锅庄舞在藏区真正的流传得益于藏传佛教的发展。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存在,以及形成的寺院文化,为锅庄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给了锅庄舞新的生存空间。

到明清时期,舞蹈艺术有很大发展,各种民间舞蹈如《卓舞》(亦称锅庄舞)、《果谐》、《堆谐》等形式仍在群众中流传发展。卓舞的汉文记载多见于清代或清代以后的史籍、志书和游记中。清人李心衡《金川琐记》中亦有藏民“俗喜跳锅庄舞嘉会”,“男女纷沓,连臂踏歌”的记载。“锅庄舞”一词也就是在这时才出现的。

激情昂扬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农区锅庄舞流行于藏东昌都地区,牧区锅庄舞(即牧民舞)流传在当雄、黑河和索县等广大牧区。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川、藏、滇三省交汇处,这里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锅庄舞”发祥地。根据昌都县锅庄舞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昌都锅庄舞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

锅庄舞主要依靠的腿部动作,主要体现在踏步、躲步、擦腿、跨腿、踏瞭腿和端腿等方面,这些动作都要求膝盖松弛、颤动,其基本特征是膝关节有规律的颤动和屈伸,这种颤动又有轻柔和激烈之分。而上身的动作却比较少,也都是跟随腿部的动作来配合着挥动衣袖,其腿部的动作通常是矫健有力又不失灵活多变。之所以会这样跟藏族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藏族人多数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高原气候恶劣、寒冷,因此,他们需要穿上很厚实的藏袍,这些不利于他们很好的表现自身的肢体动作,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不自觉的形成了躁脚取暖的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藏族人在舞蹈中腿部动作较多。

作为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具有自娱自乐性,是从藏族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来,同时也在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渴望,从形式看也与藏族同胞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

每逢夜晚,西宁市的新宁广场的音乐响起,人们有用欢快的舞步转圈起跳,夜虽微凉,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却也蔓延开来……

相关文章

  • 锅庄舞-高原人民的激情

    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说到藏族舞蹈大多数人脑子里会立马浮现出“锅庄”二...

  • 锅庄舞

    锅庄舞是一种和谐,幸福的,不分时间,地点,想跳就跳的集体性的舞蹈。它是很多人一起圆圈来跳的。“锅庄”是藏语的...

  • 高原精灵

    昌都啊妈啦之夜 20190809 青藏高原摸天庭,雪山草地孕精灵。 万年千古锅庄舞,更有佛神也多情。

  • 扶贫日记4

    适逢卓尼广场锅庄舞,记录之。 2019.6.14

  • 《“锅庄”舞“大白“鲜》

    文/尹西林 “锅庄“袂舞大白艳“ 奥密肆虐咱独鲜 中华子民重家国 亿众鼎起山和天

  • 虽累却也快乐着

    今天锅庄舞训练进入第二天,我们100多人在城关二校的体育馆里集中训练。 这次县庆的锅庄舞表演一共有1200人参加,...

  • 不知道大家知道丁真这个人吗?

    我第一次了解他,是我第一次跳锅庄的时候,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锅庄是个什么东西,后来听我女朋友说,锅庄是一种藏族的舞...

  • 天黑的早了,心也凉的快了

    中国机长的泪点很多,最后在西藏跳的那个舞是锅庄。 我还记得,而且怀念。

  • 高原舞者

    我喜欢双脚悬空的感

  • 七绝.冬至

    雪花纷舞飘冬至, 数九严寒育暖春。 华夏子孙欢笑急, 锅庄牵动万家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锅庄舞-高原人民的激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xo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