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对自我的形塑
学习 2020-1-19 87阅读5点赞0评论
婴儿需要依恋对象来帮助他们形成并保持有关自我的稳定的参照点。由于婴儿需要绝对依赖照顾者(依恋对象),他们必须适应照顾者的依恋风格。婴儿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便是依赖于婴儿最初的关系是否能够成功调解他的情感。
安全依恋
在安全依恋的氛围中,照顾者的反应缓解了婴儿的痛苦感(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感受到了),同时增加了婴儿的积极情绪。婴儿感受到与他人联结是放松、舒适和愉悦的,在全方位表达自己的躯体、情绪体验和需求时,认识到自我是好的,是被爱的、被接纳的,是有能力的。
在最理想的情境中,婴儿学会了:
1 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带来积极的结果,与他人联结是一件让人感到愉悦的事情;
2 自己会影响到别人,自己是有执行力、自我主动性(self-initiative)的;
3 分辨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的情境中,婴儿能够与依恋对象亲近,将依恋对象视为安全感,成为其探索世界的可靠依赖。婴儿的这种依恋模式被Main称为“原发依恋策略”。Fonagy指出,这种安全依恋的氛围,是父母通过共情性理解来包容孩子的反应,并让孩子形成对自己情绪的觉知来营造的。
Karlen Lyons-Ruth根据已有文献,提出了“合作性沟通”一词用于形容安全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包容性,即照顾者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包括痛苦的和快乐的);二是照顾者和孩子关系出现问题时,照顾者主动去修复(比避免关系破裂更重要的是,容忍并修复关系中的破裂);三是照顾者应该形成孩子发展出“表达情绪情感”能力的脚手架;四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去努力。
非安全依恋
在非安全依恋的氛围中,婴儿原发依恋策略失效,依恋对象未能及时出现或是对婴儿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反应,于是婴儿发展出降低依恋需求或夸大依恋需求的继发依恋策略。
当父母对孩子依恋相关的情感的反应是厌恶性的,孩子就会学会过度依赖自我调节来疏导自己的情感,与依恋对象保持距离(回避型依恋)。对亲密的回避,限制了他们表达深层感受、表达性、拥有健康依赖、对别人信任的能力。他们倾向于夸大自我满足,表现出Bowlby所说的“强迫性的自我依赖”。
当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做出不稳定、变化的反应(如前一次会给予安慰,后一次便是以愤怒来回应),孩子就会放大情感来试图增加获得父母好的回应的可能性(夸大依恋需求的矛盾/迷恋型依恋)。因而,矛盾型依恋的个体,依恋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使自己维持在高度警觉的状态,让其夸大现有的威胁,尤其是被抛弃感。这也使得他们的无助感被增强。Beebe和Lachmann指出,矛盾型依恋的人使用的是互动性调节,即使用对方(依恋对象)的反应模式来应对自己的情绪情感。他们很需要依恋对象,因为他们认为自身不具备能让自己拥有安全感的能力,于是他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上,完全依赖依恋对象来安抚自己。
总的来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人,每一方都能够从心理上参与对方的体验,互为主体性,而依恋的心理治疗正是通过这种“双向拓展的意识形态”,让来访者通过和治疗师的互动重塑依恋模式,通过另一个人的心智来了解并发展出我们自己的心智,学会拥有与他人更好的关系同时也学会与自己的感受更好地相处;非安全型依恋中,个体心里只能够容纳一个人——回避型依恋个体心里只能够容纳自己,矛盾型依恋的个体内心只能够容纳别人而没有给自己留下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