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学经典《大学》六十二课

国学经典《大学》六十二课

作者: 张永良小霖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16:26 被阅读0次

〔原文】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张居正讲解】上一节言为国者,当以义为利。此又言求利之有害也。长国家,是一国的君长。自字,解做由字。彼为善之一句,疑有阙误 ,其义未详。灾是天灾,害是人害。曾子说:“长国家者,当以义制利,而乃有专务聚敛财用者,岂是那为君上的本意要这等做,必是有奸利小人,欲 借此以希宠求进,乃倡为敛财富国之说,以投其君之所好,人君不察而信用之,是以外本内末,专务财用,自此始矣。这等小人,若使他治国家,则必以聚敛为长策,以掊克为善谋,夺民之财,以奉君之欲,将使民穷财尽,怨詈号呼,伤天地之和,生离畔之心,天灾人害,纷然并至,到这时节,虽有善人君子,也救不得了,求利之害如此。所以说,有国家者,必不可以利为利,但当以义为利也。通看这一章书,可见治平之要,只 是一个絜矩。絜矩之事,不止一端,而其大者,则在用人理财,用人理财皆与民同,不私一己,便是絜矩。然其本,则曰慎德、曰忠信,又在人君自明其德,自诚其意,方才知得千万人之心,即一人之心,而能以我一人之心,为千万人之心,此又絜矩之本,惟圣明留意焉。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相关文章

  • 国学经典《大学》六十二课

    〔原文】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

  • 国学经典《大学》六十课

    〔原文】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张居正讲解】上,是君上。下...

  • 国学经典《大学》三十二课

    〔原文】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张居正讲解】这一节是承上文说,见...

  • 国学经典《大学》第十二课

    〔原文】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张居正讲解】是故,是承上文说。君子,是大人成德之名。极,即是至善。 曾子说:...

  • 国学经典《大学》六十一课

    〔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

  • 国学经典《大学》第二课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张居正讲解]这一节是承上文明明德、新民所...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国学经典《大学》第二十二课

    〔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 经典国学《大学》总结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 给孩子的国学经典:120个国学经典故事(1)

    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给孩子的国学经典:120个国学经典故事(1) 给孩子的国学经典:120个国学经典故事(2)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大学》六十二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yg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