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见思13:借曹县发展模式思考本村发展
前段时间,学习了蔡钰老师关于曹县乡村振兴的思考(《曹县怎样成为乡村振兴样本?》 )。她是从政府角度,谈了一下怎样引导产业发展的。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非常激动,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随后的调研中,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村里并没有像曹县一样的产业基础。比如,我们在调研中问村里有没有核桃、鸡蛋等,可能帮忙推销。可找遍村里,发现大部分以自产自用为主,很少有需要出去交换的。村里的养猪产业,由于非洲猪瘟影响,被迫中断。
我们要做的引导工作,可能还无从引导。回顾这段时间的思考,其中在驻村见思07《做优:提供农产品质量》中提到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本质是需要打造本地优势。像这类本地优势就是打造可以切入引导的点。
而要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必须依靠具体的人,并且是有强烈动机的人,只有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能依靠政府等外界引导,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
什么叫做有强烈动机的人呢?
简单来说就是有强烈进取心的人。
按照唯物辩证法思考,事物的内部矛盾 (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只有他们本身有动力(内因),只要稍加引导(外因),内因就能借助外因实现真正蜕变。所以对我们来说,找到这类型人是引导他们发展的前置条件。
如何找到呢?
我按照是否为本村人、是否有进取心简单对在村人群进行分类,主要有四种:
人员分类:进取心与村籍分别是:①有进取心的本村人;②有进取心的外村人;③无进取心的外村人;④无进取心的本村人。
第①种,可能是愿意在农村发展且对改变家乡意愿比较强烈的人员,或者不得不在家乡且还有进取心的人。就目前而言,前者相对较少,后者要相对多一点。比如这次被选上的村委副主任,就是以前在国外打工,现在为了照顾家庭,需要回家创业发展的。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有限,很难留在大城市。因此,要做的工作主要是提高种养殖能力水平,积极引导科学发展特色产业,特别需要控制风险,保护积极性。
第②种,愿意借助农村资源,借助农村地理优势创业发展的人。主要是有一定经济实力,需要发展产业所需空间的小老板、企业家。他们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相对充裕的启动资金,也有比较完善销售渠道。比如本村雷竹产业园区的老板,就有一体化的产销网络。对于这类人来说,需要及时帮助办理土地流转等审批,完善电、水、路等基础设施。当然,也同时可以附加一定的本地就业要求,比如雷竹产业园区的老板种植维护收获雷竹,就大量使用本地农民,获得了较好的声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防止重污染、套利等情况。
第③种,一般来说与本村没有什么经济关系,也不需要太多关注。但如果因来本村务工,并且拥有一定经济技术能力,是可以适当引导。
第④种,可能是技术和资金双缺乏,困在乡村的村民。他们或是由于老弱病残,或是由于长期习惯。对他们而言,需要多加引导,并创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曹县的发展,也有这样的人,因为淘宝店多,这部分人可以去盘库存。消化本村这部分人,也需要依靠第①②中人的帮助和引导。
注重分类抓好这些工作,可能就能相对完善内部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