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谷底人

作者: 士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21:41 被阅读2次

迷神引•谷底人

【迷神引•谷底人】

士儿

涧底清风长松翠①。谷底兰生堪慰②。

江头柳壮,故人空对③。

漏星光,遮天树,雨花坠。

苦觅寻常路,千金费。

空羡昆山玉,欲攀桂④。

炽日无言,旧燕逐新垒。冷月侵衣,灯无寐。

梦江淹笔⑤,盼王母、人间瑞⑥。

可怜人、归云处,远山水。

怜玉壶敲裂,孤影碎。

急流沉舟勇,径无退⑦。


梧桐山可算得上是深圳的最高峰,若从谷底爬起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尤其是在天气转暖时, 的确可以享受“涧底清风长松翠”。抬头望望遥遥不可及的山巅,真的舍不得离开谷底。

可是,真的处在人生谷底的人就没有如此惬意了吧?即便你自己认为“谷底兰生堪慰”,却忍不住产生类似看到“江头柳壮”,而感到“故人空对”的惆怅。即便告诉自己谷底有“漏星光,遮天树”,却忍不住因“雨花坠”而伤感。

在谷底时,无论向东西南北任一方向突围,都很难找到别人轻而易举的“寻常路”,即便“千金费”也难以扶上马,这一点长期泡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孩子应该体验更深一些。

即便你“冷月侵衣,灯无寐”,付出比别人多,祈祷也比别人多,甚至“梦江淹笔,盼王母、人间瑞”。为何仍是那位空望着”归云处,远山水“的"可怜人"?

作家林清玄在《山谷的起点》一文中便写到有一位差生的妈妈来找林清玄。

对于这样一对“空羡昆山玉,欲攀桂”的母子,林先生会让他们放弃努力,顺其自然吗?毕竟到处都流传着“报恩的孩子”这一说法。

迷神引•谷底人

很奇怪的是,林先生却认为,如果你家有一个考最后一名的孩子,你应该开心而不是担心。

因为:

“从今天起,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阿!”
……“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果然,没多久,传来喜讯,孩子的成绩不断往上爬。

正如林先生所言,"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是啊,暂时停留在谷底的人,与其”怜玉壶敲裂,孤影碎“自怜自艾,不如当一名”急流沉舟勇,径无退“的勇者。

笺    注

①涧底清风长松翠:源自《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李膺)谡谡如劲松下风。”后用为咏名士高风。也指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②谷底兰生堪慰:源自李白的《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指兰生谷底人不识人不锄,云在高山空翻卷空舒展。兰生谷底是反用《三国志·蜀志·周群传》中“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的典故,兰花比贤人君子的自由。

③江头柳壮,故人空对:源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记载。桓温在北伐时路过金城,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壮,不由得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从而,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自然规律让人无奈、感伤。

④昆山玉,欲攀桂:源自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指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⑤梦江淹笔:据说,南朝梁时期,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文思敏捷,后来去宣城游玩时,在冶亭梦中见到郭璞,郭璞向他讨还五色笔,从此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即便后来落得个江郎才尽的下场,却也曾经大红大紫过,对于谷底人来说不啻为一种诱惑。

⑥盼王母、人间瑞:源自吴儆《念奴娇·寿陈尚书母夫人》“王母当年亲手种,来作人间上瑞”。传说只有王母娘娘才能种天上的蟠桃,吃了一个蟠桃就相当于增加了五百年的寿命,同时也就抵消了这一次的天劫。为何就不能在谷底种呢?

⑦急流沉舟勇,径无退:意指急流勇退,破釜沉舟。

备    注

迷神引•谷底人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柳永的《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迷神引•谷底人

2、封面图摄自深圳梧桐山。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自听了余秋雨先生关于《秋雨书院: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座后,不再纠结诗词后面的白话文是该起名为”创作背景“还是”诗词自评“。中华古典诗词是思想的礼花,后面的白话文则是思想的礼花引发的欢宴。也就是说中华诗词+现代散文就是士儿的个人标签。

6、以诗为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为约翰逊博士的《伦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两首诗的合订本作序时写道:“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他们的感受性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变表现的方式。很多二流的诗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敏感和意识来发现他们与前一代人感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告诫自己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更要有代表我们时代的语言。

7、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8、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

相关文章

  • 迷神引•谷底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迷神引•谷底人】 士儿 涧底清风长松翠①。谷底兰生堪慰②。 江头柳壮,故人空对③。 漏星光,...

  • 迷神引

    古寺钟声余韵远 平江千里孤帆 苍峰攒险,残阳泄艳 晚云舒 ,流光转, 南飞雁 亭畔松风卷, 落松子, 敲碎离人怨,...

  • 迷神引

    哈哈

  • 迷神引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 迷神引

    垂柳堤岸芳草路,人面湖镜日暮。平地飞鸟,霞光暗渡。凡尘远,伊人近,钟情处。忆华清相对,良辰度。叹离多聚少,韶华负。...

  • 迷神引

    扁舟一叶轻风遣。斜倚孤礁离岸。夕阳惊涛,枉箜篌叹。天苍苍,鸥鹭舞,漫惊变。烟拢天水近,迎风展。竹林小径远,芳菲浅。...

  • 【迷神引】离人愁

    【迷神引】离人愁 文/墨痕(美国) 两下阑珊谁堪助,一样离人愁苦。疏心未肯,断肠无处。夜灯青,青灯夜,向谁诉。空惹...

  • 《迷神引》 *清明

    《迷神引》*清明 文/廖又蓉 姥姥呵责不开觉。 入梦把足音报。估摸地下,没钱...

  • 迷神引《朝暮》

    迷神引《朝暮》 疏影三分凭栏顾。一帘晓风残暮。寻梅踏雪,霸桥津渡。亦低眉,深深履、不归路。花落闲愁梦,与谁诉?只道...

  • 迷神引(一)

    是夜,长陵城中一不起眼的院落里。 楚蔚白用手指轻轻弹了弹桌上的青瓷杯,看向门外院落中一身残破甲胄的男子:“你倒是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迷神引•谷底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a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