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石沟镇《常兴庄千庄湾村》概况
—及常兴庄千庄湾村的常氏历史发展变迁史
米脂县千庄湾村原名杨家千庄湾。相传很早以前,唐、宋、元年间,杨家千庄湾居住着上千户人家,由杨、马、潘、高、江、朱、乔、井等姓组成。因为杨姓最多,所以取名为杨家千庄湾。
千庄湾村随着历史的变迁,自然条件的限制,昔日的千户人家不知因何缘故已所剩无几。也许是战争,也许是瘟疫,也许是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至今让人深思不得其解。
翻阅历史资料得知,古时米脂县地处边关要塞,诸候割据,战争频繁,为兵家必争之战略重地。这里一边是荒芜的大漠,一边是绵延的黄土覆盖土石交叉山区,土地广袤而贫瘠。
也许千庄湾村人因种种原因,背井离乡,扶老携幼,举家迁徙去追赶光明的太阳;也有留下来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耕耘着身边的生活,试图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契而不舍的精神去改写贫穷落后的历史,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摆脱穷困的缠绕。人们在思索,自己的执着既然改变不了这种日子,还是背井离乡,恋恋不舍地踏上了举家迁徙的不归之路,融入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千庄湾村昔日的辉煌已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遗留下来的土窑,以姓为地名的江家圪垯(最早江姓人的居住地),潘家洼(传说是潘仁美的出生地)、朱色峁(又说猪杀庙,庙里的猪妖经常杀人,祸害一方。传说西天取经的大圣爷路过此地除了妖怪)、乔家峁(最早乔姓人的居住地)、高先生峁(姓高的一位老师居住地)、杨家洼和名存实亡的青阳塔,官司塔、小官司塔、坟塌、马塌,后来出土的家用石头残瓦破罐以及古坟墓葬(杨路焉出土的杨喜如大型砖葬墓,每块砖一尺长。),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潘家洼被盗的几十座古代坟墓,还有山神庙(由历时本村是森林荒野之地,人烟稀少,狼虫虎豹生存,伤畜害人,祈求保佑平安而奉敬的神庙。)和香火很旺的祥云山祖师庙(在很早以前庙宇繁华,祖师神灵,每年四月八日多少信男信女齐聚祥云山拜谒神灵,祈求保佑。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常增财同志的鼓动下,协动祥云山大会长常渠村的常海增和常兴庄的才娃,先后在祥云山庙会重建庙宇,重塑神像、建会窑、修戏台、栽旗杆、做檐头、修公厕、立碑牌、架电线、上自来水、搞绿化,每年唱两台大戏,香火不断,信客络绎不绝)。以上的事实证明了曾经的显赫确实存在。
该村位于米脂县城北四十华里的西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榆林市中部,无定河西,孟岔河支流卧羊流域区。地理坐标110°04′,北纬37°47′;海拔高度986.3至1140.6之间,四周、高中间低;年日照2500—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5.5℃;平均无霜期162天,年平均降水量451.6毫米,年最多降水量704.8毫米,最少186.1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4%。
千庄湾村东连张家畔、杜兴庄、常渠;南邻张山峁、马家坪、常兴庄;西接李生焉、柳家洼;北靠龙镇阳台、鲍庄,刘家沟。距石沟镇7.5公里;米脂城20公里;镇川镇15公里;龙镇15公里。
千庄湾村由高梁山、朱色峁、崖窑峁、杨路焉,杨家洼、乔家峁、庙洼、高先生峁、潘家洼、杨洼、官司塔,小官司塔、山神圪垯、江家圪垯、马塔、梁背后、乱羊山、下湾、脑畔山、大沟条、青阳塔、双圪垯、山楂峁、羊路沟、大坝、小坝、沟底、官道沟等地名组成。
常兴庄村千庄湾村历史沿革所属三个时代,即为“华夏游牧时代”(上古、夏、商、周、秦);“华夷杂处时代”(西汉至北宋);“汉族殖民时代”(宋、金、元、明、清)。明洪武年间属德政二里;清光绪年间属万里七甲;民国末属卧羊乡,卧羊西区;1942年至1944年属卧羊区猯卧沟乡;新中国成立初属卧羊区貒卧沟马坪乡,1956年建杜家石沟区,属石沟区善家坪乡;1958年撤去建立人民公社,为石沟人民公社常兴庄生产大队千庄湾小队;1984年始为石沟乡常兴庄村千庄湾小队;1998年改乡建镇,现为陕西省米脂县石沟镇常兴庄村千庄湾小队。常兴庄村由常兴庄、马家坪、张山峁、千庄湾四个自然村组成。邮编718109。
米脂县常姓来源于640多年前的安徽怀远县的常家坟村,是明开平王常遇春的三儿子常森由南京迁来,因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兴师篡权,众朝臣多随高阳王作内应,兵临金陵城下,京都危在旦夕。开平王常遇春次子常升战死在“靖难之役”中,季子常森护建文帝(朱允炆)携带家眷出皇城、逆长江,越湖北、穿秦岭、过黄河北进山西临县兔番村,择沟隐居。后因朱棣追杀,西渡黄河进入米脂县印斗乡常石畔村,后又迁至吴仲沟村,后裔遍布米脂县各村庄。
常森,朱元璋赐名。明朝开平王常遇春之季子。皇封武德候,授昭勇将军。任南京锦卫衣指挥使。夫人,吴氏,江国公吴良之女。生五子二女。长子:(继)刚,次子:(继)强,刚公为七甲,强公为十甲,九甲在山西临县,其余甲待考。
从康熙盛世中叶(1700年前后)有一支常氏兄弟(刚公后裔)由米脂县沙店乡郝家坪村迁入石沟乡柳家洼村庄科湾{庄科湾:常氏先祖迁来最早的住地,他们最讲究风水,庄科湾左边是龙尾峁(左青龙),右边是超头圪垯(仰头上山虎即右白虎)前面河流绕过,曲曲有情,隔河面对朱皮洼(即前朱雀),后面是柳家洼村最高的山头(海拔1140米)连玄梁(谓后玄武)},分别是常蟾魁(常兴庄村立祖人,字待考)、常蜍魁(柳家洼村立祖人,字大宽。)。他们祖上由山西兔番村迁至佳米交界,后裔迁居米脂县五儿洼,再迁往沙店乡郝家坪村。
常兴庄村常氏创始人常蟾魁(他的后裔从柳家洼迁入常兴庄的),生有三子,女儿不详。长子自慊、次子自备、季子自谋。子孙的不断繁衍,地盘也不断扩大,慢慢地融入了本县和本市其它自然村落。
大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正月初八常兴庄常氏族人常存伦(十九世,迁桥沟)等,修族支谱,创家训、排辈次,写谱序,秉承了先祖功业,传承着家族文化。常氏族人勤奋学习,苦读钻研儒学文化,使常兴庄村和千庄湾村的常氏诞生了一些文人墨客,显位官场,革命军人、烈士,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奉献。还有很多大学生,科研者、企业家、外地工作者、为官者甚多。
留在千庄湾村的常氏族人常顺德,生三子:履仁:字复仁(迁米脂官庄,姬家峁村),永仁(迁子米交界处庙渠,米脂井家山、班家沟、安塞化子坪尧坪),乃仁,字待考,恩赐登仁郎,八品寿官。夫人艾氏,生有三子,其女不详。长子玉福,官授登仕郎,八品寿官,他的后裔一部分在千庄湾,其它后裔分别迁往榆林市,米脂城、延安市、子长县、宜川、安塞县化子坪镇尧坪村和贺庄村及新疆等地。次子玉禄,子长县余家坪乡二进沟村、王庄等地;季子玉成,米脂树山、朱兴庄、安塞县化子坪镇闫山湾村等地。留下的常氏后裔守候着土地,守护着祖茔。
站在祥云山庙后远看千庄湾村貌,像一只卧着的大雄狮,矗立在群山之中,仰望远方,守护着一方平安。似乎默默地祈祷远方的亲人,子孙旺盛、平安幸福、兴旺发达。
常兴庄村千庄湾村常氏后裔秉承祖规,祖训,为逝者砌葬,立碑,保证了后人一代又一代知晓家族根基,敬仰家祖尊容。
常兴庄村和千庄湾村常氏的上祖坟墓原来在石沟乡柳家洼村凤塔。六、七十年代打坝、修梯田、平整土地,柳家洼村常氏族人通知常兴庄村常氏族人搬迁祖坟,由本村常氏族人长者牵头带领族人到柳家洼搬坟迁址。因当时正处于困难时期,经济条件限制而迁坟时没有装棺,只拿红布袋裹好后带回千庄湾村的高梁山与朱色峁之间的山梁上择地选址安葬。据当事人常浩义回忆,当时墓坑不大,但按辈份依次排列,共六代人,十五座坟茔,没有立碑。他还说,开挖的时候墓砖(墓志铭)上的名字基本清晰,常蟾魁为第一排,儿子第二排(长子自慊、次子自备、季子自谋),孙子第三排,曾孙为第四排,玄孙第五排。其余的列祖列宗在本村(包括常兴庄村和千庄湾村)或迁外另择祖坟。(以上祖坟都未立碑,还有部分坟墓未搬迁,仍在柳家洼村凤塔,现已平整土地荡然无存。)
千庄湾村常氏祖墓位于村子东头下湾(地名)坡上,壬山丙向,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祖墓安葬着常乃仁及其长子玉福、次子玉禄,季子玉成。玉福长子树旺,次子树盛。玉禄长子树杰(玉禄的另俩个儿子树元,树桂分别在米脂县树山村)。玉成后裔米脂树山、朱兴庄、安塞县化子平镇闫三湾村另择祖坟
另几支祖坟在千庄湾本村青阳塔周围,分别为树茂分支,安葬着树茂及次子存伍,存伍次子维持(其余的在本村或迁外另择祖坟)。树盛分支,安葬着树盛的长子存喜,存喜的长子维珍,维珍的长子思有(其余的在本村或迁外另择祖坟)。树旺分支,安葬着树旺的长子存聚,存聚的长子怀德,次子怀义。怀德的长子思俭(其余的在本村另择祖坟)。存孝小分支在千庄湾下湾,安葬着树旺的次子存孝,存孝的长子怀礼,怀礼的次子思恭(其余的在本村和安塞县贺庄村,李圪堵坡村另择祖坟)。树杰分支在杨路焉,安葬着树杰的长子存政,存政的长子怀智,怀智的长子思清(其余的迁往子长二进沟王庄村另择祖坟)。
1924年常氏族人成立益余堂,土地租赁所得资金每年在柳家洼村举行祭祖活动,称之为坟会。每年坟会的时候各村常氏族人一起前来杀猪、宰羊敬献祖宗在天之灵,并在祖宗坟前烧纸、磕头祭祖。很是红火热闹。六十年代后因种种原因坟会被取消,从此在没有举办过。因常兴庄村和千庄湾村常氏族人大量外迁,留下的族人太少,每年的节令日谁家的祖坟由谁家祭奠。
公元一九七四年八月动工从石沟至龙镇、镇川堡修了一条大路,途径卧羊寺、常兴庄、马家坪、千庄湾、龙镇阳台、麻山、黑石窑、杨正沟、至镇川、龙镇。到了一九八二年后此路不再行使大车,经过几年的山水冲刷路只能行使驴拉车等其它运输工具。2009年在千庄湾青阳塔发现油气,长庆公司修了一条水泥(混凝土)路至马坪,2018年政府投资铺砖路至千庄湾。
常兴庄村和千庄湾村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替和洗礼,受尽了磨难与艰辛,饱尝了风雨和沧桑。是外迁常氏族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故乡,是他们的根,那里有他们的祖茔,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的让人眷恋,让人……,永远不能忘怀。
常兴庄村千庄湾村生活过的每一代人,无论是外迁者,还是留下者,曾经的经历就是一部活的发展变迁史。这部变迁史可使常氏族人了解本族繁衍演变和发展过程。
常建龙(米脂千庄湾人)
公元二O二O年八月十五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