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老师每天的公众号文章简短而充满智慧和力量。今天她写的是“自由地写作,形式不重要”。
她提到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短则一两行、一段话、一两页,长则几十页。没有传统小说叙事结构,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有名有姓的人物。主人公是一个无名的男人、女人、母亲、妻子、丈夫,住在一个无名的地方,面对一个抽象化的问题。有时写的是一只老鼠、一条鱼、一个奇特的行为、一个概念、一段冥想、一个思辨。
李银河说:这正是我心里想的,心中的激越来自自由奔放的感觉,所有的形式都是约束,真正自由奔放的表达必定是忽略形式的。这就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我心里也是一动,这也是我心里想的。一天中,把她的这篇文章读了好多遍。当然,我还不会写小说,也还没写过很像样的、至少可以发表的东西,我并不是因为懒于研究各种写作的技巧而喜欢“自由地的写作,形式不重要”。我只是一点都不想去研究写作技巧、甚至涨粉技巧。只是想写。
我记得高中时读三毛全集,在大学图书馆读过一本独居女人的随笔,在大学宿舍读安妮宝贝的随笔,现在我读了山本文绪的日记集和随笔一样的短篇小说,我也买了贾平凹的很自由的文章集子。我自然而然喜欢读的东西,都让我更确定我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写作。
也许我此时所理解的自由的写作,和李银河文中写道的还很不一样。她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自由的人?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找到她?我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生命?当我说我要写一种不是小说、不是论文、不是散文、不是随笔、完全忽略形式的东西的时候,我心里隐隐感觉到的东西就是这个。我简直欣喜若狂,她就是那个把我心中的窗户纸捅破的人,她就是拨开了我心中的一层薄雾使得一切豁然开朗的人。
读到这里,我也感觉到那种可以写的喜悦。也许我理解的有限,或有不同。但是感觉的触角是接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