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8-06《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 19

2019-08-06《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 19

作者: 陈娥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2:21 被阅读0次

      借助访谈与回忆,

    了解班主任研究史

            ——读《班主任研究口述史之唐云增老师访谈录》有感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南门小学 陈娥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是李家成教授访谈唐云增老师,话题是关于班主任的研究史。

    李教授首先向唐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关于班主任的研究史,有两点在李教授看来很有意义,一是在唐老师读书时,老师改分数以及处理方式,给了李教授很大的启发。(这一点应该是在之前已经聊过,只是这里没有呈现出来,我们读者并不清楚唐老师的老师改分数之后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二是我国成立前后,对班主任研究的发展史,李教授觉得一直有个缺陷,那就是只有政策方面的线索,并没有实践和研究线索。

    正是基于这两点,李教授对唐老师夫妇进行了访谈。

    我想先把李教授访谈的问题及唐老师夫妇的回答摘录下来:

    问题1:唐老师对从小学到中学到师范,对班主任还有一种怎样的印象?当时的班主任是怎样工作的

    唐老师的回答梳理:(关键词)中心小学  村小  完小 级部主任 复式班

    1.学校概况:唐老师出生于1936年,1943年上小学一年级。那时是在张家港市的一个乡下。当时的年代,一个乡有一所中心小学。一般是六个年级,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没有班级之说。每个年级负责的老师被称之为级部主任,不叫班主任,实际上就是现在意义上的班主任。乡下还有村,条件好的村,也有小学,但只有一到四年级,称之为村小。有六个完整年级的叫完小。村小有四个年级分开的,也有合在一起的,叫复式班。那时读完小学,一般也就三个班主任。一二年级一个,三四年级一个,五六年级一个。也就是说一个老师负责低年段,一个老师负责中年段,一个老师负责高年段。

    2.教师编制情况:六个年级,六间教室,8个教师,1个工友。那时教师的编制按照1:1.5来配备。

    3.学生情况:一般读完村小(读到四年级),虽然有继续读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但农村的也很少有要求上学读书的。

    我的总结:解放前,每个乡都有一所中心小学,生源少,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那时没有“班主任”这个词语,负责学生的叫“级部主任”。村有小学叫村小,只有一到四年级,有的是单班,有的是复式班。班主任 ,一般把这届学生带两年。一般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师。那时的学生大多只读到小学四年级。

    我的回忆: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全家人读书生活。听我妈妈讲,他们读书都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因为子女多(我妈妈九姊妹,我妈妈老大),条件差。一直到我的第二个舅舅和最后一个舅舅(二舅好像是六零后,最小的舅舅是七零后)才读了一个高中。我爸爸出生在陕西(1946年),12岁从陕西回到我们的老家湖北(我爷爷本来是我们湖北的,因为国民党抓壮丁派到陕西。然后在那边安家落户,生下我的大伯和爸爸),回家后继续读初中(只有两年)。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我们这的整体情况和唐老师类似。不过也有不同的。我姐姐比我大一岁(1970年出生),是在我一个亲戚的客厅(那时叫堂屋)里上课,我们那时一个村有九个生产队,一二三队的在一块;四五六队的在一块;七八九队的在一块。三所学校都只有两个老师,采用的是复式班教学。我比我姐姐仅仅小一岁,不过因为我说话比较迟,满七岁后(1978年)才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就把三个小学校合并到了村小,共有六个年级。原来一二三队读书的地方办成了片区的高中。学校老师有村里的,也有师范毕业的。我们读到小学四年级,从片区七个村,每个村选拔了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同学办了一个重点班读五年级,其余的全部留下去读六年级。我们那的六年级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983年)。

    问题2:唐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主要工作有哪些?采用一种怎样的工作方式?

    唐老师的回答梳理:

    1.关于班主任:主要工作是学籍管理、成绩报告。从1952年后,之前的“级部主任”改称“班主任”。班主任负责早会课。那时老师基本上包班。1959年到1960年,一般的班主任带三门课,负责学生的早会、眼保健操、夕会。每周一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一周工作。十一届 三中全会之后,班主任比较好的是对学生的感情深厚;但很累,方方面面都要关心。

    2.关于课程:那时没有特别的思想教育,只有公民课。到六年级时,因为班级人数达到了四十几个,所以已经有了正式的课表,不再是和之前一样包班。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有了作文课,有的地方是三年级开始。有手工课。五年级已经在开设英语课。解放后有音乐课、地理课、历史课、美术。放学时要组织唱歌,留下几个学生打扫卫生,打扫卫生分组进行。四年级开始考美术。中午有练字时间,既有毛笔字,也有钢笔字。

    3.关于教师来历:一部分来自本土有文化的人;一部分是师范毕业的。比如体育老师。那时的无锡、常熟都已经有了师范学校。教师大多调来调去。初中后,老师很多都是大学毕业。

    4.关于学生教育:那时每个班主任都有一把戒尺。如果作业错的比较多 ,就会被班主任打手心。管理上比较粗糙。解放之后,老师一般不打学生。那时对学生的教育,比如打扫卫生、检查,把表现好的班级写在上面,周一的早会结束,每个班级会领一个类似镜框的挂在教室,相当于表彰。

    5.关于课外活动:高年级时会组织防空演习。然后是学校的合作社,相当于让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即杜威和陶行知提倡的教育即生活。但只有部分同学和老师参与管理。有文艺汇演、体育比赛、演讲比赛,小学各个班级都有节目。初中有了篮球队。观察动物。吃饭之后要求到操场活动。

    6.关于班干部:有班干部。那时主要岗位是班长,班主任包办比较多。还有中队长、学习委员之类。班干部的职责主要是喊“起立、敬礼、坐下”。学习委员主要负责检查学习,如默写,出墙报。

    7.关于年级组长:五个年级,语文数学各有一个组长。

    8.关于学费:有,几毛钱。一般家庭靠养蚕交学费。对家庭困难的可以减免学费。

    9. 60至70年代:学工学农。喂猪、拾稻穗、割麦子、插秧等,工厂做工。下乡劳动,与农民同吃同住。

    10. 关于思潮:知道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集体教育。国内有名的班主任主要是霍懋征、斯霞。解放后,毛蓓蕾也是有名的班主任。正式提出“班集体”概念,是在1983年。

    我的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简单。班主任的管理比较粗放,对学习不认真的用戒尺。班干部的任务也比较少。课外活动比较少,但还是有。那时的课程也少。表面上看学费很少,但一般人没有挣钱的途径,所以大多上学只能读到小学。能继续读书的都是少数条件好的家庭。那时不仅要读书,还要劳动。

    我的回忆:我是1978年读的小学一年级,至于班干部已经没有印象了。我们那时有历史课、地理课、音乐课,是否有美术我已经记不清了。那时有班主任 ,基本上属于跟班上,老师也是属于包班。读到小学四年级,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进农村,我家承包了养猪场,我爸爸常年在外面修水渠、水库等,家里只有妈妈一个劳动力 ,所以让我休学在家帮忙喂猪。小学毕业后,没有考取重点中学,那时全县有重点中学,我们镇中学属于二中,我们那一届的很多同学都到镇上读初中。我就在本片区读初中(之前的高中撤并到了镇中学,镇中学既有高中也有初中)。那几年我们整个片区只有一个考取了当时很好的卫校。结果读了两年,我父母感觉老师不负责任,就为我办了转学到镇中重新复读初三。我姐姐1985年在本片区读完初中后考取了县城的高中(考得好的到县城,差的到本镇)。1988年,我初中毕业考的师范,我姐姐高中毕业,考得宜昌师专(现在的三峡大学)。从我复读开始,学校的课程基本上只有主科,那时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学习你追我赶,因为都急于跳出农门。

    我姐姐师专读了两年。1990年参加工作,全县统一分配。我1991年师范毕业,分到了当时读初中时的母校。那时叫高小,只有四五六三个年级。一共6个老师,两个炊事员(学生全部住读)。三个师范生,三个民转公老师。基本上是两个老师一个班。他们三个只带数学,我们三个师范生就包下除了数学之外的所有科目。那时他们从没有开过运动会,联欢会。从我们三个师范生毕业分配到高小,才开始举办运动会和联欢会。

    我在师范毕业时,在一个小摊上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06《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读后感 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gb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