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寄第一次见到叶安然时,便被她的眼睛吸引,他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眼睛可以如此的流光溢彩,像是局满了宇宙的光,明晃晃的照亮了他的心。然后他感到了剧烈的跳动,噗通,噗通,半响回过神来,才知道那是自己的心跳。很久很久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他才知道,那便是怦然心动。
叶安然总觉得苏沐寄像是活在旧时光里的旧灵魂,冷冷清清,乖张流离。但自己在他的身旁,却觉得莫名的安稳舒心。苏沐寄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总是赢得安然的赞赏和羡慕。安然一直觉得,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沐寄的字给她温暖安心的感觉。所以,经年岁月,她一直珍藏着沐寄写给自己的只言片语,虽然从不曾提及。
漫长的高中时代,沐寄坐在安然的旁边,看着阳光散落在她的身上,想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便是如此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苏沐寄 ,是他写给安然的第一句。
大学时期,身处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朋友圈,交集渐远,沐寄时而惦念安然,在期末考高数复习的昏天暗地的日子里,寄给安然的信里写道,“当时只道是寻常。我又想起你。”安然收到沐寄一张写满公式的草纸时,哑然失笑,他有他的随意不羁。不过这草纸亦是写的整齐,字迹娟秀。随手翻过来,才看到他真正想说与她听的,而我又想起你,又....... 又.......
沐寄去苏州旅行时,偶遇传说中的红豆树。彼时正值红豆成熟之际,一粒粒的圆润饱满,红艳欲滴。沐寄挑选出十六颗自己所采摘的最美丽的红豆,着人串成红豆手链,连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齐寄给安然。安然收到手链时,长久淡然的心也泛起了点点涟漪。
这些年沐寄与安然联系的着实不算紧密,安然几乎不曾主动联系过沐寄,对沐寄寄予她的只言片语也只是莞尔一笑,收藏起来。沐寄大多数时候言之廖廖。有次安然生日,沐寄邮给安然的卡片只有“平安喜乐”四个字,连署名亦没有。有年八月写给安然的“山有木,木有枝。七月有流火,九月有松枝。”无头无尾,不知情绪出处,安然一笑置之。一回是一张天空中有双彩虹的照片,下角龙飞凤舞的写着,“厮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安然猜测他彼时一定是美景当前,佳人在侧吧!
彩虹刹那逝,惶惶终日留相识十年,沐寄独行云南,在泸沽湖畔,望着一湖的白色花朵就着灿烂的阳光开的耀眼夺目。在寄给安然的明信片里写道,“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沐寄写时心惊,如此一晃而过,已然十年,青春匆匆而逝,不着痕迹。
在安然告诉沐寄婚期时,沐寄并未有多大意外,他一直知道,这些年自己喜爱之人,一直过的顺心如意。她的鲜活亮丽,她的摇曳生姿,她的明媚婉尔,她的顾盼神飞,她一向得人钟爱,她一直有人相伴。沐寄没有参加安然的婚礼,他寄给安然的最后一封信,难以郑重的有了信封和信纸。鹅黄的信笺上开着淡雅的花朵,在凉薄中给人丝丝暖意,偌大的信笺上只写着七个字,“此心寄处是安然。”他不提一句恭喜,但内心却明了她的幸福快乐,亦是陈满了深沉的祝福,“愿她三冬暖,愿她春不寒,愿他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他一路有良人相伴。”
爱是克制安然一直过的顺遂幸福,所以她从不深究沐寄给她的只言片语下的深情。许多时她安心的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她有一种错觉,沐寄的信并非寄给自己,那是一个旧灵魂想穿越时空的隧道对另一个旧灵魂的倾诉。所以她从不知道,沐寄为那串红豆手串精挑细选的真心。她不知道“山有木,木有枝。七月有流火,九月有松枝。”的后面是“心悦君,君悦彼。春风悦杨柳,春花悦未知。”的凄切茫然。她不知道,“厮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时并未有佳人在侧,而是“彩虹刹那逝,惶惶终日留”的断肠怅然。
安然一直没有收到最后的那一封信,因为沐寄寄出的是一封没有地址的信。所有情绪,情话,故事,在这一瞬戛然而止。这世间有许多许多爱意从未显现,但是它们真的真的存在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