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0-1-9-1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白话】委托他人代为问候在别国的朋友,孔子两拜之后才送走他。季康子赠送来药品,孔子答拜然后接受,他说:“我还不清楚它的药性,不敢服用。”
【思考之一】“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表达了夫子怎样的一种心情?
“问”,就是问讯,问候。钱穆先生说:“孔子周游列国,皆交其名卿大夫。”《论语稽》曰:“孔子周游列国,所交皆名卿大夫,如蘧瑗、老聃、师襄、颜雠由、司城贞子,与夫晏婴、沈诸梁之属,皆一时贤俊。其往也有馈,其返也有赆,皆可以意得之。”《注疏》曰:“问者,或自有事问人,或闻彼有事而问之,悉有物表其意。”“再拜而送之”,就是拜所委托的使者,如同拜所问候之人,表示敬。江永注曰:“其时,使者不答拜。”《四书释地》曰:“拜而受之,如今之一揖折腰而已。再拜而送之,则两揖。至拜下之拜,乃再拜稽首也。”李炳南《论语讲要》:“问是聘问,或是问候。问人于他邦,即是问候在他国的友人。这里所记,不是孔子亲往问候,而是使人或托人去问候,所以下句说:‘再拜而送之’。古时士人相见,礼当再拜,即是拜两次。所以孔子送使者行时,对使者两拜。但使者不需答礼。因这不是拜使者,而是遥拜所问候的友人。诚敬之意,由此见之。”张居正解释说:“夫子交人,一出于至诚而不欺。如所交的人在于他邦,遣使去问候他,使者临行,则必从后再拜而送之。如亲见其人一般,不以其在远而废敬也。”
忠道老师说,“这里的‘拜’是双手扶着地上,然后头要低下去,可是不用磕到地,也不用磕到手,俯首就是头要低下去,所以是非常非常慎重的一种拜礼,就双手贴地,头低下去,而且不止做一次,做两次。”从“再拜而送之”,可以看出夫子慰问或者请问远方的朋友,而对这个托付者,表现出来的恭敬和诚意,在这个“再拜”之中,充分体现了夫子的仁心,无处不在。
【思考之二】对于“康子馈药”,夫子是如何做的?您是怎么看的?您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馈”,就是赠。《正义》说:“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拜而受之”就是答拜然后接受。钱穆先生说:“凡言拜,只是一拜。”《正义》:“拜受,敬也。”“未达,不敢尝”,达,即通晓明白。《注疏》曰:“凡受人馈遗可食之物,必先尝而谢之。孔子未达其药之故,不敢先尝,亦其礼也。”《正义》曰:“药从中制外,故当慎也。不晓此药治何疾,恐饮之反有害也。”《礼记·玉藻》说:“酒肉之赐弗再拜”,药物是内服剂,归为酒肉食类,所以只需一拜。李炳南《论语讲要》说:“孔子就馈赠药物之礼,孔子未见过,故不敢尝。”朱子《论语集注》曰:“未达不敢尝,谨疾也,必告之,直也,记孔子与人交之诚意。”
这一段中“拜”体现了孔子的仁,“不敢尝”体现了孔子的智。对于季康子派人送药之事,夫子对使者坦然相告自己不敢尝的事实,也是对僭越君主的鲁国当权者季康子的一种引导和教诫。圣人的德风,从三个字里凸显了出来,就是诚、敬、谨。“再拜而送之”和“拜而受之”体现了夫子的“敬”;直言“丘未达,不敢尝”又体现了夫子的“诚”和“谨”。夫子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夫子与人交往时的真心实意、毫不欺瞒和其对待生活所秉持的谨笃的态度。孔子是个非常讲礼的人,一切言行都是依礼而行;通过送礼、收礼看到圣贤那颗仁爱之心,更可以看出夫子言行合一、坦诚率真的本身就是礼。
学习这一章,我们看到古圣先贤对礼的规范是非常严谨的。孔门弟子所记录孔子的行仪,更是给我们在送礼及收礼做的示范。送礼和收礼都有“礼”的礼仪,礼的核心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那颗代人着想的心。
为什么送礼?礼的功效是什么?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的根本目的是让人相处安和。那么这个礼从哪里来的?“先王之道斯为美”,是有德有位有能的古圣先贤所制定的进退法则、为人处事的行为法则。依礼而行,人与人之间就会和乐相处。在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礼尚往来,想想我们送礼的情境,有时我们是有求于人或者为某种事由表示感谢,很多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带着攀缘讨好谄媚之意,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诚意?当我们认为并不重要的送礼时,是不是简单就打发了,像是例行公事,我们又有多少用心在里面呢?如果有人能代劳,我们会不会真诚地感恩礼敬,还是庆幸少了麻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