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南清真寺,又称“清真南寺”,简称“南寺”,是沈阳地区最大的一座伊斯兰礼拜寺院。
寺院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南清真路与奉天路交汇处的西南角,占地7482平方米。寺院拥有前后四进四合院落,内有“大殿”、“礼拜殿”、“望月楼”、“讲堂”、“浴室”、“茶房”、“后殿”等建筑。其中多数为1997年重修寺院时,由沈阳市政府拨款增建的。寺庙内干净整齐,每当春季,院内的两棵具有数十年树龄的丁香花香气四溢,因而被评为“花园式”单位。
清真南寺对外免费开放,但参观者禁止进入“礼拜大殿”和“望月楼”。
清真南寺有五通古碑,其中清乾隆年间的《皇帝宝训》碑最有价值,本文已将碑文照录,供朋友们阅读。
下图、清真南寺正门(此门不开放)
下图、清真南寺旁门
下图、进入南寺,左侧为一座砖石结构影壁,影壁前立有四通石碑。
下图、左起第一碑,碑额:千秋遗爱,碑文为《回阿訇扶元碑记序》,立碑时间:大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碑文风化较严重,碑文多不可辨识。
下图、左起第二碑,碑额:万古流芳,碑文漫漶无法辨识其年代及文字内容。
下图、左起第三碑,碑额:善跡常昭,碑文为《重修沈阳清真东寺楼殿碑记》,康德五年七月、穆历一千三百五十七年六月立碑。碑文详见本文“附录一”。
下图、左起第四碑,碑额:皇帝宝训,乾隆五十年乙巳五月立。碑文缺失不多,大部分保存较好,详见本文“附录二”。
下图、大清光绪三十一年碑,记载了本寺阿訇、掌教集资建立义冢之事。因碑下部风化严重,故碑文未录。
下图、这是影壁正对的南寺内门,此门为垂花门,坐西朝东,进入此门就是清真南寺的主殿。
下图、这是第二进院落中的主建筑:礼拜大殿。有“参观者禁止入内”的牌子立于门右侧,所以我们只好向后转,齐步走了。.
下图、这是在垂花门下拍摄的第二进院落南侧的会议室。
下图、这是第二进院落北侧的清真寺值班人员办公室。
下图、这是边廊内的《清真南寺简介》1。
下图、《清真南寺简介》2。
下图、《清真南寺简介》3。右起第四行接上图
附件一:
碑额:善跡常昭
重修瀋陽清真東寺樓殿碑記 (按原碑文照录,未加标点)。
瀋陽外※關有清真東寺焉自前清嘉慶八年經鄉前輩馬君成遠劉君太元趙君廷功沙君震山建立樓殿經堂
事係初創未免簡陋歷經歲修為苟完之計洎乎年久風雨摧殘丹青剝落甚非所以實宗教而※※※也迨光緒
十六年復蒙耿宣門鳳鳴馬縣※承恩見寺宇之頹敗實觸目以驚心故勸募及自施钜款重修樓殿三進南北講
堂六間沐浴室五間井亭一座山門三間形式規模頓改前觀垂今四十余年※※多傾圮之象梁棟有※※之虞
加以教風日益進教眾日益增每值封齋之月及聖會之期※隆拜跪仍※※※※※之※※寺之鄉※※※再三
始有端倪※同表決展修樓殿三層正殿三進望月樓兩側擴充面積高起地基※※工程※钜物力※※※※※
近勸募得有國帑壹萬三仟三佰陸拾五圓玖角五分於是庀材鳩工自康德二年五月十日開始經※※※※工
諸鄉老畛域不分昕夕勞瘁雖風雨溽暑咸與工匠同甘苦至同年九月三十日計五閱月而告竣※※※※金碧
輝煌念此舉之不可沒除施助者之芳銜並收支之款目分列碑陰木版钜細無※※※合將顛末事※※工人之
姓字勒諸貞珉垂之久遠後之董其事者嗣而葺之庶斯樓殿之不朽也故記之
瀋陽後學時年七十有奇※※※※書丹
康 德 五 年 七 月 日
穆 曆 一 千 三 百 五 十 七 年 六 月 日 奉 天 清 真 東 寺 敬 立
(说明:康德五年是伪满洲国年号,即公元1938年。文中的※号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附件二
碑额:皇帝寶訓
明太祖高皇帝敕建禮拜寺于金陵禦制至聖百字贊曰乾坤初始天籍注名傳教大聖降生西
域授受天經三十部冊普化眾生億兆君師萬聖領袖協助天運保庇國民五時祈佑※祝太平
存心真主加志窮民拯捄患難洞徹幽冥超拔靈魂※※罪業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歸仁教
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貴聖人皇帝敕諭賽亦※馬鲁丁護持朕惟人心能好善者必能敬天事
上勸率善類陰翊皇度導化群迷故以太錫福享有無窮愛爾賽亦的哈馬魯丁早從穆罕默德
之教篤志清修導引善類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誠見茲善行良可嘉焉今特賜爾勅修護持所
在官員軍民人等一應毋得侮慢欺淩者以罪罰之故諭 天房朝堂賦略曰夫朝堂者肇基于
開關復創於中古廓實王而為庭揉雜香以為土華※丹陛實天下之偉觀香棟金簷誠古今之
勝概深宏淵靜崇巍高堅鳥飛飛而空過纖垢不遺日炯炯而中懸層欄無影憑識※※※※智
足見不世之神功垂雲聳漢揭露飛霞齊三光而※宇宙會萬國而朝中裔迴※海之※流拒崑
崙之險阻殉天地秀靈之所鍾舉八極而拱向也
北寺地址南北長三十四丈東西寬二十二丈五尺北至方姓從姓南至官街西至楊姓東※※
承德縣生員剛萬玉敬手書丹
乾隆五十年乙巳五月吉日 鄉耆 馮建中 (以下數人名略) 公 同 敬 手 立
(说明:此碑无碑文名。文字中的空格是按原碑文照录的。文中的※号表示此字不可识别。)
相关资料:
关于《皇帝宝训》碑中提到的“賽亦的哈馬魯丁”
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献中,有一文献为《永乐敕谕》,系明成祖朱棣(公元1403~1424年在位)关于保护伊斯兰教徒米里的诏令。1956年在江苏扬州普哈丁墓园世袭伊玛目兰晓阳处发现。诏令原件为帛书,高72厘米、宽100.5厘米,民族文化宫借展,遇十年动乱,未能及时归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蓝晓阳阿訇持借展借条要求落实政策,民族文化宫原样复制了一份留存,将原件发还兰阿訇。敕喻上有汉、波斯、蒙古3种文字。
汉文全文是:“谕米里哈只:朕唯人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上,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天锡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慢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慢侮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文末盖有一方御玺,阴刻4字:“敕命之宝”。
此外,在全国其它清真寺发现此诏令尚有5处,其中福建泉州艾苏哈卜清真寺、福州清真寺、苏州砂皮巷惠敏清真寺,敕谕均刻于寺内石碑上,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则在木匾上镌刻。另1处则见于江苏松江县云间清真寺,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真教寺碑记》中述及,同为《永乐皇帝敕谕》。6处行文略有不同:泉州、福州的碑刻与扬州的帛书相同,苏州碑刻受谕者是“米里闪思丁”;西安木匾所刻、松江碑记所引受谕者则是赛亦的哈马鲁丁,1881年出版的《清真释疑补辑》中亦收录了《永乐敕谕》,受谕者与西安、松江所刻音近而字不同,是“赛一忒哈马鲁丁”。研究者认为:《永乐敕谕》是明成祖为配合郑和下西洋而采取的保护国内穆斯林和清真寺的重要措施,受到当时穆斯林的普遍欢迎,各地清真寺多加以翻刻,视为“护寺之宝”,有的在翻刻中将受谕者换成本寺伊玛目的名字。
(以上文字,来自网页)
在上文中,明确提到《永乐敕谕》受谕者姓名是“赛亦的哈马鲁丁”的文献,仅有“西安木匾”所刻和“松江碑记”这二处。
如今,我在抄录沈阳清真南寺的这通《皇帝宝训》碑文时,发现赛亦的哈马鲁丁的大名赫然在目,但此碑所言的“皇帝”并没有指明是明永乐帝朱棣,而敕谕的文字,却与《永乐敕谕》基本相同,无疑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佐证。因此,在“百度百科”中的《永乐敕谕》条目下,应该补充“沈阳清真南寺”的这通《皇帝宝训》碑,并且应收入“中国伊斯兰历史文献”之中。
全文完
原题 (原创)沈阳南清真寺:珍贵的乾隆“皇帝宝训”碑 2016-02-23 09:54:22 发表
2018.12.30 阅读(303)| 评论(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