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悟:
——大孝与小孝
从懂事那一刻起,父母经常与我们讲:要听话。现在自己也有小孩了,经常与孩子讲:要乖。请思考:上、下2代人,哪一代是先进体系?哪一代是落后体系?答案是明显的,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规律,否则家族永远兴旺之日,国家永无强大之时。
那么请问:听话对不对呢?想起了我的一个员工,自己想拼搏,但因为是女孩子,父母坚持反对,希望留在身边,找个好男人嫁了吧。我问她一个问题: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对方回答:工作。思考一下问题:如果对方不是你的父母,一个工人要求你听他的话,你将来超越他的机会有多少?
而现实往往是:父母是落后体系,子女是先进体系,落后体系反复要求先进体系听他们的话。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1、当小孩没有判别能力的时候,只要小孩子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对自身没有什么伤害,可以忽略不计,不必整天指责孩子,应该多加鼓励;
2、当孩子成年之后(国外一般定义为18周岁),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未来,其实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决策的能力,做父母的不应该过份干涉,除非孩子走入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畸途;
3、总的来说,不要老是想着让孩子听话,你到底是想让孩子超越,还是比你还不如呢?原则没问题,就随他去吧,请务必相信,孩子比我们更优秀。
在这,我还想分享一下中国的“孝”文化。其实,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孝文化在丧失,或者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举例说明:说丧失,是表现在我们很多年轻人不敬重父母,甚至连父母不赡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说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我则要重点说一下。
孝与顺,其实是2个命题。顺即为顺从,但孔子讲“孝”,并不主张盲目顺从,请思考一个问题:父母有错时,子女是否应该顺从?还是应该指出问题,帮助父母改正呢?甚至跟着父母一起犯错呢?
而当今中国,有很多人把孝理解成顺从,我认为是走入另外一个极端,是我们古代某些学者,为了统治阶级的方便而放大了孝的含义,甚至有意曲解孝的含义。当父母犯错了,我们不应该顺从,而应该提醒父母,纠正父母,这才是孝之本义,否则为不孝。而现在竟然变成了,不顺则为不孝,真是另外一个极端,非常可悲。
真正的大孝是,父母以你为骄傲,你是家族的荣耀。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行小孝,甚至盲目顺从,听父母话,导致一代不如一代,子女无法超越父母。
在此,我要声明,不顺从父母,并不代表不敬重父母,可千万别走极端。我主张的是,行大孝,并一定要超越父母,让父母对你放心,天天念叨你,不是因为你而提心吊胆,而是因为你是家族的希望。
以上分享,一时感悟,有不对处,多多批评指正,志新拜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