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e6c930ef1e48a07f.png)
1. 基本信息
书名:《时机管理》
作者: 丹尼尔 · 平克
副标题: 完美时机的隐秘模式
译者: 张琪
出版年: 2018-7-1
媒介:电子书
方法:观其大略
开始:20181012
结束:20181018(第一天开了个头,后面工作耽误了)
用时:一共花了4小时左右
地点:家里
豆瓣评分:★★★☆ 7.2分 47人评价
我的评分:★★★★★ 力荐
我的简评:
起点效应:起点在整个事情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一直影响到终点。 相对于结果,起点更为重要。市面上已经堆满了如何做(how-to)的书籍,这是一本关于“何时做”(when-to)类图书。告诉我们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时机管理吧。总之,蛮喜欢这本书的,准备买一本。
2.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充分发挥时间的价值,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过去,我们提倡的方法叫作时间管理,这套方法的本质是自我管理:
教你如何按照时间制定工作计划,如何在规定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工作。传统的时间管理的理论很美好,但实践起来操作很困难。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缺乏足够的意志力来执行工作:
习惯晚睡晚起的你总是没毅力早起工作;
工作中的小插曲再三地扰乱你的注意力;
总发现精力不够用,一到下午你的工作效率酒直线下滑;没能按计划完成任务总让你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
3. 作者简介
丹尼尔·平克
●未来学家、趋势专家,TED大会特邀演讲嘉宾,连续四次入选“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榜单。
●全球知名的演讲经纪公司华盛顿演讲局签约演讲家,与该公司签约的还有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
●曾任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首席演讲撰稿人,美国前劳工部部长罗伯特·赖克的得力助手。
●世界知名杂志《连线》特约编辑,《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等的长期撰稿人,也是全球著名媒体CNN、CNBC、ABC、NPR的商业趋势分析专家。曾出版畅销书《全新思维》《驱动力(经典版)》《全新销售》等。
●美国西北大学文学学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蜚誉全球的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会员,杜鲁门学者奖获得者。
4. 阅读前的思考
为什么读这本书?带着什么问题来读这本书?
- 什么叫时机管理?和时间管理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一种尺度,在物理定义是标量。时间是除了空间三个维度以外的第四维度。 长久以来,时间一直是宗教、哲学及科学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但学者们尚且无法为时间找到一个可以适用于各领域、具有一致性且又不循环的定义。争议较小的定义包括“时间是时钟量测的物理量。源自维基百科
什么是时机?
英文occasion,是指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特定时间的特殊机会。源自百度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这本书是从“什么时候做”为切入点去讲时间管理。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本更加侧重于“何时做”(when-to),而不是如何做(how-to)的书。
5. 总结
5.1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从读者的角度思考)
过去两年,作者和两位研究人员翻阅并分析了超过700项研究,涉及经济学、麻醉学、人类学、内分泌学、时间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来挖掘一门隐藏在时机背后的科学。
市面上已经堆满了如何做(how-to)的书籍,这是一本关于“何时做”(when-to)类图书。告诉我们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时机吧。
5.2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从作者的角度思考)
作者的行文主要是引用科学研究的句子,引入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时间观察”,在每个章节给了具体可实践的指导练习.
5.3 概念收集卡(本书提出了什么新的概念?)
灵感悖论(inspiration paradox):
即“当人的脑力不在最优状态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反而是最鼎盛的,至少在昼夜节律方面是这样的”。
时间类型(chronotype):
指决定人们身心昼夜节律的个人模式。一共有3种,分别是云雀、猫头鹰和第三种鸟。 爱迪生是夜间型:这类人日出很久才会醒来,讨厌早晨,直到下午甚至傍晚才迎来高峰。另一些人则是早间型:起床很轻松,白天感觉活力充沛,晚上却疲惫不堪。我们中有一些人是猫头鹰,有一些人则是云雀。剩下的就是第三种鸟。
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
下午可以说是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在许多领域,低谷时间都是效率、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危险时段。不仅是在医院,在其他地方下午也可能是凶险万分。
微型运动”(microboursts of activity):
如果健身时间太少,可以每日只抽出10~15分钟来运动,见缝插针式地进行锻炼。
咖啡盹(coffee nap):
咖啡+小睡,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20分钟,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
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咖啡盹”(coffee nap),just try,don’t be shy!这是一个有证据支持的方法,它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睡眠更好。
完美的“咖啡盹”是有讲究的。研究显示 200-250 mg 的咖啡因量是最好的,而且咖啡比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更好。咖啡进入胃肠道后会停留一会儿,而这段时间小肠吸收咖啡因并散布到身体各处。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 20 分钟。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那个效果棒呆!
时间地标(temporal landmark):
一年中的第一天,社会学家称之为“时间地标”。正如人类依靠地理地标在空间中找到方向,人们用时间地标在时间中导航。
半途效应:
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我称这两种效应分别为“低潮效应”和“火花效应”。
呃-哦效应(uh-oh effect):
在达到一个项目的中间点时,项目成员会感到一种新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能够激活团队成员的动力,改变其行动策略。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只是高峰与终点时的体验,而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或时间长短,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
5.4 行动指南卡(你将如何应用本书的知识?)
- 下午是一天的危险时期,开车要小心,也最好不要在下午去给医生看病,也不要做太重要的决策。还有不要下午去面试。
- 要养成午休的习惯,用作者介绍的咖啡盹,喝一杯咖啡,订一个30分钟的闹钟,午休一会儿。
- 学会使用“时间地标”重新开始。
5.5 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是否继续深挖)
值得注意的一点:
豆瓣网友:左其盛 说:
作者丹尼尔·平克名字极易跟以下两位知名作家混淆: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心智探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史蒂芬·平克。
我看作者的《驱动力》的时候就以为是丹尼尔·卡尼曼的书,还诧异有失水准。这本书一直到看了一部分才意识到误会了或者说被误导了。如果把丹尼尔·卡尼曼或史蒂芬·平克归入一流作者的话,这位丹尼尔·平克大概是二三流水平。
5.6 作者推荐的书籍
略
5.7 作者提及的书籍 | 文献 | 电影 | 音乐
略
温馨提示: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 关键词笔记 |
以下是我的阅读笔记(嚼过的口香糖),更多精彩,请阅读原著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5a597b7273a1856e.png)
序言 完美时机的隐秘模式
这是一本关于时机的书。我们都知道,时机就是一切,麻烦的是,我们对时机本身却了解不多。生活中,我们永远在做一个关于“何时”的决定,比如何时跳槽,何时发布坏消息,何时上课,何时结束婚姻,何时跑步,或者何时开始认真对待一个项目或一个人。但是,大部分决定都是靠直觉和猜测做出的。时机,在我们看来,是一门艺术。
我将证明,时机其实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多层面、跨学科的新兴研究体系,是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全新见解,并为更智慧地工作和改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市面上已经堆满了如何做(how-to)的书籍,这是一本关于“何时做”(when-to)类图书。告诉我们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时机吧。
过去两年,我和两位大胆的研究人员翻阅并分析了超过700项研究,涉及经济学、麻醉学、人类学、内分泌学、时间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来挖掘一门隐藏在时机背后的科学。
这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在每章结尾都有“时机管理手册”,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练习和技巧,可帮助你将有关时机的洞察付诸实践。
第一部分 时机管理,基于人的管理
01 时间类型、任务类型与个人节律
人们整日奔忙,却不知所忙为何!——威廉·莎士比亚《无事生非》
不管是在哪个大洲、哪个时区,人们每天的情绪都像潮汐一样规律变化、起伏有常:从高峰到低谷,再返回高峰。
几年前,康奈尔大学的两位社会学家迈克尔·梅西(Michael Macy)和斯科特·戈尔德(Scott Golder)研究了84个国家的240万名用户,在长达两年的时间跨度里发布的5亿条消息。梅西和戈尔德发现,人们在非睡眠时间里的情绪表现遵循了一种非常固定的模式,他们将这一发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对Twitter用户的语言分析显示,人们的积极情绪通常在清晨最为活跃,此时会感到活力四射、积极充实又满怀希望,这种情绪在下午直线下降,傍晚时又再次回升。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aed61fc4ba241b58.png)
几百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从潜伏在池塘中的单细胞生物到能开小货车的人类,几乎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这些体内计时器对生物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统治着一系列所谓的昼夜节律,规定着每个生物的日常生活节奏。从德梅朗的那盆植物开始,一门全新的生物节律科学——时间生物学迅速发展起来。
生物节律的发现——生物钟
时间生物学家和其他研究人士从研究人们的各种生理功能开始,例如褪黑素的产生和代谢反应,到今天,已经扩展到情绪和行为。他们发现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类感知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反过来又为我们安排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
从生物钟到情绪和行为。
1.1 情绪波动和股价波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f64618caabd4cd7f.png)
情绪是一种内部状态,但它们会产生外部影响。即使极力隐藏,情绪仍不可避免地会泄露出来,并决定他人如何回应我们的言行。
“在整个经济体系的所有企业和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层级中,人们的日常情绪周期影响着企业的沟通、决策和绩效,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时机洞察
“根据我们的研究,高管们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与投资者的沟通,包括其他重要管理决策和谈判,都应该在早上进行。”
1.2 警觉、抑制和日常最优表现的秘密
大量的证据表明,成年人在早晨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表现最佳。当我们醒来时,体温会慢慢升高。温度的上升逐渐提高了我们的能量水平和警觉性,反过来又促进了我们的执行力、注意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敏锐的分析能力会在上午晚些时候或中午左右达到高峰。
学生在早晨的学习效率往往更高,尤其是在数学方面”,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简单的课表调整”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灵感悖论(inspiration paradox):
即“当人的脑力不在最优状态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反而是最鼎盛的,至少在昼夜节律方面是这样的”。
人的情绪和脑力在一天之中会有所波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绪变化遵循共同的模式:高峰、低谷和反弹。这有助于塑造一种双重能力模式。早晨,在脑力高峰期间,大多数人都擅长解决“琳达问题”,即分析型的工作,这类工作需要敏锐、警觉和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天中的晚些时候,在情绪回升期,大多数人会更善于解决硬币难题,即需要较少抑制和专注的洞察力问题(只有极少数人在午间低谷时更善于解决此类问题,我将在下一章进行解释)。
这就是设计师为什么喜欢在晚上工作的原因吧。早上太清醒了思维表现状况最佳,灵感通常晚点才来。
1.3 云雀、猫头鹰和第三种鸟
并不是每个人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度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类型”(chronotype),这是决定人们身心昼夜节律的个人模式。爱迪生是夜间型:这类人日出很久才会醒来,讨厌早晨,直到下午甚至傍晚才迎来高峰。另一些人则是早间型:起床很轻松,白天感觉活力充沛,晚上却疲惫不堪。我们中有一些人是猫头鹰,有一些人则是云雀。
时间类型(chronotype):
指决定人们身心昼夜节律的个人模式。
慕尼黑时间类型问卷(Munich Chronotype Questionnaire,MCTQ):
一种广泛使用的评估问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身体内生物钟的复杂性,进而做出改变、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根据罗恩内伯格的研究重新设计的判断方法:
想想你在不需要固定时间起床的“自由日”里的行为,然后回答三个问题:
- 你通常几点睡觉?
- 你通常几点醒来?
- 两个时间的中间点是几点?也就是说,你的睡眠中间点是几点?例如,如果你通常在晚上11点30分左右入睡,并在早上7点30分醒来,那么你的睡眠中间点是凌晨3点30分。
请在图1-6上找到你的位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c457bfa8295cbe91.png)
决定时间类型的因素
-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占到了一半,这说明云雀和猫头鹰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养成的。
-
出生时刻。一个人的出生时刻在其中发挥了令人吃惊的重要作用:秋冬出生的人更有可能是云雀,春夏出生的人更可能是猫头鹰。
-
年龄。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一般都是云雀:他们早早醒来,一整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但一到傍晚就会安静下来。青春期前,这些云雀开始变成猫头鹰。他们的猫头鹰时间类型在20岁左右达到最高潮,然后在余生慢慢回到云雀状态。
-
性别差异。男人和女人的时间类型也不同,尤其是在前半生。男人属于黑夜,女人属于晨曦。然而,这些性别差异在50岁左右开始消失。正如罗恩内伯格所指出的:“平均而言,人们在60岁以后会变成比小孩更早的时间类型。
问题在于,我们的企业、政府和教育体系是为那75%或80%的云雀和第三种鸟设计的。猫头鹰像左撇子一样生活在右撇子的世界里,被迫使用人们为左撇子设计的剪刀、书桌和棒球手套。
心疼一下猫头鹰族。
1.4 同步性与三段式的每天
同步效应:
指对在一个系统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协调,在时间上出现一致性与统一化的现象。
最根本的是,类型、任务和时间要协调一致,社会学家称之为“同步效应”。例如,尽管晚上开车肯定更危险,但让猫头鹰们在早晨开车更不明智,因为这与他们天生的大脑谨慎和警觉周期不同步。
1.5 时机管理手册 将时间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时机管理手册”的第1篇,它提供了一些技巧、模式和步骤,帮你将时间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核心很简单,就是确认你的类型,理解你的任务,然后合理安排时间。你隐秘的日常模式是高峰-低谷-反弹,还是反弹-低谷-高峰?确认之后,再将工作和你的模式进行同步。对日程安排进行适度控制,可以尝试把你通常需要警惕和清醒思考的重要工作移到高峰期做,把第二重要的工作或需要放飞大脑的工作推到反弹期。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把乏味的工作放在高峰期。
如何发现你的日常模式:三步法
这里有一个简单技巧可以帮你利用这种科学来指导每天的时间决策,它包含三个步骤,你可以称其为“类型-任务-时间”法。
- 确定你的时间类型。
- 确定你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涉及缜密的分析,还是天马行空的洞察。
- 根据表1-1找出你每天的最优时间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98e411b550929f8e.png)
如何发现你的日常模式:进阶版本
要更全面地了解你的日常模式,你可以用一周的时间系统记录自己的行为。设置90分钟一次的手机提醒,每次听到提醒,就回答下面3个问题:
◎ 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 从1到10,你给自己当前的脑力机敏程度打几分?
◎ 从1到10,你给自己当前的体能充沛程度打几分?
持续记录一个星期,然后把结果做成表格。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偏离普遍模式的个体性偏差。例如,你下午的低谷可能会比别人来得更早,或者恢复期开始得更晚。
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日程安排,怎么办
- 保持意识清醒。只要清楚自己正在利用次优时间工作就有所帮助,因为你是在逐步而有效地根据自己的时间类型进行修正。
- 见缝插针。即便你无法控制重大的事情,仍然可以在小事上做决定。
- 充分利用那些你能控制自己日程安排的时间段。在周末或节假日,制订一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同步效应的时间表。
什么时候是锻炼的最佳时间
对于身体部分来说,什么时候是锻炼的最佳时间?答案部分取决于你的目标。这里有一份根据运动研究设计的简单指南,能够帮助你做出决定。
早上锻炼,可以:
- 减肥。
- 提振精神。
- 帮助养成习惯。
- 强化肌肉力量。
下午和晚上锻炼,可以:
- 避免受伤
- 发挥最佳水准
- 轻松愉悦
如何拥有一个更清醒的早晨
- 醒来后喝一杯水
- 不要在醒来后立即喝咖啡
- 把自己沉浸在清晨的阳光里
- 将谈话治疗预约在上午
02 对每日安排进行适度控制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休息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力量的标志。
2.1 百慕大三角和塑膜卡片,“警觉休息”重拾专注
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
下午可以说是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在许多领域,低谷时间都是效率、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危险时段。不仅是在医院,在其他地方下午也可能是凶险万分。
休息能够帮助我们轻松绕开低谷的危险
“警觉休息”(Vigilance breaks): 即高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暂停行动,检查所有指令,防止出错。一直以来,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利用警觉休息防止在下午变成“死亡医院”。特兰伯说,自从实施这种方式以来,医疗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医生和病人都更加放心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6d3cb0413757e4a8.png)
时机洞察
不管时间类型如何,下午时段都会影响我们的专业判断和道德判断。而警觉休息可以放松低谷对我们行为的控制。正如密歇根大学的医生们所证明的,在工作中实行定时的强制性警觉休息,有助于我们重拾所需的专注,完成必须在下午完成的挑战性工作。
2.2 从学校到法院,恢复性休息的5个原则
“恢复性休息”(restorative breaks):
帮助我们轻松绕开低谷危险的休息。
下面讲法院法官的案例。
法官都追求理性、审慎、明智,在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司法审判。但是法官也是人,和我们遵循着同样的日常节律。在一天中的早些时候,大约在65%的时间里,法官会做出有利于囚犯的裁决。但随着早晨的过去,这个比例开始下降。到上午晚些时候,他们做出的有利囚犯的裁决几乎降为零。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f3b0f3e3bc1e8bc5.png)
美国联邦法院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夏令时启动之后的星期一,人们平均失去了大约40分钟的睡眠时间,此时法官判处的囚犯监禁时间比平时的星期一平均长出约5%。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休息往往可以缓解低谷,也很可能影响“其他重要的序贯决策或判决,如立法决策、财务决策和大学录取决定”。
那么该如何休息?答案不唯一
如果低谷是毒药,恢复性休息就是解药。那么该如何休息?答案不唯一,但科学提供了5个指导原则。
原则一,休息比不休息有效
原则二,动起来比坐着有效
原则三,社交比独处有效
原则四,户外散步比待在室内有效
原则五,彻底放空比思绪万千有效
-
在分析了大量数据之后,DeskTime声称发现了一个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黄金分割比例,即高效能者一般工作52分钟,休息17分钟。
-
一项研究表明,每小时走5分钟,会提高能量水平,强化注意力,“改善一整天的情绪,并减少傍晚的疲劳感”。
微型运动”(microboursts of activity):
如果健身时间太少,可以每日只抽出10~15分钟来运动,见缝插针式地进行锻炼。
2.3 午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早餐一定要吃吗?如果你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就不吃。但是,如果你担心充满风险的下午,就应该马上开始认真地对待经常被人诟病和轻视的午餐。
多项研究表明,午餐休息时间仍然集中精力工作,或者使用手机玩社交网络,可能会加剧疲劳感,但将注意力从工作上转移能够产生相反的效果。
一些研究人员还提出:“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午餐休息方式来促进员工精力的恢复,例如在非工作环境中休息,或为员工提供放松活动空间。”例如在多伦多,大型商业地产公司CBRE已经禁止了办公桌午餐,希望员工能够享受适量的午餐休息时间。
不是任何午餐都有奇效,在心理和身体上全然摆脱工作非常关键。
2.4 咖啡盹,对低谷时期的绝佳反击
-小睡
小睡可以成为对低谷时期的绝佳反击,是一种有价值的休息。研究表明,午睡具有两个关键益处:能够改善认知表现,并且促进身心健康。
不知道为什么翻译里,一下子“小睡”,一下子“午睡”。
- 例如,NASA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飞行员在小睡40分钟后,反应时间缩短了34%,警觉性提高了2倍。40 空中交通管制员也同样受益:经过短暂的午睡之后,他们的警惕性有所提高,表现也会越来越好。41 意大利警察在下午班和夜班之前小睡一会儿,交通事故比他们不睡觉的情况下减少了48%。42
睡眠惯性(sleep inertia):
人们在醒来时常常遭遇的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将影响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科学家将其称为“睡眠惯性”。
关于小睡的时间:
有效率的理想小睡时间:通常在10~20分钟。
持续20分钟左右,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就开始有“睡眠惯性”(sleep inertia),就是我在醒来时常常遭遇的那种迷糊和混乱的感觉。
咖啡盹(coffee nap):
咖啡+小睡,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20分钟,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
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咖啡盹”(coffee nap),just try,don’t be shy!这是一个有证据支持的方法,它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让你睡眠更好。
完美的“咖啡盹”是有讲究的。研究显示 200-250 mg 的咖啡因量是最好的,而且咖啡比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更好。咖啡进入胃肠道后会停留一会儿,而这段时间小肠吸收咖啡因并散布到身体各处。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 20 分钟。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那个效果棒呆!
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20分钟,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
研究人员发现结果:摄入咖啡因(通常是喝咖啡的形式),然后休息10~20分钟,是防治嗜睡和提高表现能力的理想方法。
经过几个月的20分钟小睡实验,我完全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从一个小睡诋毁者变成了小睡崇拜者,从一个对小睡感到羞耻的人,变成了享受咖啡+小睡,即所谓“咖啡盹”(nappuccino)这种生活方式的人。
这里作者介绍了,午休的正确姿势——咖啡盹。
2.5 现代午睡,一种促进生产力的创新
在这一章中,我们已经看到休息的重要性,即使是很短暂的休息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警觉休息预防了致命错误;恢复性休息提高了能力表现;午餐和午睡帮助我们避开低谷,并在下午更出色地完成更多工作。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休息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力量的标志。
西班牙语中的“Stesta”(午睡)出自拉丁语“hora sexta”,意思是“第6小时”。通常黎明后的第6个小时要开始休息。
优步和耐克的引领下,所有企业都在办公室里为员工创造小睡的空间。
睡眠科学成为主流,我们开始改变态度。那个不睡觉的人不是英雄,他是一个傻瓜,他的糟糕决定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工作业绩,并且伤害到其他人。
时机洞察
休息的作用和睡眠不相上下。曾经不吃午餐是荣誉的象征,打瞌睡则是一种耻辱。今天不再是这样了。时间科学已经肯定了古老的智慧:我们应该让自己休息一下。
2.6 时机管理手册 精确休息的具体应用
制作一份休息清单
从尝试每天休息3次开始。列出你开始休息的时间、持续的时长以及每次休息的方式。如果把这些时间在你的手机日历或电脑日历上标记出来就更好了,有它们的提醒,你就不会记不住了。
如何打个完美的盹儿
我发现自己午睡的方式是错误的,并且找到了完美午睡的秘诀。你只需遵循以下5个步骤。
-
找出自己的下午低谷时间 。梅奥医学中心说,小睡的最佳时间是下午2点到下午3点之间。58 如果你想要更精确一点,花一周时间记录你在下午时的情绪和能量水平。你可能会发现某段时间内,所有事情开始变糟,那就是你最理想的午睡时间。对许多人来说,大约是早上醒来7个小时后。
-
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手机静音。有门的话就把门关上。有沙发就躺到沙发上。尝试使用耳塞或耳机以及眼罩,把自己和声音、光线隔离开来。
-
喝一杯咖啡。 最有效的午睡是咖啡盹。咖啡因在25分钟内不会完全融入血液,所以请在午睡之前饮用。如果你不喝咖啡,可以在网上搜索一种大约含有200毫克咖啡因的替代饮品。如果你拒绝咖啡因,跳过这一步。也可重新考虑一下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
利用手机上的定时器设置25分钟后提醒。 如果午睡半小时以上,就需要额外的时间从睡眠惯性中恢复。睡不到5分钟,对你益处不大。10~20分钟的午睡则可以提高警觉和大脑功能,并且不会让你感觉更加困倦。由于大多数人需要大约7分钟的时间才能睡着,计时器设置为25分钟是比较理想的。当然,当你醒来时,咖啡因正开始起作用。
-
持续重复。 一些证据表明,习惯性的午睡比偶尔午睡让人受益更多。所以如果时间允许,你可以考虑把午睡作为一种习惯。如果你的时间不够灵活,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午睡,你可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比如前一天睡眠不够或者工作压力比平时更大的那几天进行午睡。尝试之后,你会感觉到不同。
5种恢复型休息,请任取所需
具体方法,请看书中内容
创建暂停和低谷清单
略
像个专业选手那样暂停
大多数音乐家和运动员在早上9点左右开始认真练习,中午之前达到巅峰状态,下午休息,然后晚上再练习几个小时。一些著名的小提琴家的练习模式如图2-4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2b750cd93efef3b2.png)
我们可能会认为,超级明星肯定整天都在刻苦训练。但事实上,他们每高度专注训练45~90分钟,就会进行有意义的恢复性休息。
让孩子们休息一下
多年的研究表明,休息对孩子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好处。有休息时间的孩子学习更努力,小动作更少,专注度更高。他们的分数也通常比缺乏休息的学生更高。他们培养了更好的社交能力,会表现出更大的同情心,破坏行为也更少。他们甚至吃更健康的食物。 总之,如果你想要孩子们茁壮成长,就让他们离开教室。
第二部分 时机管理必须关注的三个点
03 起点效应,当下是不是开始的时机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起点的重要性。现在,时间科学表明,起点的作用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大。起点效应又深又远,会伴随我们一直到终点。
起点效应:
起点在整个事情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一直影响到终点。 相对于结果,起点更为重要。
时机洞察
尽管我们不能总是确定什么时候开始,但是我们可以对起点施加影响,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不良结果的影响。方法很简单。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充分利用起点的力量,力争有一个好的开始。如果失败了,可以尝试重新开始。如果开始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我们可以让其他人加入进来一起努力。这就是成功的开始的3个原则:正确开始、重新开始、一起开始。
3.1 正确开始,“何时”很重要
鉴于强有力的证据,美国儿科学会(AAP)在2014年发布了一项声明,呼吁初中和高中不要早于上午8点30分开始第一节课。几年之后,美国疾病防控中心也得出结论称,推迟上课时间在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方面“可能帮助最大”。
成绩不好是没睡够啊!!!
一份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上的针对美国和英国大学生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大学课程的最佳开始时间是上午11点以后。
为什么推行不了?一个关键原因,是推迟上课时间会给成年人造成不便:政府必须重新设计公交时刻表,父母可能无法在上下班途中接送孩子,老师的下班时间会更晚,教练的训练时间会被影响。
WTF !!!心痛孩子们啊!!现在大多数学生6点多就要起床了吧!成绩差不是孩子笨啊!是我们的孩子还没睡醒啊!!
3.2 重新开始,使用时间地标
时间地标(temporal landmark):
一年中的第一天,社会学家称之为“时间地标”。正如人类依靠地理地标在空间中找到方向,人们用时间地标在时间中导航。
这意味着,在那些代表着某个周期“第一天”的日子,人们的动力开关会被重新开启。
人们用这些日期来“划定时间的界限”,结束一个周期,进入下一个周期,翻开全新的一页。戴恒琛、米尔克曼和里斯将这一现象称为“新起点效应”(fresh start effect)。
人们通常使用两类时间地标来帮助实现一个全新的开始,一类是社会时间地标,一类是个人时间地标。
社会时间地标是大家共有的,比如星期一、每月初、法定假日。
个人时间地标仅对个体有独特意义,包括生日、周年纪念、换工作等。
构建我们自己的时间地标,特别是那些具有个人意义的地标,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从挫败中回到起点,卷土重来。
3.3 一起开始,个人问题可让集体解决
一个有趣的研究。
丽莎·卡恩(Lisa Kahn)是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像我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从大学毕业的白人男性。全美青年纵向调查(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每年都会选一些美国年轻人作为样本,问他们一些关于教育、健康和就业的问题。在耶鲁管理学院任教的卡恩收集了这些调查数据,从中选择了1979年至1989年间从大学毕业的白人男性,研究了其后20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卡恩有个重大发现:这些人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之后的方向和成就。那些在经济不景气时进入就业市场的人,比在经济强劲时开始工作的人赚得少。而且这种劣势并不会消失,它会持续伴随这些人长达20年之久。
起点再一次引发了一系列很难抑止的连锁反应。一个人一生的工资增长很大部分都发生在职业生涯的头十年,如果他一开始的薪水相对较高,那么整条收入曲线就会向上平移。但这只是第一个优势。获得更多收入的最佳方式是将拥有的特殊技能与雇主的特殊需求相匹配,而这很少发生在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上。因此,人们为了实现这样的匹配而辞职换工作,通常是每隔几年换一次。事实上,在职业生涯初期提高薪水的最快途径之一就是经常更换工作。但是,如果经济不景气,换工作就会很困难,企业也不招人。这意味着在经济低迷时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往往会在与自己技能不匹配的工作上停留更久。他们用跳槽来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容易,涨工资也就需要等上更长时间。卡恩在就业市场上所发现的,是研究混沌和复杂性的理论家早就知道的:在任何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对该系统内的成员之后的经历会产生巨大影响。28
多年来,美国的教学医院都面临着所谓的“7月效应”。每年7月,一批新的医学院校毕业生都会开始自己的医生职业生涯。尽管这些人在教室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经验,但教学医院经常分配他们相当多的医疗任务。这是这些新医生获得真正手艺的途径。这种方法唯一的缺点是,患者会经常变成这种在职培训的受害者。
过去10年来,医学院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没有将犯错误看成是初学者不可避免的个人问题,而是将其变成一个可以依靠集体来解决的问题。今天,像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这样的医院,新医生们都是作为某个团队的成员来开展自己的工作,这个团队中包括经验丰富的护士、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通过一起开始,这类医院已经大大减轻了“7月效应”的严重程度。
3.4 时机管理手册 发挥起点的重要作用
用事前验尸避免错误起点
摆脱错误起点的后果的最好方法,是一开始就避免错误起点,而最佳手段就是“事前验尸”。
你可能听说过验尸,就是法医检查尸体以确定死因。心理学家加里·克莱恩(Gary Klein)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将这种检查从事后移到了事前。
假设你和团队即将开始一个新项目。在启动之前,可以召集所有人进行一次事前验尸。“假设18个月后,我们的项目彻底失败了,”你对团队成员说,“问题出在哪儿?”利用后见之明,整个团队会给出一些答案:也许任务没有定义清楚,也许人员太少、太多或人员不合适,也许没有一个头脑清醒的领导者或实际的目标。通过预先想象失败,思考可能导致错误起点的原因,你可以预见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在项目实际开始后规避它们。
一年中可以让你重新开始的85个日子
你已经了解了时间地标以及如何使用它来塑造全新的开始。为了帮助你寻找理想的一天来开始写一部小说或开始准备马拉松比赛训练,这里有85个日子对于重新开始特别有效。
◎ 每月第一天(12天)
◎ 星期一(52天)
◎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开始的第一天(4天)
◎ 国庆日(1天)
◎ 重要宗教节日(1天)
◎ 你的生日(1天)
◎ 某位亲人的生日(1天)
◎ 开学第一天(2天)
◎ 新工作的第一天(1天)
◎ 毕业后第一天(1天)
◎ 休假归来第一天(1天)
◎ 结婚纪念日、第一次约会纪念日或离婚纪念日(3天)
◎ 开始参加工作纪念日,成年礼纪念日,领养宠物纪念日,大学毕业纪念日(4天)
◎ 你完成一本书的那天(1天)
04 半途效应,你的中场战事
在到达某个中间点时,有时我们会消沉,但有时我们会振奋。一个警笛在我们头脑中拉响,提醒我们正在浪费时间。
半途效应:
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 我称这两种效应分别为“低潮效应”和“火花效应”。
4.1 无处不在的中年危机
首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人类身体上、情感上和存在意义上的最大的中间低潮期:中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4a50a5ee12173f6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e06a02bb36f2d62d.png)
U形模式,中间点的松懈
呃-哦效应(uh-oh effect):
在达到一个项目的中间点时,项目成员会感到一种新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能够激活团队成员的动力,改变其行动策略。
中场表演
实验研究表明,落后一点,反而更有优势。最后赢的几率反而更高。
中间点既是生活的事实,也是自然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要将失败转化为火花,有三个步骤。
第一,要意识到中间点的存在,看到它。
第二,利用中间点提醒自己,而不是放弃。要发出一声“呃-哦”让自己紧张起来,而不是一声泄气的“噢——不——”。
第三,站在中间点上,想想自己落后的地方,但不能想太多。这会激发你的动力,也许可以帮你成为最后的赢家。
时机管理手册 顺利度过中间点
在中间低潮期重新激活动力的5种途径
- 设立中期目标
- 公开承诺中期目标
- 海明威法,句子写到一半就停下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即我们更倾向于记住那些未完成的任务。当你处于项目的中间点时,试着用一个未完成的任务来结束一天,但要明确下一步,这也许能助燃你的日常动力。 - 宋飞法,不要让链条断掉
每天坚持打卡!只要坚持下去,链条会变得越来越长。你一定喜欢看到这个链条,尤其是在成功坚持几周过后。接下来,你唯一的工作就是不要让这个链条断了。 - 想象一个你的工作能够帮助到的人
5个战胜中期低潮的方法
- 巴菲特法,优先处理最高目标
据传,有一天巴菲特和他的私人飞行员聊天,后者对没有做到自己所希望的所有事情感到沮丧。巴菲特为他开了一个包含3个步骤的药方:
第一,写下你未来生活中最重要的25个目标。
第二,看看这份清单,圈出最重要的5个,这些绝对是你的最优先级事项。于是,你现在有了两份清单,一份是你的5个最高目标,一个是其余20个未来目标。
第三,立即着手计划如何实现这5个最高目标。其他20个如何处理?不要管它们,想尽办法避开它们。在实现5个最高目标之前,甚至连看都不要看它们。仅仅实现这5个目标,可能就要用你很长时间。
做好几件重要的事情,比起做了一打只做到一半的项目,更有可能使你摆脱低迷。 - 提供职业生涯中期指导
- 想象生活中的一些积极事件从未发生
- 给自己写几段自我同情的文字
- 等待
05 峰终效应,结局决定体验
像起点和中间点一样,终点悄悄地引导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事实上,各种经历、项目、学期、谈判以及人生阶段的结局,都以4种可预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激活、编码、编辑、升华。
5.1 激活:越接近终点,越拼搏
快速完成效应(fast finish effect):
当我们接近终点时,会更拼一些。
5.2 编码:定义、评价与回忆体验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
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只是高峰与终点时的体验,而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或时间长短,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
终点帮助我们编码体验,也就是定义、评价和回忆体验。但是这样做会扭曲我们的看法,看不清全局。在终点影响我们行为的4种方式中,编码应该是最需要警惕的一种。
5.3 编辑:主动修剪,少就是多
当结局越来越近时,不管是什么事情的结局,我们都会削尖存在主义的这根铅笔,用它划掉所有不重要的人或事。在大幕落下之前,我们开始编辑。
5.4 升华:情绪复杂化是核心
大部分受试者都表示最后一颗巧克力远比他们之前吃的任何一颗都好吃。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有意义的结局的核心,是人类经历的最复杂的情绪之一:辛酸,一种快乐和悲伤的混合体。对于毕业生和所有人来说,最美的结局让他们感到辛酸,因为辛酸传达了重要的意义。我们忽视辛酸的一个原因是,它的运作是靠情绪的颠倒。把一丝悲伤添加到一个快乐时刻会升华那个时刻,而不是削弱它。
终点对我们的行为和判断而言,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当然,我会先给你说说坏的一面。终点可以帮助我们编码,但它们有时让我们过于看重最终的时刻而忽略整体,进而扭曲我们的记忆,蒙蔽我们的认知。
5.5 时机管理手册 发挥终点的积极力量
5个问题帮你决定何时辞职
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是“不”,那么可能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
你希望庆祝目前这份工作的下一个入职纪念日吗?
人们最有可能在自己工作一周年纪念日时离职。第二最有可能的时间是两周年纪念日。第三?三周年纪念日。35 如果你对下次纪念日时还在从事同样的工作感到厌烦,那么现在就开始找工作吧,以便在那一刻到来时有所准备。 -
你目前的工作是否既要求高又在你的掌控之内?
最让人有成就感的工作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它要求我们发挥最好的水平,但要能为我们自己所掌控而不是取决于他人。要求高但毫无自主权的工作将榨干我们;有自主权但没有什么挑战的工作又让我们失望;而那些既无要求也不为我们控制的工作是最糟糕的。如果你的工作既不能提供挑战又没有自主权,而且你又没有办法让事情变得更好,那就考虑换工作吧。 -
你的老板是否允许你做到最好?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萨顿(Robert Sutton)在《好老板,坏老板》(Good Boss, Bad Boss )这本畅销著作中,解释了一些值得为之工作的人的特质。如果你的老板在背后挺你,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指责别人,鼓励你的努力又不阻挡你前进,有幽默感而不易怒,你的老板就可能是位好老板。36 反之,你就要小心了,或者选择离职。 -
你是否处于3~5年的加薪窗口期?
提高薪水的一个最佳方法是跳槽,而跳槽的最佳时机是在一个岗位上待了3~5年的时候。大型人力资源管理公司ADP发现,这个时期是薪酬增长的最佳时机。37 工作时间少于3年不足以发展最具竞争性的技能。超过5年时,员工开始与公司的联系紧密,职位上处于上升期,不太容易在别处重新开始。 -
你的日常工作是否与你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来自很多国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当你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你会更快乐,更高效。38 所以,花点时间列出未来5年和10年你最重要的两三个目标。如果你现在的老板可以帮你达到这些目标,那很好。如果不能,可以考虑结束现在的工作了。
能够让结局变得更好的4个方面
-
工作日
快下班的时候,用两到三分钟写下从早晨到现在你都完成了哪些事情,因为取得进展是工作中一大日常激励因素。但是,如果不记录“完成情况”,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是否在进步。通过记录所取得的成就来结束这一天,可以更积极地对一整天进行编码。用剩下的两到三分钟来计划第二天。这会帮你告别今天,为明天补充能量。 -
学期或学年
在学期结束时,许多学生会有如释重负之感。但只要稍加思考和规划,他们也可以体验到一种提升感。 -
一个假期
假期如何结束决定了我们后来会为它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计划下一个假期时,你无须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但是如果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提升的终点体验,那么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回忆中,你都会更加享受这个假期。 -
一个购物
在顾客结账后送上“一颗免费巧克力”
以更尊重和更有创意的方式完成最后的服务
第三部分 群体时机
这里主要讲如何与他人同步协作? 1.听指挥;2. 团队协作
06 同步,群体时机的秘密
人类很少单独行动,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大都是与其他人一起进行的。我们的生存能力甚至生活能力,都有赖于无时无刻不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的,如何把握个人时机,如何管理我们的起点、中间点和结局,至关重要。但群体时机同样重要,其核心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所有这些都需要个体按照一定的节奏工作,使行动与他人同步,向某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依靠同步取得成功的群体,比如合唱团、划船队和孟买的达巴瓦拉,他们遵循三个群体时机原则。
◎ 原则一,外部标准决定速度。
◎ 原则二,归属感有助于个人凝聚力。
◎ 原则三,幸福感提升,既是同步的要求也是其结果。
换句话说,群体必须在三个层面上保持同步——与老板,与团队,与内心。
6.1 节奏感,与“老板”同步
群体时机管理的第1个原则,是要在团队之上或团队之外有一个老板或其他什么人来决定速度,维持标准,并让所有人集中精神。
6.2 归属感,与群体同步
群体时机管理的第二个原则是个体除了要与确定工作节奏的老板同步,还必须与团队同步,也就是成员之间彼此同步,而这需要深刻的归属感。
1995年,两位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马克·利里(Mark Leary)提出了所谓的“归属假说”。他们提出:“归属需要是一种基本的人类动机……而人类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获得归属感而服务。”其他思想家,包括弗洛伊德和马斯洛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但鲍迈斯特和利里着手寻找经验证据。他们汇集的证据非常多,26页的论文引用了300多份资料。他们发现,归属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缺乏归属感会带来不良影响,而拥有归属感会带来健康和满足。
对于团队协调而言,它以三种形式来实现:代码、着装和身体接触。
代码,指的是共同语言。对于达巴瓦拉来说,每个午餐袋上的记号,就是他们的代码。
着装,作为组织和身份识别标志的服装能够让大家相互协调。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会增加团队内部的合作行为,从而提高团队的表现。”触摸是同步的一种形式,是表明你在哪里和要去哪里的最原始方式。
触摸是获得归属感的另一来源。
归属感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表现。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的研究表明,“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能力越强,也就是互相交谈和闲聊越多,工作完成得越好。”
6.3 意义感,心灵同步
心灵同步是群体时机管理的第三个原则。同步使我们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有助于团队的车轮转动得更平稳顺畅。与他人同步会使我们替他人着想,替他人着想又增强了同步。
一个共同的使命可以帮助他们同步,并触发另一种良性循环。科学表明,与他人和谐地工作,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善良。
同步扩大了我们对外部人员的开放态度,使我们更有可能参与“亲社会”行为。换句话说,同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更好的人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同步者。
6.4 时机管理手册 实现群体的同步
寻找“协同快感”的7种方法
-
参加合唱团
-
和他人一起跑步
与其他人一起跑步可一举三得:锻炼、社交和同步。 -
参加划船队
很少有哪项活动需要像多人赛艇那样的完美同步。它也是一项彻底的锻炼,根据生理学家的说法,一场2 000米的比赛燃烧的热量与一场篮球赛相当。 -
跳舞
去舞厅或者参加其他类型的社交舞蹈都是需要与另一个人同步,并协调音乐与动作。 -
上瑜伽课
你可能还不知道瑜伽的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和别人一起做瑜伽也会给你带来协同快感。 -
参加快闪行动
如果你想找点比社交舞更冒险、比瑜伽更热闹的事情做,可以考虑快闪行动。就是一群陌生人为其他陌生人表演,非常轻松愉悦,而且通常是免费的。 -
和他人一起烹饪
经常问三个问题
如果一个团队的运作要保持同步,那么成员的工作是做不完的。群体同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需要持续的激励和关注。一个步调一致的团队意味着你要定期维护,每周或至少每月就要问一次以下三个问题:
◎ 我们是否有一个头脑清楚的老板?他能让每个人的责任清楚明白,所有人都唯其马首是瞻。
◎ 我们是否正在培养一种归属感?它能强化个体之间同步,加深成员的情谊,使每个人都可以与群体同步。
◎ 我们是否激活了士气?做正确的事,感觉良好,这是一个群体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提升团队归属感的4种技巧
-
快速回复邮件
老板回复员工邮件的速度越慢,员工对他的满意度就越低。 -
讲讲失败的故事
凝聚团队的一种方式是讲故事。但不应该只讲胜利的故事,有关失败和脆弱的故事也能培养归属感。仅仅是讲述一个进展不顺但最终成功融入集体的大一新生的事情,就可以让遭遇类似情形的人拥有归属感。
让团队一起遭遇困难,可以产生归属感。
-
培养组织中的集体仪式
富有凝聚力和步调一致的群体都有仪式,这有助于强化同步和加深归属感。但并非所有仪式都具有同等的效力,最有价值的仪式是来自群体成员,而不是由高层策划或强加的。对于赛艇运动员来说,最好的仪式也许是在热身时一起唱一首歌。对于合唱团成员而言,也许是每次排练前所有人聚会的咖啡馆。 -
试试拼图教室
20世纪70年代初,得克萨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隆森(Elliot Aronson)和他的研究生设计了一种合作学习技巧,以解决最近合并的奥斯汀公立学校种族分裂问题。他们称之为“拼图教室”。随着这项技巧慢慢地在学校推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它可以促进任何形式的团体同步。
“拼图教室”是这样发挥作用的。首先,老师将学生分成“拼图小组”,每组5人。然后,老师将当天的课程分成5个部分。例如,如果这个班正在研究林肯的生活,那么就可以把课程分成林肯的童年、林肯早期的政治生涯、林肯在美国内战开始时成为总统、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以及林肯被暗杀。每个学生负责研究其中某个部分。
接下来,学生们各自去研究自己负责的部分,与来自本班其他5人小组的学生组成“专家组”。换句话说,所有分到解放宣言部分的学生都会碰到。当研究完成后,学生都回到他们原来的拼图小组,将自己学到的教给组内其他4个同学。
这种学习策略的关键是结构化的相互依赖。每个学生都是整体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其他人了解全局都至关重要。每个学生的成功都同时取决于他自己和合作伙伴的贡献。如果你是老师,请尝试一下这种技巧。即使你已经离开校园很多年,仍然可以将拼图方法应于其他工作环境。
结语 一切都是时机
本书给出的答案多过问题。但是写作的过程却相反,写作是发现自己的想法和信仰的过程。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
完美时间的科学秘密
曾经我相信可以无视一天的情绪波动,现在我相信应该随生命起伏而动。
曾经我相信午餐、午睡和散步都是奢侈品,现在我相信它们是必需品。
曾经我相信在工作、学业或家庭中克服糟糕起点的最好办法就是摆脱困境、继续前进,现在我相信更好的方法是重新开始或与别人一起开始。
曾经我相信中间点并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现在我相信中间点说明了人类行为和世界发展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曾经我相信幸福结局的价值,现在我相信结局的力量不在于毫无遗憾的大团圆,而在于辛酸和意义。
曾经我相信与他人同步只是一个机械的过程,现在我相信它能为我们带来一种归属感,并会给人一种目标感,揭示人类的一部分本质。
曾经我相信时机就是一切,现在我相信一切都是时机。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动词都分时态,比如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以更好地传达意义和揭示思想。几乎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随着时间而有时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略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期待与你的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4666/40ccbb28bf4ab35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