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日晚上八点多,我走进一家餐饮店,点了份简餐坐下慢慢享受。
由于店里临近打烊,顾客只有零星的两三个。前台工作人员正在清点柜面上的东西,一位六十来岁的卫生员头戴工作帽,手戴橡皮手套正在逐一清理餐桌。
没多久,店里又迎来了一对母女——老人身穿一条碎花裙,头发花白,大约七十多岁;女儿四五十的模样,手上拎着几包中药。她们各点了一个包子,一碗豆浆坐在我正对面。
很快,母女俩吃完了,坐在椅子上边刷着抖音边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意。我仍低头享受着我的煲仔饭。突然,抖音的嘈杂声里,加入了越来越大的争执声。
原来,卫生员清理到对面餐桌的时候,发现了地面上有一口浓痰。
卫生员:“您好,浓痰吐在地上不 卫生,垃圾桶就在那边。”卫生员指了指两米开外的垃圾桶。
老母亲:“垃圾桶那么远,我不吐地上吐哪里?”
卫生员低头处理完浓痰,直起身子说:“垃圾桶不远,这是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浓痰吐地上不卫生,也影响其他顾客的食欲。”
老人的女儿听了,放下刷抖音的手机,帮着搭腔了,分贝一句比一句高:“什么习惯不习惯的问题?我看你们店里的配置就不合理,为什么不在每张桌子旁边配备一个垃圾桶?你们不合理,还敢指责顾客?”
卫生员耐着性子说:“每个餐桌边配备一个垃圾桶,发出异味不影响就餐吗?”
老人听了,环视一下四周,似乎想要找人帮着评理,大声道:“我们给你提合理意见,你不但不听,还敢顶撞!你再啰嗦,我就要投诉你。”
卫生员满脸委屈,转身离开,去清理其它地方。
老人和她的女儿斗意未尽,一唱一和地数落清洁员:
“作为一个清洁员 ,她的职责就是清扫。她就是懒,不想做事,还对顾客指手画脚。”
越说越气,她们继续发挥道:“你个狗屁清洁员,你有本事就干这活,没本事就不要来干。”
清洁员气得脸涨得通红,瞪了她们一眼,终究把怒火又压了下去,嘀咕了一句:“我干活我犯法了?”
老人的女儿耳尖,听到卫生员的反驳,粗声粗气地问候了后者的祖宗,用词极为丰富,最后嚣张地指着卫生员威胁道:“你个搞卫生的,胆敢再回嘴!你再回,我马上举报你,还要报警!”
完了,这位女顾客又叽叽咕咕一阵,老人也在一旁帮腔。
我听得脸红心跳,只好埋头苦干眼前的饭菜。
由于店里的看客太少,那位老人最终觉得没意思,骂骂咧咧着拉着她女儿扬长而去。
而那个清洁员正躲在角落里,一只手扶着扫帚,一只手用衣袖揩了揩眼睛。
2
上周,我去医院缴费处排队。排队的人多,我站在中间这一列。
突然,右边队列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只听到一个女人尖叫一声:“啊呀,疼死我了……啊呀,您的高跟鞋踩到我了。”
我侧目一看,右边队列的中年妇女一边哎呀喊疼,一边弯腰摸着自己的脚趾尖。原来,是她前面的人后退踩到了她的脚。
她前面排着一个六十多岁的奶奶,她转过身回头看着后面的这位妇女,我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起老奶奶的声音——“对不起”。
但奇妙的是,老奶奶脱口而出:“那可不怪我,我后背又没有长眼睛。”
中年妇女疼得龇牙咧嘴,挤出几个词:“就是您踩到了我,疼死人了。”
“嘿,你好笑吧!你脚疼关我什么事!谁让你站在我身后呢,你应该和我保持一米距离,谁让你离我这么近?这可怪不得我哦!”老人继续大声嚷嚷,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我看看大厅地地板上确实有一米线的标识,但大家几乎都没隔一米,而这位中年妇女离前面的人少说也保持了八十公分的距离。
中年妇女听了老人的话,也生气了,回敬道:“您踩了我您还有理了?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能说吗?”
“我凭什么说对不起,我的脚后跟没长眼睛,你要怪就怪自己不小心……”
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偏偏闹到医院保安走了过来。
我还正看热闹。
“到您了,请出示医疗卡。”工作人员带着起床气粗声说。原来,轮到我了。天气炎热,感觉到处都有些火躁。
我只好收心,将医疗卡递了过去,开始办我的正事。
3
前天,朋友去菜场买菜。
一进菜场口,看到一个老奶奶面前放了一堆很嫩的空心菜尖。
“多少钱一斤?”朋友问。
“五元。”老奶奶说。
“买半斤吧。”朋友说。
老奶奶拿起秤称了一把,递给我朋友:“一斤,五元钱。”
虽然不是朋友想要的量,但老人已经称完了一斤,朋友想算了,一斤就一斤吧,忙用微信支付了五元钱。
朋友拎着刚买的空心菜转到附近的菜摊,菜摊上的两个老板悄声问我的朋友:“您这把空心菜是一斤吗?”朋友点头。
“哼,肯定少秤了。”菜摊上的两个老板相视一笑,提醒朋友。
“是吗?”朋友买好了其它的菜,漫不经心地回答。她一向大大咧咧,既不太在意菜的价格,也从不曾料想人家有短斤少两的伎俩。
“我敢肯定少了称。不信,您可以试着再称一下。”菜摊老板较真地说。
朋友好玩似的将菜复称了一下,果然一斤菜只给了七两不到。
另一个菜摊老板一脸江湖侠气,道:“每次她都少人家的称,次次得逞,我们这几个早就看不惯她这短斤少两的做法了。”
朋友转身走到那个卖空心菜的老人跟前,将菜递了过去。
老人显然知道了什么似的,忙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问朋友:“你干啥?”
“这菜,有一斤吗?”朋友压着嗓子问,她想老人挣钱也不易,且给她留点颜面,以免影响她做生意。
老人抓了一把菜放到袋子里,解释说:“那可能是刚才秤挂住我的袋子了吧,我补一把给你,总可以了吧。”
朋友对老人故意少秤的行为很不高兴,摇头说:“不,这菜我还是不想要了,麻烦您把五元钱退给我行吗?”
“我的手机不方便退钱。”老人说。
“您钱包里有钱,退给我五元现金好了,菜我还给您。”朋友坚持着,指着老人胸前挂着的一个装零钱的袋子说。
老人则不管不顾,指着自己的脚道:“不能退钱,我的脚有伤疤,我还得留着钱去看病。”
“您的腿有毛病要去看病和这件事有关系吗?您少了秤,我客客气气跟您说这菜我不要了,您不退钱还有各种理由了?”朋友分辩。
这时候,路口的人越来越多,听说老人做生意少秤,也都来打抱不平,劝老人将钱退还。可老人捂住钱袋子,胡搅蛮缠着说:“还要我怎样?对不起我也说了,菜我也给了一把,还要我怎样?”
朋友不想再纠缠下去,将菜递给了老人,说:“这菜我不要了,五元钱也当捐给您了。”她在意的当然是那几块钱,也不是那几两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