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号世界 第一章 认识篇-发现

三号世界 第一章 认识篇-发现

作者: 段炼3号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0:34 被阅读236次

    1-1  位置决定谁是谁

          有一种大家非常喜欢的游戏叫“拼图”。当我们打开一套拼图游戏的时候,里面包括了组成一幅图画的所有图块,这些图块可以看作是组成某幅图的,被模块化了的材料。现在我们想像一下正在玩拼图的场景:面前有一堆小图块,虽然知道它能组成一幅画,但不会人有说现在这一堆图块就是一幅图,我们需要把这些图块拼起来才能组成一幅画。所谓拼的动作,其实就是把各个图块摆到某个位置上,当所有的图块位置都摆正确了,这时候我们才会说,这是一幅完整的图画。刚才我们都还认为那一堆图块不是图画,现在只是变了变位置就承认它们是一幅图了!那这幅图既然不是指的图块本身,图块只是组成它的材料,那我们认为的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类似的游戏还有积木。比如非常出名的乐高积木,材料就是一颗颗的塑料小块,但是却可以拼搭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房子、家具、人物、动物等等。同样的,当这些塑料小块们没有拼搭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散落成一堆,我们也并不认为它们已经组成了“房子、家具、人物、动物”的形状。然而,当我们把它们拼搭成各种形状的时候,本质上只是改变了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但就是这种位置上的改变,我们便认为它们是“房子、家具、人物、动物”。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物体,也都一样。一栋大楼是由水泥、沙子、钢筋、玻璃、木材等材料组装而成,当这些材料堆在工地的时候,我们不叫它们大楼,而叫他们为建筑材料。但当它们放在另一个位置的时候,我们却把他们称为大楼。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组成物体的材料仅仅通过位置的变化,我们便认为它们成了另外一种物体。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决定物体是什么,不是其材料而是其材料的位置。再深入一步,这个位置是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以拼图为例,当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时候图就不再是之前的图,而相对位置没发生变化的时候,比如整体旋转90度,图还是之前的那幅图。

          那么相对的位置是什么呢?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本质上只是三维时空中的方位,它并非是一个实体。两堆相同数量的材料所组成的物体,因为内部材料方位的不同,则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东西,比如钻石和石墨。因此,得到的结论就是,“方位”这样一种非实体的东西却决定了物质“实体”的形态。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今天中文中,所使用的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并非现代名词,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界”为空间,最早出自《楞严经》: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由此可见,早已有人明白“方位”便是世界的本质。

          拼图游戏的材料小图块;搭积木的材料塑料小块;建筑用的材料水泥、沙子、钢筋、玻璃、木材等。这些材料本身又是由更小的材料的组成。决定这些材料是什么的又是另一种“非实体的方位”。这样一直分下去,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之间的方位决定;所有物质都是由中子、质子之间的方位决定,如果存在更小单位的粒子,则可以总的说成——所有的物质,是由最小单位的粒子之间的方位所决定。

    1-2 现实世界只是“幻象”

          不管最小的粒子是什么,我们肉眼都无法直接观察到看到它。但不管它是什么,我们可以承认,它们应该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好像我们虽感觉不到空气,现在却也知道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分子一样。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的样子,却和这些最小单位是什么,根本没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方位”。可是,“方位”不是我们主观意识的一种感觉吗!依靠感觉难道可以决定世界的样子?

          “方位”是什么?在三维时空中,“方位”不就是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吗?两个物体之间,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上?谁在下?谁在左?谁在右?答案不是由我们自己主观决定的吗——我和你面对面时,我认为你在我前面,你也认为我在你前面。都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得出答案,可以说两人观察所得出的结论都没错,既然两人没有错,那为什么,你看到的和我看到的又会是一样的世界呢?我们才证明了,决定物质形态的东西是“相对的位置”。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看到和我看到的世界一样,那就是我们所采用的“相对位置”的参照标准一样。而建立起这种统一的标准并不困难,统一教育便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似乎得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意识创造出的“幻觉”。世界的本体根本不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影像。这就像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一样,我们看到的图像本质上都是二极管发出的光。最小粒子就像这些二级管一样,它们只需要摆在合适的位置,现实世界的影像便可呈现在我们眼前。

          现实世界就是我们人类自己想像出来的“幻觉”,这仿佛就是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己想像出来的世界之中?请注意,这并不是说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千万不要理解成,我们这个时空是假想出来的。所谓“想像出来的世界”,就如同存在色盲的人,眼中的世界,两者是同一种意思。时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可能并非世界全部的面貌,只有可能是其中一种形态,而决定这些形态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意识给每个人都戴上了“有色眼镜”。

    1-3 意识是什么

    “意识”如同编译器

          我认为,就是“意识”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现在这个样子——意识是编译器,至少有编译器的功能。要想理解这一并不困难。如果你学过一点计算机原理就应该知道,我们在显示器看到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等,计算机所有运行的程序最终都被转换成0和1的代码来执行。也就是说我们在显示器上能看到的东西,本质上就是由0和1组成的各种代码。那为什么,我们不是直接看到0和1,而是看到了图像呢?这是因为有“编译器”在起作用。你也许不知道什么是“编译器”,但你一定用过浏览器观看网页。浏览器就是一种“编译器”,网页本身只是一行一行文本代码,但我们通过浏览器就可以把这些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显示图像。

          “意识”就如同浏览器一般,也起到了编译的作用。“意识”编译的就是:“界”——物质之间的“方位”。

          要理解这一点也很容易,身边到处可以做验证的试验。例如:我从远处看到一栋大楼,感觉它的墙身是一片蓝色,走近了我才发现,这些蓝色是由一块一块的墙砖所组成,这些砖之间有很明显的边界,然而在远处的时候我并没在看到墙砖之间的边界。当我和大楼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时候,大楼的形状,在我的世界中也在同时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的本质其实就是:“意识”对边界的处理。

            哲学家认为,只有意识才属于真正的自我,身体只是意识的载体。一个人只有存在意识,才能证明他真的存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意思是:“当我在思考在怀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维者的我。

          而我的理解是——人的这个“思维”的活动就是:意识执行编译“方位数据”的过程。我猜编译过程中分为两个流程:思和辨——思,就是过滤掉哪些无效方位;辨,就是赋予“方位数据”一种具体的形态。意识接收到的是方位数据,编译后输出的便是各种形态。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是由这些形态所组成。

    意识的辨识度

          那么,我们是怎么获取到这些“方位”的呢?

          获取这些方位数据的是人的感观系统。意识并不能直接从真实世界获取到方位数据,我们把方位数据称作信息,能直接接触到真实世界信息的是感观系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或许还有别的感觉。总之,我们是通过这些感观系统获取到真实世界所提供的信息。然而,就如我在开头写的一样,人类的感观系统并不能接收到真实世界所有的信息,又或者是“意识”不能处理真实世界所有的信息。无论两者谁的能力不足,都会造成一个事实,那就是:最终我们处理的信息根本就不完整。所以,通过这些信息所构建的影像也不真实。这也就是“人类眼前的世界只是意识编译出的幻像!”,这句话所表达的真正的含义。

          人的感观系统虽然可以接触到这些信息,却只能接收其中的一部分。比如:眼睛接收的可见光,只是光波的一小段;耳朵能听到的声音也只是声波的一小段。事实证明,身体硬件接收真实信息的范围很有限。感观系统只接收到了有限的信息,因此传输给意识的信息也就是这部分有限的信息。而人的意识处理起这些信息也存在一个范围,只有满足条件的信息才能被处理后赋予形态——这段方位数据的有效范围便是“辨识度”。不过我习惯用计算术语作类比,所以这段有效范围也可以称作“分辨率”。

          分辨率。经常处理图片和拍照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这个概念。可以这样简单来理解分辨率,如果放一张照片在我们面前,摆太远了只能看到一个点,摆太近了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色块,只有处在某一个合适范围之类,我们才能看出照片上物体的形状。你可能认为这是眼睛这个硬件的作用,但眼睛只负责更准确的接收光的方位数据,图像却是意识参编译后的结果。所以分辨率是意识编译方位数据的有效范围,这个有效范围指的是某段距离。

          当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显得杂乱无章。然而,我们却可以想像出他们组成星系的样子。同样,原子核这种太小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想像出它的样子。人们能通过“想像”,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影像,转换成可以被识别的“分辨率”,仿佛自己就在哪个位置上观看事物一样。

          所以,意识不管接收到的方位数据是什么,都会根据自己的算法进行分析,然后赋予这些信息形态,这个能被计算的有效范围便是每个人的“辨识度”。这就好比一个刚学会十以内加减法的小学一年级学生,他(她)就只能使用这样的算法去解决问题,他们无法用分数去解决同样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些有效范围之外的信息,也会进入意识的编译流程中,通过这个流程转换成某种形态,而这些形态,我们无法将它们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由此在我们的眼中便形成了无规律、无秩序的事物。这就好象在电脑中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去强行打开一个图片文件(“1.Jpg”),你也能看到结果,但这些文字组成的却是乱码,表示不了任何意思。

          当然,人类现在拥有了许多观察仪器。这些仪器可以说扩展了人类的感观系统,人类可以接收到更多真实世界的信息,但是人类的意识却并没升级,这就导致意识没有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这就像我们升级电脑:原来的电脑内存是8G,而操作系统这套软件最大可以识别的内存也是8G,当把内存升级到16G,而操作系统不变的时候,多出来的8G其实还是无法使用。人的意识也一样,仪器设备虽然接收到了更多的信息,但是意识处理这些信息的方式并没有改变。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不仅不真实,很有可能还存在各种“误解”。生物学家已经知道,其它动物眼中的世界影像和人类看到的不一样。那么,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地球之外如果还有别的生命存在的话,他们的意识辨识度有多大可能和我们一样呢?如果差异太大,它们能看得到我们吗?反之,我们又能看得到它们吗?我们不也是看不到身边的微生物吗。如果有一日我们真的观察到了对方,那是不是说我们应该属于同一类“意识”,既然拥有同样意识辨识度,又是否会发展出十分相似的文明呢?如果按照意识辨识度来分种族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属于同一种类呢?

          一切证据都证明,“意识世界”只是编译了“信息世界”的一部分信息,而就这一部分信息还被不同的人的意识编译成了不同的版本,“意识世界”何止千万!打个比方:“信息世界”的源代码就如同硬盘中保存的数字0和1。“意识”就如同装在硬盘中的各种软件,每种软件打开这些0和1的数据,我们所看到的内容都会不一样,而每一种内容就相当于一个“意识世界”。

    1-4 意识世界的源代码

          “信息世界”中存在大量不能被人类意识所编译的信息。如:暗物质、黑洞等。前面我还举过一个例子:当你使用一个软件,打开了其它软件的文件,就会出现乱码。以此作类比,这些不能被编译的信息就是其它软件的文件。那么,要是意识强行编译了这些信息又会如何呢?

          人类最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身体只能从“信息世界”中获取到符合身体器官接收范围的那部分数据。如:眼睛看到的光,其实是波长在400~760nm之间的电磁波,而电磁波的全部范围则比这部分要大得多。但是今天,我们却可以通过身体之外的仪器,获取到更多“信息世界”的数据。然而,人类意识的编译算法并未改变,当我们去观察这些由仪器接收到的数据时,意识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编译程序赋予其形态,这样的行为就属于强行编译的行为。其结果就如同我们用一个软件打开了其它软件的文件,我们看到的现象其实是“乱码”。这样的“乱码”并不少见,如拼图游戏刚开始玩时,是一堆杂乱的小图块一样,虽然意识也进行了编译,但却没有传递了容易理解的形状,拼图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的修正图块的位置,意识则不断重复编译出新的形态的过程,直到出现一个能被理解的图形。所以强行编译后,人们根据这个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就属于认知偏误,生活中认知偏误可不少见。

          我觉得:“强行编译成乱码”这个观点,可以解释波粒二象性——人类意识总会把“信息世界”的数据编译成某种三维的形状,波粒二象性可能是编译后产生的“乱码”。

          这些让意识编译出“乱码”的信息并不是我要关心的重点。对我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信息世界”中那些能被意识编译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我称为:“现实世界的源代码”或者叫“意识世界的源代码”。就如同:浏览器能编译的源代码是:“Html超文本标记文件”;Photoshop能编译的源代码文件是:“图片文件”。而意识世界的源代码,便是通过身体感观系统从“信息世界”中获取到的哪部分信息。既然是“信息世界”的一分部,那么源代码本质上还是方位数据,只是这段数据在“意识”看起来的确很不一样,它们比别的信息显得更“整齐有秩”。在物理学中对于有序的程度有一个数量单位:熵——越是整齐有秩,熵值越低;越是杂混无章,熵值越高。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意识世界的源代码,就“信息世界”中熵值很低的那部分。这虽然是一种主观意愿,然而我们却可以得出:“意识喜欢整齐有序的信息!”这个结论。而意识的喜好就是人的喜好,所以人也喜欢整齐有序的事物。这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有一个总的方向!

          “整齐有序”等于“有秩序”,这便是意识世界的源代码。一个物品的物理形态和由其构件是什么没有必要的关系,真正有关系的这些构件聚在一起时各自的位置,某个构件的位置一但不同,所构成的整体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秩序,也被称为结构——逻辑结构。

          人天生就拥有应用结构的能力——大脑会自动帮我们处理好这些结构,这正是意识在进行编译的结果。比如,你拿一些简单的玩具给小孩玩,你根本不需要给他们讲任何的操作说明,小孩自己慢慢就会懂得如何操作这些玩具,但这仅意味着小孩知道如何对待这些玩具,知道自己用某种行为便可以从玩具哪里获得反馈,却并不知道产生这种反馈的原理。比如:第一次给婴儿彩色笔,他会到处乱画,他突然发现笔可以在纸上留下痕迹,于是就建立起了笔和痕迹的反馈关系,但是他却不知道笔为什么会留下痕迹。“人非生而知之!”,我们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慢慢理解世界背后运行的规则。

          然而因为这种能力我们天生就会,在后天中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存在,以为自己已经懂了,我认为许多人便忽视了秩序和结构的概念。我已经记不起来在哪里学习过:“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秩序?”从没有人对我强调过它的重要性。从小学到大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各种结构所对应的知识,然而就是没有去解释结构本身。那么对于结构的定义,我想借鉴一下《结构性思维》这本书中的原话:“结构指的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或排列,结构所关注的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句话最核心的词是“有序”,因此结构就是秩序!

          汉语中有许多和“序”有关的词组——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列等。我相信你对这些词组都非常的熟悉,并且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些词组的意思。我把这些意思综合起来认为:“序”就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组成某个整体时构件相互之间的方位。方位又是什么呢?这得用数学解释,方位就是两者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我们绕来绕去,始终会得出相同的结论:秩序是“意识世界”的源代码,决定事物形状的也是秩序——秩序决定了谁是谁,而非物质。

          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一点认知,来解决类似“忒修斯之船”的问题。

          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但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如果你认为这艘船已经不是原来的哪艘船,那你就必须承认,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因为人就像这艘船一样,身边每天都在替换大量的细胞。如果你认为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同一个你,那么那艘换掉所有原来木头的船就还是原来的那艘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每个人心中对事物本质是什么的标准不一样。用可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多数人会认为决定“事物是什么”的关键是物质部分。而现在我们已经证明了,决定“事物是什么”的是结构部分——是称为“秩序”的那部分源代码!只要维持形态的“秩序”一直存在——没有被意识重新编译过。那么不管期间更换了多少次部件,我们还是认为这个物体还是原来的它。这样就是“忒修斯之船”问题的解答。

    1-5 最重要的规律——熵增原理

            关于“熵”的概念,我之前就曾提到过,“熵”是秩序的数量单位。物理规律中有一条与之相关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也称“熵增原理”,其原意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熵的值只会增加。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个局部环境在纯自然变化的情况下,一定会越来越混乱。例如:长期没人住的屋子会越来越脏乱。

          “熵增原理”是我所知原理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则!虽然它早在我出生之前便发表,然而我却到了2016年才知道,而到这一年我的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我不止一次的幻想,要是早十年理解这条规则的含义该有多好,我的上半生一定会更有意义。或许我还算是幸运之人。畅销书作者:凯文凯利,在《必然》这本书的第一章开头两句就是:“我已经60岁了,但我最近才有所顿悟: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我知道一般来说,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所有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这种感觉就好比玩一个游戏,当我们付出了许多时间快把角色的等级修练到最高级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让角色变得更厉害,然而你得重新修练。游戏可以重来,人生无却法从新开始,人最惆怅之时莫过于此!

            为什么说“熵增原理”是最重要的规则呢?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事物变化的唯一方向——既然一切事物的本体都是秩序,而“熵增原理”又告诉我们,秩序的行为有一个默认设置好的方向,且这个方向的终点并不是人们想要的结果,那么我们对自己下一刻该做什么,还有什么可迷茫的呢!再打一个通俗一点的比喻:这就好比逆水行舟,而我们的目的地是在上游,该怎么做应该十分的清楚。因此,我认为“熵增原理”是指导人们正确行为的唯一驱动力。

          如此重要的规则,不仅需要重复,更需要深入的去理解。首先明白一点,熵和温度的概念差不多,人们用冷热程度来判断温度的高低,同样我们用有序和无序的程度来判断熵的高低。当一切井井有条的时候就属于很有秩序,这时候熵的值就低;反之杂乱无章属于没有秩序,这时候熵的值就高。而有序和无序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在相互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说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熵的值逐渐增加; 反之从无序到有序熵的值逐渐减少。

    1-6 无形的秩序形成了有形的世界

          那么做为现实世界源代码的“秩序”有什么特别的呢?它最特别之处在于,我们无法观察到它的本体。还是以浏览器为例:我们用浏览器打开网页,浏览器有查看网页源代码的工具,我们是可以看到组成网页背后的源代码的,我们能看到网页的本体。然而,人类的意识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功能。

          秩序就是结构,为什么不直接用“结构”来表示“源代码”的概念呢?这是因为我们认为结构是一种固定形态,所以“结构”不存在计量单位,也就无法与“熵”联系在一起。这便是我在前言中提过的一种现象:意识对信息不完整的解读所造成的认知偏误。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已经给“结构”加载了一项静态属性,因此“结构”并不适合表示“意识世界的源代码”,但却可以用“结构”这个词来理解静态的它。除了“结构”,其实“源代码”还有一些别的称呼:组织、方法、逻辑。这些词儿都是以某个角度给“源代码”的定义。然而,只有“秩序”才有其形态的单位“熵”,有了形态单位,我们才能在“意识世界”中建立起“源代码”的模型。因此,只有“秩序”才能代表它。

          “秩序”是我们在意识世界对“源代码”抽象之后的总称。然而,秩序的种类却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秩序意识编译出来的形态便不同。为了便于区分这些形态,人们给它们取了各种不同的名字——动物、植物、山川、河流、男人、女人、衣服、鞋子、铅笔、手机、电脑、明星、网红、粉丝 ……有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也有我们抽象出来的一切。

          例如:汽车就是对一堆零件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称呼,如果某辆汽车总共有一万个零件,当我们把这一万个零件拆下来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把这堆零件称为汽车,只有当这一万个零件各自按照某种顺序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会称这堆东西为汽车,因此汽车这个名词指的其实是这种顺序,而非随便堆在一起的零件堆。

          再例如:在汉语中,单个汉字被称作“字”,两个汉字组合在一起称作“词”,某些四个字组合在一起被称作“成语”,而某些由两个或四个或更多汉字组合在一起被称为“句子”,词、成语、句子不就是指某种由汉字构成的特殊的秩序吗!而我们使用的每个“汉字”则由更简单的笔画构成,这些笔画构成的不是一幅“画”不是“字母”而是“汉字”,也是因为其独有的“秩序”。

          现实生活中所有你叫得出名字的事物,当我们指着一个事物说出它的名字的时候,其实我们真正所指的是它的“秩序”。人们把“秩序”细分到什么程度,我举一个例子就能有所体会:在汉语中把水流分为,江、河、溪、涧(据说这是按水流不同的声音划分的);把聚在一起的水,按面积的大小又分为,潭、湖、海;还可以按时间、按空间分,露、雾、云、雨;和别的物质融在一起又变成了,糖水、茶水、可乐等等。这还只是在用汉字在表示,字的背后还有发音,且每个地区用来表示它们的文字和发音又不一样!

          人类在给“秩序”进行细分的过程中,又制造出了更多抽象的信息,“意识世界”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虽然这让“意识世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却也让人们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理解成本。例如:经济学把“租”定义为:对资产的付费。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对“出租、租凭”所表示的含义非常的熟悉,然而现在又给这种行为取了一个新词儿:“共享”。整个人类文明存在着大量重复的概念,这给学习带来了不便。人们很容易被过多的概念搅得晕头转向,以至于许多人一生都没有时间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为了能认清“秩序”的本质,我们可以做个思想实验。当我们把两件东西,比如“甲”和“乙”放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丙”的时候,“秩序”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因为“甲”和“乙”之间一定会出现:或前后、或左右、或上下的方位关系——这便是“秩序”。由于意识的辨识度,“丙”的形态只能在宏观上能被表现出来——“丙”是由“甲”和“乙”各自的边界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新边界,所围成的形态。当甲、乙任意一方的位置发生改变,“丙”的形态就随之改变,“丙”不再是“丙”。

          无形的“秩序”却构成了有形的世界!当我们用一根木棍在一片沙滩勾画出一幅画,沙子是组成画的材料,但重要的却不是沙子,而是那些用木棍勾出来的线条。是这些线条让你看到了这幅画,而非沙子本身。只要线条存在,即使把沙子换成盐,画还是会存,所以沙子不是画,但在沙堆上除了沙子没别的东西,线条显然不是沙子,那么它只能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线条就是一种“秩序”。佛学中有:“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的观点。佛祖,恐怕也是发现了这一现象,才会有此一说。

          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物质是空的,为什么我们又能摸到它的实体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理解是:物质在某个宏观的尺度上可以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物质的边界是空间的弯折,两个弯折后的空间碰到一起谁也过不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号世界 第一章 认识篇-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p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