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孙圈圈的《请放弃无限努力》中的这篇文章,感觉文章中写的三种思维模式我或多或少都有。
1.追求工作生活平衡,而忽略背后的本质。
工作≠付出≠痛苦
生活≠享受≠快乐
工作不等于付出,而生活也不等于享受,付出不等于痛苦,而享受也不等于快乐。
工作只是付出么?当你感知自己在成长,是否有喜悦感?当你做成一件事情,是否有成就感?当你为别人带来价值,是否有使命感?
而生活又全是享受、无需付出么?与爱人相处、教育子女、孝敬父母…这些,哪一样是单纯享受而不需要付出的呢?
我们追求的根本不是痛苦与快乐的平衡,而是长期快乐与短期快乐之间的平衡。
2.将行为归因于性格,而忽略能力。
人的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性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代表你对这件事的一种偏好,而不代表能否做好。
对你的天性去做一双鞋,而不是去拔钉子。
3.遇到挫折必须恢复,而错过随之而来的机会。
如果在每次挫折和失败之后就进入恢复模式,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需要疗伤,那就阻碍了这些挫折和失败给我们带来的全新视角,以及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斗志。这和原则中的痛苦+反思=进步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个我就容易陷入误区,前几天还在一个社群里问老师,如何做到平衡呢?原来是忽略了背后的本质。亲爱的小伙伴们,这三个思维模式,看你们最容易的误区是哪个呢,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移除这种条件反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