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中很少有江湖人物的身影,王候将相、才子佳人才是主角。然而,历史却离不开江湖人物,尽管我们不能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姓名、籍贯,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赵晨光著《江湖消亡史之枪声四起》撷取了六年时光,从1909年至1915年,涉猎了六处城市,北京、广州、汉口、上海、新加坡、纽约,以皇室后裔罗觉蟾的行走与见闻为主线,写出了一段风云变幻的岁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d07308130950ea2e.jpg)
罗觉蟾不是GE命党人,却成为GE命党外人士,做了很多与其出身、阶级不相符的事情,他只被GE命党人前赴后继的精神所感动,所鼓舞,树立了清醒而坚定的人生目标。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担当使命。上世纪初,年轻人的担当使命尤其艰巨,他们相信通过一腔热血可以改变身处的时代,可以通过个人的牺牲去换取百姓的幸福。
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志向。《江湖消亡史之枪声四起》与其说是对江湖消亡这一趋势的刻画,不如说是对人生浮沉这一主题的思考。假使没有正邪善恶的价值判断,每个角色都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738a7dd19ef65f57.jpg)
吴青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是罗觉蟾性格觉醒的催化剂。此前,他是纨绔子弟,凭着祖辈的荫护,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此后,他如同发现了黑暗中或隐或现的曙光,坚定地认为人不应该自私自利,而应该舍生取义。
所谓的命运,正是因为不可知而有意义。罗觉蟾一路南下,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他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施加的压力,而是努力地做一个好人。尽管好人的定义是复杂的,但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是他对于“好人”最基本的逻辑认知。
刺杀摄政王、运送武昌起义军械、解救蔡锷,罗觉蟾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满腔热血难道不应该与家国梦、江湖梦相联系吗?联系之前,罗觉蟾很“小我”,是位 吃喝玩乐的主儿,在声色犬马中虚掷光阴;联系之后,罗觉蟾很“大我”,即使这些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中,并不会留下他的名字,但他毕竟以身作则,解读“侠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3687975/cd20dd9adfbcdd71.jpg)
赵晨光的出色之处,并不在于他善于书写小人物的心理活动与人生轨迹,而在于他能够将把对小人物的期望融入壮阔磅礴的历史事件中,让读者知道英雄史观是不可信、不可靠的,如果没有数以千万计的群众,英雄是没有存活的“土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