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业美学智慧
《共识:与经理人的九封交流信》赏阅这是陈春花教授的新书,九封信阐述了陈老师在新希望六和转型的方法论与管理思想,文字优美,深入浅出,随手拈来,绝句迭出,值得反复精读与领会!精彩纷呈地无法总结与割舍。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每个人都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第一封信
信仰与专注
第二封信
用变化拒绝平庸
第三封信
“刺猬观念”与“刺猬理念”
第四封信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激发人
第五封信
向自己挑战
第六封信
做好现在,未来就不远
第七封信
每种成长都需要战胜艰辛与自我
第八封信
因生长,见未来
第九封信
对于未来唯一的选择是前行
在前言陈老师叙述了九封信的由来与初衷。
在我任期的这三年中,正是新希望六和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三年,我们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无论是变化的规模、速度还是迅猛程度,都与过去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农业与农牧业需要变革的程度与挑战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无论是在行业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还是在技术、全球资本与资源、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上,以及从业人员能力匹配程度上,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冲击,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进入者更以颠覆的方式出现,这一切都与过去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因此,如何与同事们应时代变化做出观察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解决方案,对营造一个明确的变革环境,让同事们从容面对变化,积极而正向地理解变革,是极为重要的。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来写这九封信的,把自己和公司放在整个外部变化的环境中,直面现实;把自己和公司置于互联网技术驱动的背景下,与变化共舞;把自己和公司投放到未来的格局中,拥抱未来;把自己和公司连接在顾客价值上,与顾客站在一起。
这四个原则是我在写每一封信时,都时时提醒自己的部分,所以当我整理出版这九封信的时候,我再仔细回顾当时写信的初衷以及要达成的效果。很幸运的是,阅读此信的同事们,能够感同身受其中所列举的案例,所遭遇的问题;能够采取行动去理解和转化其中所谈的观点,所传递的能量;能够真心认知并落实到实际的经营绩效结果上,以及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中。
新希望六和伴随变化的转型是更具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企业原有的业务遭遇到产业调整的挑战,另一方面企业还要面对整个外部环境巨变的挑战。也可以说是双转型,一是由传统产业向互联网属性产业转型,二是由农牧产业向食品产业转型,我还预设了转型的时间期,就是在三年内完成转型。所以我选择了战略转型与组织转型双驱动的转型方式,这需要全体员工特别是经理人的完全改变;我还要求必须在转型的同时,保持公司的盈利增长。在产业属性、业务领域、组织模式、时间效率以及盈利增长五个维度上同时展开转型,这对每个人的要求和影响的确是巨大的,我深知其中的难度与冲击。
要成功转型,需要破除一些转型的阻力,对于一家成功的企业而言,在我看来会有五个方面的阻力。第一是过于迷恋现有核心竞争力。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一定会有相当长的历史,会是行业领先者。正因如此,这家公司非常自信于公司已有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能超越这一点,延伸新的能力,重塑市场竞争的新格局,那么这家公司会有可能因为这个核心竞争力而被淘汰。第二是无力打造新业务。因为专注于自己原有的业务领域,并对已有的经验津津乐道,于是就想当然地忽略新业务,甚至遇到新业务也认为不需要或者不可能。第三是部分管理者已经落伍。部分面对新方向想都不想就直接将其否定的管理者,成为变革转型的阻力,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只是因为管理者不愿意变化,导致其所在的部门或者领域无法做出改变。第四是不安与焦虑。因为改变带来的波动和阵痛会让很多人不安与恐惧,为了让自己能够稳定,所以拒绝改变。第五是避免冲突。为了避免冲突,人们根本就不愿意做出改变,因为只要改变就会有冲突。
唯有上下同欲才会取得转型的效果,因此必须找到达成共识的方法。除交流信之外,我们还采取读书会、培训、会议、参观学习、创新竞赛以及研讨等多种形式。这一系列的沟通行动,让每个成员与公司战略以及公司转型高度关联;在业务目标、工作重点、信息输入及关键输出方面息息相关、相互影响;让整个团队时刻关注、实时跟进外部环境的变化。密集地彼此交流、相互探讨,使团队成员对转型、战略以及行业和市场趋势的认识达成共识,这样的共识有助于大家形成紧迫感,有利于促成大家行为的改变,使战略转型与组织转型能够有效地展开并获得成效。
沟通在本质上是一个说服的过程,更本质的是沟通是彼此的信任。在这三年中给予我坚定支持的,正是大家对公司的关切与热爱,并且让我坚信,每个人都希望公司越来越好。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沟通,我们彼此唤醒热情,激发信念,产生共鸣,坚定行动,结果自成。
这是一个随时被迭代的时代,也是一个随时创造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这是一个变化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时代。那些曾经辉煌的名字如戴尔、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等,瞬间就仿佛过眼烟云;那些曾经稚嫩的名字如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等,瞬间就光耀如星。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这是一个被变化加速的时代,你我刚好身在其中。
然而,无论如何变化,社会依然有着可以遵循的逻辑自然生长。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是能够用增长来应对变化,用价值创造来拥抱变化,用符合规律的发展路径来获取机遇。这个逻辑就是顾客价值的逻辑,就是创新的逻辑,也是我所认知的优秀企业的逻辑。
3年的经历与实践,3年的感悟与收获。
对于过去唯一的核心是感恩,
对于未来唯一的选择是前行。
万物之中,成长最美;
自然之中,希望最新。
机缘
传递知识理念和情怀,
理解顾客市场和伙伴,
接纳变化挑战和创新,
坚持转型扬弃和前行。
行动
战略更重要的是行动而非思想,
人之优秀正是基于他的行动力。
价值
让顾客感知,让伙伴欢喜;
让员工爱恋,让社会欣喜。
顾客
坚持从外而内,
与顾客在一起。
激活
激活个体,激活生态;
系统思考,有效领导。
创新
在变化之中发现机会,
在创新之中收获成长。
美好
感受工作的美好,
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习
开放学习分享价值,
忘记过去遇见未来。
陈春花教授的经典语录
关于变化及应对变化
如果一个企业家仍用着十年前的旧相机、一生只交两个朋友,还认为自己很专一,那他不会是一个成功者。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对人和技术有偏好,而不是对自己有偏好,一定要多接触新事物,才能了解变化、应对变化、享受变化。
个人应对变化要记住三点:1、市场;2、客户;3、员工。
进入500强并不证明你的企业是好企业。企业做大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能以数量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标准,而是取决于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
真正可以应对变化的企业必须能够领导行业,在领域内得到认可,而不是在行业内互相拼杀。只有得到行业的认可,才能领导行业适应变化。”
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就无法与强大的企业做平等的对抗;而价格和成本不是盈利的模式,只是获取市场的能力。另外,在设计盈利模式时,一定要把政策的因素剔除出去,因为政策是会变的,靠政策得到的是额外的,要保证没有这些政策优势企业也不会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应对变化。
企业要做到两个改变一个并重。经营重点的改变:整个经营的重点由公司转向了价值链;概念的转变:从以人为本到以能力为本。对企业而言,重要的不是有很多人,而是这些人具有很强的能力,并能够转化这种能力为企业人力资本;速度和成本并重:既要降低成本,也要加速增长。
对待顾客要象上帝一样,可中国人偏偏不信上帝;对待顾客要象家人一样,可中国人其实对家人并不好,总是吼三吼四,似乎得罪最亲密的人没关系。中国人对谁最好?对朋友。所以,对顾客要象对待朋友一样,这个提法才对。
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来评定的,而不是由专家来评定的。
过去常说: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现在要做的是:超越老板文化,创造企业文化。
华为机制的核心是,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决不让投机者获利,偷懒者定当得到应有惩罚;用制度培育雷锋,而不是用道德培养雷锋。
关于企业及企业管理
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喜欢在管理上变新花样,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管理很简单,管理只做两件事情:保持员工的稳定性,保持效率的最快速性。中国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让基层员工不稳定,其实不稳定的应是上层,“末位淘汰制”淘汰的对象也应是上层。
管理是不会有效益产生的,管理一定是花钱的,管理只会产生效率,得到最恒定的质量,所有的管理必须靠恒定的质量,恒定的质量来源于最基本员工的稳定性,所以,当大家做管理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是不是伤了你的员工?
管理要对绩效负责,关心能力而不是态度。也许你的态度不好,但只要能力够,我就会用你;你态度再好,能力不够,我也不要你。可惜中国人全都是关心态度。举个例子,中国人很多人喜欢加班,加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力不够。要么是整个系统的能力不够,要么是这个人的能力不够。这种管理是错误的。
中国企业的问题是一大就死,一远就瞎。
企业的盈利是社会价值的创造。
洒店开始有六星、七星、八星……星级越高并不是指酒店要多么豪华,重要的是“满足顾客的一切合理要求。”我住青岛海景酒店,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为顾客买药,二是发动汽车。在酒店,我正和朋友谈话,朋友说:“真遗憾最近嗓子不好,不能吃这里的海鲜。”当时正有一位服务员在给我们倒水,没过多久她就为朋友送来了一盒药。没有人要求她这么做,而她做了,这就是服务!我问她是自己掏钱买药吗?不是,酒店可以报销。第二天凌晨,天气太冷,我的汽车发动不起来,正束手无策时,旁边的保安看到了,就说,请稍等一会,我们的车队长干这个最拿手,我帮你去喊他。他边说边打电话,不一会车队长就被从热被窝里喊来了。我问保安怎么敢喊他们的车队长,那名保安说:公司规定,只要是为了顾客,员工连总经理都可以支配。哎呀,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赋予员工权利,使他们象主人一样行事,这就是星级酒店的管理制度!
成为优秀企业要具备三个能力:一、具备地域组合的能力;二、具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三、业务组合。
保险公司最成功之处就是激发员工的激情。今天的竞争者必须年轻,年轻是指人的心态。
对于你的产品充满激情,如同你对人充满激情一样。
一个企业很关键的是让所有人有激情,而不是激动。员工不会自发产生激情,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创造激情、传递激情。从企业的角度,构建激情必须让企业保持年轻,第二个是鼓励大家犯错误。
年终奖要月月发,季季发,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年终奖年终发,大家都有份,实际上就变成了工资。
企业文化要突出员工的行为习惯。
企业不是改造人,而是寻找同路人。人是很难改造的。
企业中应少立规矩,没有秘密。每天创造使每个员工都有褒奖的机会。
如何提高普通员工的素质:不断竞赛、在岗学习、学习与奖励制度。对年轻员工只要两句话:机会、待遇;对有能力的人要搭平台,有能力的人是否能干,取决于老板搭平台的能力。
老总只授人事权、财务权,不授目标设定权。
企业要有鼓励员工犯错误的胆识。
企业对于人才的方式应该是吸引他,留住他,更重要的是衡量他。这才是对竞争的一个清醒的认识。”
要对竞争有清醒的认识,一个是对战略的认识;一个是对行动的认识:在行动能力强的时候,就应该对企业自身有一个重新定位,也就是说重新定位你的成本,定位你的质量,如果能够做到的话,你就能够和趋势走到一起;如果战略程度上低、行动能力低的话,就应该进行重组,这包括内部的重组和外部的重组;如果战略程度上低、行动能力迅速的话,就需要进行变革,也就是价值链的变革,或是企业文化的变革。
美国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20年,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年8个月,短命的原因就是战略不确定。很多企业的重大决策是基于机会的考虑,而不是基于战略的思考。
战略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培育核心能力,另一个是资源整合。
企业面临的最主要的五个危机:原材料危机,今天率先做原材料,你就有机会;人才危机,要了解企业的人才结构是怎么样的;效率危机,不是规模不够而是效率不够;创新危机,我们的企业确实是创新不够,不懂创新;顾客危机,中国企业和顾客沟通的能力不够。
正确的做法不是帮下属做管理,而是帮他设计业绩。
发现一个人事做的好,就把所有的事都给他做,这是不对的,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
应该让你的员工在所有的情况下表现出简单的姿态,以做人的方式来超越交易。能够实现个性化的企业,就是以朋友的方式做事,企业就一定能超越交易。
员工是企业的源头,想让员工主动为企业做事情,企业必须从制度上给予员工权利,只要是为了解决顾客的问题,一线员工可以动用公司资源。
关于客户及产品定位
企业要问:我们的顾客在哪里,顾客是不是在成长?如果发现80%的顾客没有在成长,我们只剩两个选择:要么培养它成长,要么淘汰它,不然将来企业很难成长
投资带来的增长不会带来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投资新厂,开拓新市场的时候应先问自己,原有的顾客有没有成长的空间,如果还有,就必须把投资用到培养顾客的成长上。
不能从顾客那里掠夺利益。必须让顾客盈利,企业才能盈利,这个价值和观念必须传递给所有的营销人员。
对客户要有个性化的理解,应该知道多一些客户的信息,这样才能对客户有正确的认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和实现个性化。
企业一定要记住产品的最大作用是和顾客有一个直接的沟通作用。我总结的一个类似于宗教一样的话就是:“我唯一和顾客说话的机会就是我的产品。你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不能把你的服务看得重过你的产品。”
产品不需要最好的,只是需要稳定。如果不能保持产品的一贯性,就是对产品最大的伤害,而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的需求来评定的。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就是质量最好的产品,而绝不是由企业本身的质量标准来衡量的。
全世界都有假冒产品,但绝不要制造伪劣产品。
产品对于企业而言,第一是使用功能,第二才是附加功能(例如品牌)。
坏的产品会压倒好的服务,坏的产品会赶跑好的顾客。我唯一能对顾客说话的机会就是产品。
最重要的不是市场份额,是客户人心的份额。
业务人员是将公司的价值传承给顾客,而不是将顾客的利益掠夺到公司;公司获得的不是提成,而是佣金。
客户成功+员工成功+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功=企业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