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赛车题材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常会被人们最先想起。
不驰骋毋宁死的唐老大曾在第一部中说:
“我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其他的都无关紧要,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店里的事,甚至还有我的那帮伙计们,都不重要,但只有赛车时的短短十秒钟,我才是自由的。”
这不光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一个人对热爱之物的纯粹与专注。
“当引擎达到7000转,所有事情都逐渐褪色。机器变得轻若无物。在指尖消失。只剩下身体在时空中穿梭。”
在本届颁奖季倍受赞誉的赛车电影中,男主角这样说道。
车内大到发动机系统,小到零部件都逼近极限的时刻,人与车合为一体,卯足劲去超越已然成为一种本能。
都说人们只记得第一名,而本片聚焦的选手最终拿下的是亚军,但他却是公认的赢家。
《极速车王》
影片由《致命ID》、《金刚狼3》的导演詹姆斯·曼德高指导。
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两位家喻户晓的影星一如既往地演技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贝尔再一次施展自己身为“橡皮人”的超能力。
在自己主演的上一部片子《副总统》里还是体态臃肿的政客,到这部电影里又变成了灵活精瘦的车手,真的是不服不行。
本片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是“福特对战法拉利”。
福特总给人一种经济居家的感觉,法拉利不管是懂车还是不懂车的都谁知道它是豪车代表。
气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汽车品牌,打哪门子的仗?
故事要从60年代说起,战后第一代年轻人普遍沉浸在享乐、拜金和机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当中。
雪佛兰凭借Impala吸引了诸多目光,销量不错,同时也让福特暂时吃瘪。
想扳回市场就得成为人们心中炫酷之选,于是福特决定进军世界顶级赛事,第一步先收购濒临破产的法拉利。
福特高层都到意大利给恩佐·法拉利递了合同,开好价了,结果最后却汗颜而归。
一个原因是收到信儿的菲亚特提出了更好的收购条件,后来有人认为法拉利是拿福特当抬价的跳板。
还有一个原因是福特跑人家这装爸爸,要剥夺恩佐对车队的控制权。
恩佐直接叫他们打道回府,还附赠了不少怒骂。
其中一句说福特二世不是亨利·福特,他只配当老二。
福特二世大为光火,不惜一切代价派人打造赛车,准备把法拉利那群意大利佬埋在自己脚下。
福特与法拉利,正式开战。
赛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被福特招入氂下。
在此之前谢尔比已经是传奇人物,他曾是1959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
但由于心脏问题,谢尔比不得不告别赛场,经营起一家车行。
身负重任的谢尔比找来暴躁生猛的老友肯·迈尔斯帮助自己。
英国人肯·迈尔斯是个出色的机械师,车技一流,二战的时候他当过坦克指挥官,还参与过诺曼底登陆。
经过迈斯尔反复的测试,修改缺陷,配合谢尔比的技术团队支持,被精心打造出来的福特GT40开到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跑道上。
然而,改良出这辆赛车的功臣迈尔斯却没被福特允许参赛。
迈尔斯自由不羁,福特官员期望的车手是可靠易操控的,两者理念不同必然不对付。
不过福特的决策也让他们得到了教训。
迈尔斯最了解这个车的性能状况却没到场,加上初来乍到,车手经验不足心态不好,福特的车非但没一辆冲过终点线,还全开废了。
但好消息是,他们在慕尚直道开出218迈的速度着实震慑了恩佐·法拉利一把。
这满足了福特二世的虚荣心,惨败的车队重整旗鼓,来年再战。
懂车谢尔比和迈尔斯不断地追求完美,使出了冲击冠军的力气。
可福特高层依旧奉行着官僚主义的运作机制。
虽然叫人放手去干,但处处进行着干预与限制。
福特二世突然造访车厂时这样说:
“抱歉我们不请自来,但是一个花了九百万美元买了这台车的人起码能来看一眼。”
语气礼貌甚至带点谦卑,但语意却强硬不容反驳。
这些手握强权的人不懂车本身,福特二世坐在副驾驶首次体验赛车时甚至恐慌又惊奇地哭了出来。
大赛开始时福特二世坐着直升机前来,比赛中途就飞走去高级餐厅吃饭了。
他们懂的是金钱交易,形象维护与权力支配。
即使不知道怎样操作是最好的,连过程也不关心,却偏要连车手比赛时的转速也要规定。
所以当谢尔比把落选的迈尔斯请回来,两个人荒诞地扭打在了一起。
他们没有过多的言语,但都显露出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迈尔斯怪谢尔比违背初心,居然让那群臭卖车的人给摆布了。
谢尔比嫌迈尔斯不理解事故变通,没看到自己顶住了多少来自上头的压力。
迈尔斯象征着坚守,谢尔比代表着妥协。
为什么《极速车王》能够脱颖而出不落俗,是因为它不仅关注赛场上风驰电掣的较量,也为我们展现出了赛场之外的焦灼对抗。
又一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临近,高级副总裁利奥·毕博对迈尔斯百般阻挠,还是不许他参赛。
好在谢尔比这次没有让步,他和福特二世达成协议。
如果迈尔斯赢下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他就可以去到勒芒。
在迈尔斯落后的情况下,赛车部门主管利奥还在跟人有说有笑地装大明白。
谢尔比脾气一上来抢回主导权,直接拿着板子走到赛道旁指示迈尔斯:
7000转解禁,玩命开
Go like Hell(玩命开)也正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A·J·拜梅所著的书名,本片也是基于这部传记文学改编。
加速之后,迈尔斯奋起直追,成功夺冠戴通纳。
接下来,1966年的勒芒的终极之战打响!
勒芒赛道弯道难度大,加上比赛时间持续24小时,由2名车手交替完成,本来就不容易开的夜路再碰上下雨,难度系数更是骤增。
哨声刚吹响,场面就如同饥饿游戏一般。
车手跑到自己的车里,在起点区就你争我抢,竞争激烈。
迈尔斯出师不利,车门关不上导致他赶紧回站处理,耽误了些时间。
很快,迈尔斯调整好状态,拿出老将风范逐渐缩短与第一名法拉利车手的差距。
在夜里滂沱的大雨中,迈尔斯驾车宛如划过天际的闪电实现着一次又一次的惊险超车,调动着观众的肾上腺素。
差了第一名两圈的迈尔斯生生逆转了赛况,一骑绝尘。
眼看胜利在望,利奥又出幺蛾子。
他建议福特二世,既然场上前三名都是福特的车,那三辆车一齐冲线并列第一,这照片拍出来多有历史意义。
福特二世对此表示赞许,迈尔斯被通知要降下速来,等待其他两位队友追上。
拼尽全力不放水,是对比赛、所有参赛选手和赛车事业最基本的尊重。
要知道,一个纯粹的车手可以为赶超对手做好赴死的准备,就像《极速风流》中亨特对劳达所说的:
“不要提什么几率,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就等于扼杀了赛车的精髓,扼杀了运动的精髓。”
而不冲反退,这种无理的要求完全有悖于竞技体育的精神。
谢尔比让迈尔斯自己拿主意,总是被指过于自我的迈尔斯深思之后还是为了顾全大局,妥协了这么一次。
可是,3车同时冲线后,迈尔斯竟然沦为第二。
原因是队友迈凯伦他们的起点比迈尔斯的远20码左右,所以驾驶的里程更长。
就这样迈尔斯与冠军失之交臂……
谢尔比愤怒地冲向利奥,但迈尔斯本人却表现得很平静。
也许比起结果,他更享受这个过程。
真实生活中的肯·迈尔斯说过:
我是一名机械师。这就是我整个职业生涯的方向。开车是种爱好,对我来说是种放松,就像别人打高尔夫一样。我想开一辆一级方程式赛车,不是为了获得大奖,而是想看看它是什么感觉。我会觉得这是一件乐事!
福特的高层们向冠军蜂拥过去,而只有恩佐·法拉利由衷地向迈尔斯致敬。
现实中恩佐·法拉利并没有亲临这次的比赛,但电影予以了浪漫化的艺术加工。
叔觉得这个虚构的情节很是点睛,此处需要有一个公正的致意,证明我们都清楚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历史是长眼的,这一年三车一起冲线的“佳话”后来成了勒芒的一桩丑闻。
迈尔斯也在2001年被追加进赛车名人堂。
电影尾声,谢尔比和迈尔斯这对老友,勾肩搭背地向人群的反方向走去。
他们计划着,明年再报了这一箭之仇。
但上帝又和迈尔斯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
同年8月17日,迈尔斯在加州沙漠的一个艳阳天试车时发生事故,不幸遇难。
一个本来会是赛百灵12小时,戴通纳24小时和勒芒24小时的三冠王,随着传奇人生的终结也失去了重新书写纪录的可能。
我们对他的死都表示十分惋惜。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迈尔斯本人或许还是会很淡然。
因为他曾说:“我宁愿死在赛车中,也不愿被癌症吞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