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带路年间,余从马尾还榕,驱车于北三环途中,忽闻车载广播捌柒陆电台追溯听众童稚时之叫卖声。
俗语云:“九腔十八调,纵声翘扁担”。余虽长于都市,然旧居地处福州府鼓楼台江交界,往来商贩,引车卖浆者甚众。且今之福州,数倍于昔,儿时得闻叫卖图,亦赖于此。
余尝记港归年间(1997年前后),台江区常有一卖鳗老叟,以本地方言贩鳗,穿市井而大呼“鳗也!鳗也!”。声如洪钟,虽数里间亦清晰可辨。
余彼时年幼,于祖母家台江帮洲,故居台江斗池与外祖母家鼓楼东牙均亲见此叟,当面闻其呼喝贩卖声,乃觉双耳隆隆,似有万钧之势,不觉自生惧意。待意稍定,叟竟已出数步,去己百米而浑不知也!
后自忖之,则唯记此鳗叟者,须发皆白,面如重枣。手持一青色网兜,脚踏人字拖。兜中悬一紫金大盆,盆中乃所贩之鳗也。鳗身颇重,以至兜身直坠,不见摇动。
所以对鳗叟记忆犹新者,盖因于下:
某日清晨,余于家中得闻鳗叟于坊间贩鳗,俄而父母携余,乘公交往祖母家中去也。两家相去甚远,然未几,余复闻鳗叟呼喝声:”鳗也!鳗也!“。似此者,凡数次,岂非咄咄怪事也!
千禧年后,不复闻鳗叟叫卖声。或曰叟伤鳗过多,或曰其所捕者非鳗,实为大鲵也。然皆谣也。鳗与大鲵,猝可辨也,岂不谬哉?鳗叟不复贩鳗者,或止因其年迈尔。
鳗叟
有好事者,以鳗叟事,略(hu)加(shuo)润(ba)色(dao),志此异闻,盖如下也:
候官鳗叟者,不知福州府何地人也。港归中,常贩鳗于台江。鳗叟并无街铺,贩鳗时以盆载鳗,以网兜之,悬于腰间而奔走于市,虎虎生风,混不似鹤发老叟。民有与其相熟者,问鳗何来,穷诘之。叟但曰:”老叟于闽江为贤者钓天下也!“。人皆讪之,弗信。
及港归后一年,天下洪水泛滥,或于闽江见鳗叟立于江头,脚踏人字拖,乘于数鳗背上,随波而去。复察之,则不见也。
有道士或言,鳗叟所持,皆龙宫避水驱流之物。
- 网鳗兜者,四海碧水兜也,网眼虽大,能囊一溪之水而不洒。
- 载鳗盆者,号曰紫金乌盆,遇水不覆。
- 人字拖者,号曰汆鱼屐,专惩犯恶水族,使受汤锅之苦也。(人字似入,入水者,汆也)
- 鳗乃其坐骑也。
千禧年后,鳗叟不复见于福州府。或言叟赴“于山”,随葛天师成仙去也。后遂无问津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