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十岁和二十多岁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的自由。
1、居住自由。
今年终于走出独立居住的一步,和公婆分开,回归各自的小家庭。
渴望了许久的自由。在家可以穿衣自由,可以作息自由,可以随心自由.....
一直没有分开,起初是因为房子,后来因为带孩子的便利,加上时有时无的微妙矛盾,还是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方式,结果就是分开的过程漫长一些,这样坏处就是,有时候会感觉是一种心理“凌迟”。
没办法,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鱼和熊掌兼得,是要看怎么选择对当下最合适,还要顾及一些家人的感受。毕竟共同的家,不会任由某一个人任性。
2、想法自由
二十多岁的年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种种选择之中,但又不具备选择的智慧,以及面对选择得失的心态。对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念、身边亲近人的观念有着比较大的需求,甚至依赖。所以就导致一些做自己的不自由,不完全有遵照自己内心想法的自由。
二十多岁的时候,还特别看重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似乎在学校、社会、身边人、陌生人的看法中,去认识自己是什么样子,也会为了迎合这些看法而调整自己,有时候就压抑了自己真实的一面。
三十岁,渐渐体悟到《明朝那些事儿》里的至理名言,大意是:成功的一生,是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的一生。
也在经历增多之后,开始逐渐建立了自己做选择的准则,内心也渐渐笃定起来。
选择时,懂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不会过多纠结得失,而是遵循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并能够承担相应的失去。
同时,也渐渐地不再被身边人的观念、指责、要求等干扰和裹挟,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有时反驳,有时沉默,但无一不是一笑而过,不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在内心被那些不同想法反复拉扯。
能够笃定做自己,内心反而轻盈了许多。
和多年的老朋友聊天,说起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做好自己就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另一方就是“对对对,你懂得”的会心的笑。
3、心态自由
三十而立,立的也有对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认识。
因为对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认识,对人生一些命运和规律的认识,心会变得通透一些,心态就变得非常轻松从容。比如,不会盲目比较。
以前会羡慕身边的某些人,羡慕有的人在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领着高年薪;羡慕有的人在生活中轻轻松松,每天只是吃喝玩乐,但有优渥的物质;羡慕有的人职场中叱咤风云,拥有权利和选择......
三十岁之后,越来越不会这样单纯地羡慕。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认识。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和追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就知道北上广深等大体量的城市,拥挤、快节奏、热闹喧嚣的生活不适合自己。这一点,在自己本科、研究生、刚毕业那些年在不同城市的辗转中,就已经体会到。
再比如,有些人轻轻松松每天吃喝玩乐,不用羡慕,因为那不是自己喜欢的。不用学习、不求进步,生命太过于没有分量,少了一些精神追求的更高一级的快乐。
另一方面是对人生的认识。人生总是有两面性,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比如,大城市时尚、便利,有更多人生的美好体验,同时,对于大多数靠自己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即便是成绩佼佼、顺利进入大企业,两三年就拿到高年薪的“成功者”,多数也是经常加班加点,奋斗意味着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大多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有些人看似轻轻松松不用操心生活,有婆家提供日常物质,同时也有“不轻松”,那就是没有生活的主动权,面临生活改变时往往被动、没有选择。
再比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职场中的中高层领导,有权利,也有责任,总是同时存在的。
三十后的人生,看清自己的喜好,读懂人生的双面,更加明白地选自己所爱,为自己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