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三访东坡祠

三访东坡祠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3-16 06:17 被阅读0次

隔几日没去红花湖就想得很。转班这天,原想去,但先去了东坡祠,为的是拍木棉花。东坡祠有两棵高大古老的木棉。本以为看看,拍了照就走,再去红花湖。不想,到了东坡祠,景色诱人,改变了主意。加上时间短促,不如就地再来把东坡祠一游。

在这之前,去年已来参观过两回。一次是四月末,一次是十一月中。这里很熟悉,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尽管如此,我还是挨个走近,又看了一遍。

对东坡祠印象深的,具有标志特色的,我看有两个地方。

山门(外) 山门(内)

一是山门。山门西向。站在石阶下看上去,确有一种幽深而高远的气象。

现在是三月,草木新绿,木棉花正开。山门前有两棵高大的木棉。有几位说着客家话的女人在阶边一棵树下绿丛中拾捡掉落下来的木棉花。山门前右侧一棵,犹是粗朴,径宽米余,标龄有161年。

拾阶而上,进入山门,回看这棵木棉,高擎于门头之上,劲枝旁斜,大朵的木棉花殷红点点,蓝天映衬,雄姿勃发,格外地美,使得东坡祠更有一种古色古香的神貌。

其二是德有邻堂。

绍圣四年二月十四日,苏东坡白鹤峰所在的新居落成,正式从嘉祐寺迁入,把客厅取名为“德有邻堂”,并亲自题榜。出自《论语》:德不孤,必有邻。这个名字,似乎道明了苏东坡的为人,与民众一种亲近的态度。我很喜欢这个德有邻堂。

这次,堂前加摆了小竹椅,竹桌。以方便游客小坐,也增添了客厅的人气。来的人也都喜欢在这里驻留,坐一坐,听保安唱弹东坡词。我坐在那里,想象着当年德有邻堂和谐美好的画面。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有朋自来,茶话不拘,其乐融融。

前庑(正面)

此外,想说一下前庑的一副对联。前庑可说是东坡祠主体的真正大门。祠有多副对联,这里单说前庑的这一副。

斯文垂粤海,此地配韩山

这副楹联是明进士陈联芳按察广东时撰书。韩山在潮州,因唐代韩愈谪居于此而得名。陈联芳为官不阿权贵,张居正生辰,百僚趋贺恐后,而他却若无其事,出游僧寺。为人廉洁自持,布袍敝帻,终身若寒士。殁后家无长物,子孙贫至不能举火。他所撰书的这副门联能够历经三百余年而不易,文以人传,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德有邻堂回望前庑,前庑内门头壁上有一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浩然独存

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稽承志任惠州知府时所书。有一股正气,凛凛然,天正地清。很喜欢。这与苏东坡的品性是相符合的。

浩然独存

堂前有东坡井,井的南面,即东坡居室。北面,有思无邪斋,书房所在。有迟苏阁。由小径下去,是娱江亭。亭一侧有两棵木棉,落红一地。登亭远看,东江浩荡。上从东江大桥到惠州大桥江北一带,高楼矗立。想当年蛮荒之地,谁料今日变身为现代化城市。

德有邻堂后面,第三进,为燕居楼。取名也出自论语: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闲居、安居。闲暇无事日常生活之处,喻指苏东坡豁达乐观的心态。前是客厅,迎来送往。后燕居楼,相对属于私人化空间。

德有邻堂 燕居楼

祠的南面,修有三贤祠。三石雕像,从左到右依次是苏东坡,葛洪,陶潜。

三贤祠外,也有两棵木棉,想拍照的就是这两棵,因去年开得极好。不想现在,只一棵开了半边,另一棵藤叶缠绕,居然没有开。如此,倒让山门前那棵木棉占了风头。

离开东坡祠,暮色初临。滨江路,环城西路,樟香阵阵。水东街夜市摆起,江边有人悠闲垂钓。放眼望,一半湖山一半城,小城春天实在的美,不由让我越发喜欢上这里。由此我想到苏东坡的两句诗: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河山

苏东坡感发如此,又何况于我呢。

东坡井

这一次的参观,也是匆匆草草。不过,回来多想的是苏东坡这个人,才发现知道的太少,为自己百事浅尝辄止而愧恼。

了解一个人,通过其言行事迹来看其为人品质。苏东坡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不妨将前人评价拿来一用。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但这些也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苏东坡曾为韩愈写下这样的文字:“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这段话用来描述苏东坡的精神气质,也是非常准确的。

我也以为是恰当的。

思无邪斋

性格品德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有道理的。正因此,才有苏东坡的四次被贬。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贬黄州,至1084年1月,在黄州生活了共四年二个月。

元祐六年(1091)八月,调往颖州。半年后,1092年初,调扬州。这一次算不上贬,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不如自求外调。

这让我有点个人的困惑:以我对川人的了解,皆圆通灵活。为什么苏东坡是这般死心眼呢?

绍圣元年(1094)六月,57岁,贬惠州,寓惠二年零七个月。

绍圣四年(1097)四月,再贬儋州。

由于多次被贬,北往南返,十过扬州。

关于苏东坡与扬州,因月底欲去扬州一游,想单作一文来写,这里就先不说了。

三贤祠

苏东坡最后一次被贬之地是儋州,今海南省。后,新帝上位,获赦,北归,死在途中的常州。

为什么会死在常州呢?这是苏东坡的选择。

就好比在惠州白鹤峰建房(即今东坡祠)以作终老(如果不再贬到儋州的话)。其实,惠州并不是苏东坡最想生活的地方,而是常州,对常州早心有所属。

苏东坡一生足迹到过许多地方。诸如,黄州,汝州,颖州,扬州,徐州,杭州,湖州,密州,登州,惠州,儋州,常州。不难发现,都与一个“州”字有关联。

据解,“州”,象形字。其甲骨文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字,表示河流;中间的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

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与水有关;二是水中的一小块陆地。联系起来,让我想到一叶小舟在汪汪水中浮游的画面。苏轼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真是巧了。

我想了想算了算,老苏是命中缺水啊。可是,遇水又相冲,由是命途坎坷。

相关文章

  • 东坡祠

    东坡祠位于惠州桥东街道办事处白鹤峰,即惠城区惠新中街64号。按地图显示,东坡祠西门在滨江东路边上。一般游览此处便是...

  • 咏雷州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 雷州西湖南天娇。 亭台水堤景物美, 碧水幽幽绿树绕。 十贤祠里访先贤, 苏公亭内怀东坡。 千年湖...

  • 苏东坡的召唤

    苏东坡的召唤 ——游眉山三苏祠 2017.2.21 自从读初中的时候接触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和念奴...

  • 江苏宜兴丁蜀镇政府向三苏祠捐赠“东坡梅花提梁壶”

    今天,江苏宜兴市丁蜀镇政府将一款“东坡梅花提梁壶”捐赠给眉山三苏祠,并在三苏祠举行了捐赠仪式。 这...

  • 七律·东坡祠外怀东坡(新韵)

    七律·东坡祠外怀东坡(新韵) 夜到东坡祠外坐,唯余石像共倾觞。 醒时叹尔才华盛,醉后知君寂寞长。 雨露风霜皆过眼,...

  • 惠州东坡祠

    苏轼祠堂隐高岗, 涛涛东江歌其芒。 士林典范传千古, 文章锦绣滿庭芳。 道德文章千秋颂, 才华气节百世尊。 情满岭...

  • 访三苏祠||人物随想(—)

    我眼中的苏东坡,在历史的长空中,仰望他,就如同我敬仰的神,总让我心弛神往。 我一次次地靠近他,从有关他的文章中,去...

  • 吾祠寻幽

    三访吾祠寻清幽,古朴民风乐悠悠。 遍踏高山成凯道,众览群山早忘忧。 龚卫华 ...

  • 三苏故里游

    三苏祠9点开门,我成为第一批游客。进门后,迎面就是一个书生打扮的苏东坡玩偶,萌萌的。 三苏祠位于南丝縠行,历史上就...

  • 访诸暨西子祠

    吴越已远,苎萝村还在,亲爱的 我们不倾谁的国,也不倾谁的城 从春秋到战国,田间地头长满皱纹和青苔 父亲一直住在乡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访东坡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tl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