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在搞创作的时候,往往苦恼于没有灵感,缺少思路。
然而,很多的时候,好的叙事技巧反而能帮助大家展开故事。
今天舟行我简单地说两个叙述技巧。
首先,当我们要开始写一篇小说时,最先要考虑的,无疑是叙述视角的选用。叙述学家热奈特将其分为三类:
1.零聚焦:顾名思义,即没有特定的聚焦点,叙述者就好像全知全能的上帝,无所不知。
这样的叙述方法,便于叙述者直接清晰明了地向读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中国传统文学基本属于零聚焦。
2.外聚焦:即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且只客观描述故事的进展,人物的外在特征。至于人物的内心活动,由读者自己体会,叙述者不直接描写。海明威的很多小说就属于外聚焦。
用如此叙述方法,其视觉形象真切,有强烈的现场感,而且能制造悬念,爱写悬疑小说的伙伴可以采用。
3.内聚焦:叙述者即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只叙述自己知道的事情。这种叙述方法常见于西方的世界名著。
比如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通过康普生家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和黑人女仆的补充叙述,从四个人话语中展开了康普森家女儿凯迪的故事。
后现代文学的代表——《喧哗与骚动》内聚焦的采用,无疑会导致一个问题:叙述者的叙述内容,受他们的价值观念,感知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他们的叙述内容很有可能是不可靠的。
譬如《喧哗与骚动》中的小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傻子,你能指望他说的话能有多可靠吗?
由此,内聚焦的叙述方法,对作者的笔力要求较高,要求作者对人物形象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有了对以上聚焦特点的把握,我们就应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有意识地选用合适的方法。
除却叙述视角的选用,我们还应该注意故事的整体结构。很多伙伴们写的时候,只构思故事的表层结构,这样往往使故事缺乏深度。
那么,何为故事的深层结构呢?简单的说,就是故事中的因果关系,且能反应出作者的价值观和审美态度。
以唐代传奇《柳毅传》为例:
书生柳毅沉迷学习,进京赶考,结果是考不上。
而他回乡路上,却见义勇为,因此还泡到个小龙女。
《柳毅传》选自《太平广记》由此便可以分析出《柳毅传》的深层结构——追求功名不得成功,有侠肝义胆却能收获幸福生活。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也跃然纸上。
处理好故事的深层结构,才能言之有物,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不知看了以上的叙述技巧,小伙伴们有没有收获呢,欢迎留言提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