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贺岁档电影《第二十条》后,影片中的3个案例对我的冲击非常大,因为我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无数普通大众的影子。
在看到郝秀萍跳楼的那一刻,我特别能理解她内心的绝望,因为我也曾经绝望过,像她一样。
图源网络,侵删我知道,在现实中,一定有这样一群弱势群体存在。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受到了侵害,却没办法得到维护。
影片里的“王永强”、“张贵山”“韩雨辰”其实都是我们生活里许多平凡人的映射。
但并不是所有类似的案件,最终都能得到公正的回复。
现实生活中,被判为正当防卫的两大案件——“于欢母亲被辱案”和“昆山龙哥被反杀案”,他们相对于其他众多案件,它们是“幸运”的。
因为这两起案件得到了舆论的讨论,同时,也有足够的人证和物证,才不至于被“淹没”在类似案例的洪流中……
然而,其他类似的案例,因为没有获得舆论的发酵,没有足够的人证和物证的“证据”支撑,而没有被大众所知,而案例中的“当事人”或许永远也等不来“公平公正”的那一天。
甚至还有许多在公检法人员眼里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非刑事案件,但却对“当事人”影响重大的案件,因为没有被得到重视,所以让许多人“看清了现实”,不得不向不公平的结果“低头”。
作为大多数普通人的其中一员,当我们面对生活里接踵而至的苦难和不断砸向我们的“重锤”,我们曾经试图奋起反抗,维护自己,结果却被“锤”得遍体鳞伤,最后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孤独地等待“伤口”渐渐愈合,但只有我们知道,在无数的夜晚里,不眠的只有黑夜和疼痛无比的伤口。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对得不到回应的不公遭遇“失望”了,最后对别人的遭遇“冷漠”了。
电影结尾正义的大结局,确实让观众在心理上“爽”了!
但是,现实并不是影视剧,没有完美的“大结局”,有的只是无数的遗憾、悲哀、无奈……
面对社会上众多看似不公的“黑暗面”,我还是没办法完全相信人间自有公道,“正义一定不会缺席”。
我不会选择盲目乐观自信,但也不会盲目悲观消极。
世界,本就是一个灰色地带,并不是“非黑即白”。
人性,也是一个灰色地带,并不是“非好即坏”。
人是一个多面相的动物,我们世俗眼中的“好人”,也有“不好”的一面;世俗眼中的“坏人”,也有“好”的一面。
因此,我们不能单凭看到事物的一个侧面的“好与坏”就“肯定或批判”它。
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
我们不能未见全貌,就轻易给出结论。
我经常在评论区看到许多“攻击性”的暴力语言,这让我感到可怕和悲哀。
图源网络侵删人会因为匿名而不用承担责任,做出不计后果的言行。
虽然我们确实具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我们不能把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当成伤害别人的利刃。
我知道,没有人能完全改变“社会中存在的灰色地带”,包括我。
但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自己做起。
把这些灰色地带,当成我人生的警钟。
告诫自己,坚守心中的底线。
如果,这个世界能少一份“恶”,那么就会多一份“善”。
在这个世界生活着的“我们”,就会感觉多一份安全、多一份美好、多一份希望。
写在最后
对于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法条的重视,就是公检法系统里的一大进步。
确实,法律和社会在成长和进步,我们也是。
因此,电影的结尾,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人性的光辉,这其实是保留了导演对未来社会、未来公检法系统的一份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祝
给社会注入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