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时氏与杨凝式《韭花帖》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bce6ffd8900306d6.jpeg)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杨凝式,于后汉乾佑元年(948年)所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共7行,63字。
全文为:
“昼寝乍兴,朝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原文翻译:
午觉刚醒来,肚子正饿著,忽然收到您的一封信,辱蒙您赐赠我一盤菜肴。当一片枯叶落下时,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到了!这也是韭菜味道正香的时候,使小肥羊肉更加美味 ,这实在是一道美食啊! 填饱了肚子,心里实在十分感谢,在此慎重的写这封信表示我的谢意。恭请 体察我的感谢之心!以上, 七月十一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ad42c9797ed2e8e1.jpeg)
卷轴上贾希朱跋文:
“此帖元奎章阁旧畜也颁赐与封巨
鹿王时公元社屋时王弟□携避通
许芦氏里□□□□□□□□□□
国初希朱高祖文稿中有此题跋决唐
物无疑也今其孙瑭与其婿崔应奎
秀才始售之闻被赐时有苏武牧羊
图一玉壶印一今止存此帖云
正德壬申夏通许人贾希朱记”
贾希朱跋文句逗:
此帖元奎章阁旧蓄也,颁赐与封巨鹿王时公。元社屋,时王弟携避通许芦氏里,国初希朱高祖文稿中有此题跋,决唐物无疑也。今其孙瑭与其婿崔应奎秀才始售之。闻被赐时,有苏武牧羊图一,玉壶印一,今止存此帖云。正德壬申夏,通许人贾希朱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fceb4897f081d70b.jpeg)
《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董其昌曾说:
“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清曾协均《题韭花帖》:
“《韭花帖》乃宣和秘殿物,观此真迹,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议也。”
当代书法家崔学路盛赞:
杨凝式《韭花帖》乃五代上承晋唐下启宋元及至而下千年逸清经典之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969131975d4edfc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e42f5c85662d000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4ed41a15595328d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5f37038ad65ce1b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f6c59170fcff768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ded06d1964540306.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d24a89b68eca933d.jpeg)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
1、清内府藏本。
乾隆十二年(1747年),爱新觉罗·弘历精选340件历代名家手迹摹刻成石,集成《三希堂法帖》。《韭花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韭花帖》摹本,今藏无锡博物馆。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1d132fea39cd33f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2b6d40068913c3cc.jpg)
鉴书博士高士奇,存另一张《韭花帖》摹本,收藏于台湾兰千山馆。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82cba256415bbbf1.jpg)
2、裴伯谦藏本。
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已佚;
3、罗振玉藏本。
据考证,浙江余姚罗振玉藏《韭花帖》为真迹本。罗振玉编撰的《百爵斋历代名人法书》上册中有真迹的影印本。不过,遗憾的是,真迹于1945年在罗振玉的长春寓居丢失,不知落入何人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e34e54a60544ff2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6074/3c7304cb5032cca1.jpg)
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此帖元代为赵匡胤第十一代孙、元代著名画家赵孟俯(1254年~1322年)收藏,有钤印,张宴跋;明项元汴、吴桢所递藏。此帖清为乾隆皇帝收藏、民国后期蒋介石带往台湾,现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明正德前,时、贾、崔、三氏是通许名门望族,皆联络有亲。明正德壬申(1512年)夏,正值时植殉难之年后,时植内弟贾希朱、时植堂兄弟时瑭、时家女婿崔应奎三人出售传世墨宝《韭花帖》,于《韭花帖》卷轴上题识。
此题记,揭开了通许时氏家族历八代、二百余年(1304年—1512年)珍藏《韭花帖》的历史。
杨凝式(873-954年) 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称“杨太师”。他曾佯疯自晦,所以“杨疯子”便成了他的雅号。他能吟诗,多杂诙谐,尤善于书札。杨凝式的字多写在墙上,笔法纵逸遒放。黄庭坚至洛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画为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杨”并称。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