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可能从未见过虾壳。”
这话是被誉为抖音一股清流的 “碎嘴徐美达”说了一嘴,我总结提炼出来的!
乍一听到的瞬间,还在想美国人多么可怜;等到回过味后,简直要“气”哭了。
这事,还得从徐美达的父母初次款待,当时还是未来时态的美国亲家说起。
双方父母初次见面,人生第一大事,还不得拿出咱中国人的好客热情来。
打听到她未来婆婆喜欢吃虾,她父母几乎把全大连能找到的各种虾都端上了桌。
但结果,还是“悲剧”了。
这位美国老太太,从未见过虾壳,当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剥虾壳吃虾了。
有人剥虾不好吗?
非得壳上沾点毛和屎才是土鸡蛋
从徐美达的众多视频,可以推测出她的婆家,也就是个有房有车的工薪家庭。
如此,谁会钱多得专门请人剥虾?
真相了——
虾,在美国是以净菜的形态进入普通老百姓之家。
我就是被这唯一的真相给气哭的。
失恋的女生智商爆棚,暴怒中的女人也拥有此项技能。
瞬间就想到,在美国肯定不止虾这一种食材是净菜。
上网一查,果不其然,遍地都是各种罐头类深加工食材,有鸡汤的、有鱼肉的、还有玉米或青豆等蔬菜的。

这是生怕消费者“蠢到”被骨头或鱼刺给谋杀了啊!
但为什么我竟品出了有种被捧在手心全心呵护的赶脚。
因工作之便,我早就享受到中国半成品食材的便捷福利,但还是再次眼红到哭了。
为什么呢?
当前,中国的半成品食材还多是初加工产品,并主要服务于餐饮市场,缓解用工压力。
不像美国, 1980年随着第一家全食超市的建立,就开启了有机食品的消费主场。
在更健康、更营养、更便捷的口腹之欲追求下,净菜是进入市场的基本要求,更是变着法的深加工,简直比你妈还担心你不会吐骨头。
同是1980年,在中国,土地承包制才开始,大多数人才将将吃上饱饭。
哪来的心思,把食物玩出花样;甚至许多食物都未曾见过,就算见过,但也不能吃。
比如说牛肉,牛都在田里耕地。
杀了,能满足一时口腹之欲;可没牛耕地,绝的却是全家的口粮。
现在知道了吧,中国牛肉为啥主要依靠进口?
最初的当初,人家养牛是为了吃肉,我们养牛是为了助人种田。
哪怕现在国产牛肉的品质甩进口的几条街,奈何咱产量扑街啊!
哎,这种农业大国与西方工业大国之间的差距,很是令人丧气!
同样是大妈,徐美达的婆婆一出生就备受工业化成果的“呵护”,因此从未见过虾壳。
而中国大妈,别说半成品食材,连牛肉、大虾等高价菜都“看不上眼”,理由还很充分——吃了容易上火!
典型的物质贫乏后遗症,绝对的价廉至上。

你要是胆敢玩点花样,那就是总有“奸商”想套我钱。
更别说,让中国烹饪大师们都惊艳的鸡蛋净菜模式——去掉蛋壳,蛋白与蛋黄分开独立灌装。
谁让你帮忙打鸡蛋的?蛋壳上不沾点毛和屎,还怎么判断是不是正宗农家土鸡蛋!
不扶墙,就“服”大妈们的这种消费观念。
免洗免切的净菜不香吗?
非得走出舒适区力争勤劳
也正是因为,净菜每斤要比毛菜多贵几块钱。
买菜的大妈,直接“逼”着卖菜的大爷退出了净菜售卖大舞台,搞得净菜进京很是艰难。
这里所说的净菜,就是预先将蔬菜经过整理,去掉不可食用部分,进行切分并洗涤、消毒等加工操作,在无菌环境中真空包装而成的半成品。
免择免洗免切,省下的时间打打牌,跳跳广场舞,难道不香吗?

非得提着老胳膊挪着老寒腿,力争勤劳。
您老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图个晚年能享享清福么。
再说了,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旁边看着,心里也不落忍啊!
想要插手帮忙吧,一是没时间,二是不耐烦。
对我们来说,烹饪可能是挑战,而洗菜切菜那绝对是苦逼活。
要不,厨师的工资为啥要远高于打荷的。
一旦,自己所在的城市开始垃圾分类,净菜那点儿比毛菜高的加工费,根本就不值一提。
比如,同是玉米身上的,须和皮是不同的垃圾,需要分类。
现在光幻想一下,就已经森森地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痛苦。
不然,你以为北京为啥要开始搞净菜。
据统计,北京每年有770多万吨蔬菜来自外省,而这些蔬菜会产生230万吨的垃圾。
开玩笑吧?节俭可是我大中华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绝没有如此之多的尾菜垃圾。
好吧!土豆,你家才会连皮吃;鸡蛋,你家才吃壳……
这些不能吃的部分,不就是垃圾吗?而且至少要占到两到三成!

没错,这些垃圾不会因为净菜加工就凭空消失,只是前置处理了。
像美国那样,直接在田间地头分拣,烂菜叶子是不是就可以喂猪喂鸡,再不济还能肥肥地。
家庭浸泡过土豆的水,量少只能倒掉,就是污水,可净菜加工厂却能变废为生粉。
这就是工业化的魅力——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流程化作业,更高、更快、更强!
同处亚洲,日本的净菜加工率几乎达到了100%,而北京只有10%。
当然,也不用妄自菲薄,人家总人口才1.27亿,咱一个省都能干过他了。
14亿人口,人人都能吃得饱,本身就已经是世界一大奇迹了。
要不然,美国在抗击疫情的时候,还不忘针对华为,抵制中国。
不就是觉得,咱一泥腿子才吃饱饭没几年,就妄图挑战他科技强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华为挺住!中国加油!
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状,是时候提升一下净菜发展的进度条了。
因为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科技兴国才是王道。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半成品菜会先兴起于餐饮市场。
一是,免择免洗免切免烹可替代打荷,去大厨化,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二是,统一生产配送,直接下锅,有效减少中间接触,保障食品安全。
哪怕超市里被塑料袋或是保鲜膜包起来的菜,虽不是净菜,只是预先分拣了一下,是不是就让人更有购买欲望了?
反正在超市买鸡蛋,如果旁边有分拣的鸡蛋,我就绝不会多给“原生态”的鸡蛋一眼,哪怕更土,更正宗。
果然,有对比就有伤害啊!
(为啥就跟鸡蛋杠上了?可能还是眼红吧,羡慕有人帮忙打鸡蛋。这种心情也只有因为蟹壳而不吃螃蟹的人才能get了。)
最关键的是,疫情期间,恐怕把这辈子要做的饭都做完了,每天都在企盼餐厅早日营业。
亲生的客户才配吗?
非得让人被掘了“祖坟”法宝
别看网上,大家纷纷做蛋糕,做凉皮,让他天天做这个试试,吃的人怕是先要哭死在厕所。
幸好,餐饮人开始自救了,食材人也坐不住了。
大董、蚝门九式、海底捞等知名餐厅纷纷下水半成品菜,全是家庭难做的硬菜,价格还只需餐厅的一半,简直不要太爽。
如果说,像盒马的胡椒猪肚鸡、日式寿喜烧等方便菜,是“快手”硬菜盛宴,那自嗨锅、阿宽食品、三顿半等方便食品,真是连厨房都不用进。
当然,也有让人气到原地爆炸的事儿。
那就是,原来食材工厂早就能生产盐焗鸡、北京烤鸭等知名硬菜,不仅口味不比餐厅差,关键分量足,价格还十分的Nice。
要早知道有免浆黑鱼片,免解冻对虾……还洗啥菜,改啥刀呀?
这种心情,就跟我刚知道美国人不用剥虾壳时一样,先喜后“酸”,气到哭!
放着“金手指”不给咱用,白白看着咱们这一双双纤纤素手被“糟蹋”,难道食材工厂还兼职卖护手霜?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次“全民皆厨”运动中,许多人的命都是半成品菜给的。
正所谓,由奢入俭难,享受过5G服务,就很难忍受4G的“龟速”;享受到虾仁的便捷,哪怕整虾的口感再美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再者,工业化的标准操作,肯定要比手动剥壳,更干净,更卫生!
相信,大家在此次疫情期间,已充分了解到冷冻肉类半成品食材的储存效果。
其实,放眼全球,肉类食材主要以冷冻形式来进行流通。
不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是有科学依据。
国人偏爱的热鲜肉,宰杀期间不做降温处理,本身就容易滋生微生物和细菌,再有从加工到零售的各个环节的污染威胁,安全及口感都不如冷鲜肉。
哦,你说现杀?离菜市场八丈远,那种“酸爽”的气味都不会放过你,更别说亲临现场之后,全身不洗八遍,估计人人都能嗅出你的踪迹。
疫情之前,活禽宰杀点也都一直在打游击战;现在嘛,一定肯定必须都得彻底凉凉。
显然,在中国半成品食材的进程中,餐饮端走到了咱们C端的前面;果然不是亲生的(客户),不配提前拥有啊!
即便在疫情期间,半成品菜得到了逆天增长,但相较发达国家,也还是处于初级水平。
你瞧,美国人不是没见过虾壳,就是没见过蛋壳,都被“惯”成这样了,创办Blue Apron(蓝围裙)的那哥们,还嫌备菜耗时而昂贵,所以就亲自下场了。
这让已倒在半成品菜创业之路上的中国哥们或姐们,上哪儿哭去?
所以,在此,郑重致谢中国半成品菜的创业者:感谢你们,曾为拯救我辈“重度懒癌患者”所做出的努力,并一直坚持奋斗着,再次叩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其实,最应该谢的就是疫情,多亏了它帮咱们掘了餐饮的“祖坟”,OH,不,是法宝!
刚好,我们公司主办的本年度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良之隆·2020第八届中国食材电商节”,于 9月1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亲生的”待遇,提前感受一下。
有开袋即食的方便食品;更有快手预制(硬)菜;全是免洗免切的调理食材,保管您轻松下厨,不伤手,一辈子做饭都不嫌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