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中,周瑜是理想状态,人人都想达到,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事业家庭双美满,终生侍一国,忠义双全。贾诩多智更近妖,三国演义诸葛亮多牛历史里的贾诩就有多牛,比较遗憾的作为曹操账下的首席谋士之一,名气远弱于郭嘉、荀彧等人,贾诩擅出奇策,善于洞悉人性的弱点去击破,真正的兵者诡道。正所谓大名无名,贾诩不愧为三国中的无名天才谋士。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界上哪有百发百中的谋士?
但三国就是有这么一位谋士。他计出必成,从不失手。用句古代的话说,叫算无遗策。
卧龙、凤雏、冢虎、幼麒,三国的谋士称号一般较为高雅,而这位谋士称号为,毒士。
这位谋士就是贾诩,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现代人对这位老先生的称号是:老狐狸。京剧《战宛城》中贾诩足智多谋、绝顶聪明、诡计多端、狡猾无比、老奸巨滑、这些词角度不同,都适用于贾诩。
所有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军事上他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二是在生活中他左右逢源,明哲保身。
这源于他少年时期的一段经历。
贾诩生于甘肃普通人家,这地方并非礼仪之乡。所以他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贾诩早年时被察孝廉为郎,后因病辞官。返回家乡路上,他遇到了叛乱的氐人。氐人将他与同行的数十人一起抓住,准备全部坑杀。危难之机,贾诩灵机一动,对这些人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人一定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为边疆上将,威震西土。氐人听说后,不敢再害他,还和他称兄道弟,请他吃吃喝喝,最后礼送他回家。其余的人则都遇害了。
这件事给死里逃生的贾诩两个启示:一、江湖险恶,一定要保全自身为上;二、无论处境何等恶劣,使用计谋都能化险为夷,一个书生用一张嘴就可以战胜几十强盗。
公元195年,董卓旧将郭汜、李漼一方挟持公卿,一方挟持皇帝,上演一场惨烈的肉票争夺战,牵连而死的百姓数以万计。
在战争之出,李漼由于手中有汉献帝,一度出于优势。可是,随着镇东将军张济从陕西前来参战,使得伤痕累累的李漼和郭汜不得不暂时停止争斗,以免刚刚到来的张济一口吞掉。张济当然知道眼前的形势对自己有利,于是提出,邀请皇帝移驾弘农郡,前往自己的地盘。
汉献帝当然知道张济有私心,可是在李漼的手中已经受了这么久的罪,在张济的手下再惨估计也不过就是饿肚子吧,他们毕竟还要仰仗自己皇帝的旗号,不敢多么为难自己。于是汉献帝派出大臣,前往李漼和郭汜营地,积极游说,希望移驾成功。可是,李漼也好,郭汜也好,当然知道张济耍的什么把戏,一旦汉献帝前往弘农,李漼和郭汜就将沦落为叛贼,天下诸侯必群起攻之。于是两位恨不得食肉寝皮的仇人,转眼又携手,共同对抗张济了。
形势非常紧张,三方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谁也不敢抢先下手。
当时,有一位奇人,手无一兵一卒,只凭借一句话,就改变了当时的局势。这个人就是贾诩。
汉献帝早就知道贾诩,更知道贾诩在李漼和郭汜心中的地位,于是汉献帝派出使者,告诉贾诩:“卿前奉职公忠,故仍升荣宠;今羌胡满路,宜思方略。”
汉献帝的诏书中,对贾诩肯定中有批评。因为贾诩在之前的表现中,还算是公忠体国,能够为朝廷,为皇帝着想,于是,依然升了贾诩的官。但是“仍升”就意味着本可以不升。汉献帝在指责,贾诩曾经对朝廷,对汉室犯下了许多罪过,不过考虑到贾诩还算不坏,和李漼郭汜等人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当前羌人胡人乱国的非常时期,就允许贾诩戴罪立功了。
聪明的贾诩,自然是明白汉献帝的意思的。
当年,董卓时候,王允当权,曾经下令绝不赦免董卓手下的那些西凉将领。李漼、郭汜、樊稠等董卓旧将人心惶惶,一心想着放弃军权,逃回家乡。本来,如果三人从此逃回去,那么东汉王朝或许还可以多几年太平日子。可是此时,贾诩站出来说话了。贾诩的一句话,改变了李漼三人的命运,改变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贾诩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贾诩说得不错。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一个负责治安的小小亭长,就能把几个人抓了。可是如果率领大军攻打长安的话,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说起汉末军队战斗力,步兵丹阳第一,骑兵西凉第一。李漼几人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意思,立刻组织起来,并且沿路招降纳叛,封官许愿,到达长安时,几千人已经变成了十万人。 正因为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兵犯长安,比且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李漼和郭汜在长安,比起董卓的残暴,有过之无不及。董卓对于公卿大夫还有着基本的敬意,还想着借助善待一些士大夫,来为自己博取美名。于是,董卓提拔蔡邕,提拔刘虞、袁绍、刘表等等。而李漼和郭汜,却纯粹是个武夫,有董卓的野心,却没有董卓的本事,也没有董卓的手腕,只知道炫耀武力。本来,在董卓迁都时,长安附近还有着几百万百姓,可是三年之后,当汉献帝离开长安之时,由于天灾,更由于战乱,几乎人都死绝了。
而这一切要归咎于贾诩。
有人为贾诩鸣不平,因为贾诩并没有希望李漼等人作乱,他的愿望是“奉国家以正天下”。可是,李漼等人对于到长安夺权享福就听进去了,至于什么“奉国家以正天下”谁也没有听进去。贾诩的主张,和几年之后的曹操主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惊人想象。可是,作为李漼旧部的贾诩难道会不明白李漼是什么货色?李漼的心里会有什么国家,什么社稷呢?于是,贾诩的所谓忠臣,也就很虚伪了。
贾诩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生存。一旦李漼等人放弃兵权,作为董卓一部讨虏校尉的贾诩,自然也难以独存。命或许可以保下,但是政治前途就几近断绝了。这是贾诩不能接受的。
于是,为了李漼,更为了自己,贾诩提出了那个祸国殃民的计策。后人多称贾诩是三国第一毒士,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过,贾诩在李漼等人夺取大权之后,却做出了许多对策,来和李漼等人划清界限。
李漼等人自己给自己加封之后,也提出封贾诩为侯,又想任命贾诩为尚书仆射,可是都被贾诩拒绝。贾诩多:“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说了一句心里话。在当时,如果贾诩和李漼等人坐以待毙,就将面临朝廷的通缉。可是,贾诩预料到了李漼等人,一旦掌权,必将乱国,于是不想居功,渐渐的从李漼等人的圈子中淡出,希望天下人都渐渐忘记他作为董卓旧部集团重要成员的过去。
贾诩的方法比较成功。在贾诩担任尚书其间,选拔了一些比较有清正之名的官员,李漼等人看在当初的救命之恩上,也多少给贾诩一点面子。贾诩后来母亲去世,又借机离开长安,回到家中,一待就是两三年,避开了李漼郭汜作孽带来的不良影响。等到双方争斗时,李漼邀请贾诩出山帮助自己。没想到就在此时,汉献帝给贾诩下了那道诏书。
汉献帝肯定了贾诩在辞官、举才以及其他一些事情上对朝廷的维护,隐隐然答应不再追究当初劝告李漼杀入京城的罪过,要求贾诩消除李漼羽翼,以让自己成功离开长安。
贾诩和李漼曾经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可是时间一久,贾诩自然明白,李漼等人的暴政,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而自己如果继续追随下去,也必然与之同亡。于是贾诩果断的站到了汉献帝一边。
贾诩找到一些羌人、胡人的首领,开了一个宴会,告诉他们,献帝已经答应给他们封赏,希望他们率兵回到故乡。羌人、胡人在京城多年,早就渴望回去,只是李漼为了拉住这些首领,始终不给兑现当初的承诺。现在汉献帝亲自答应了,羌人胡人的首领果然就率兵离开了。
一旦羌人胡人离开,李漼立刻就处于劣势。
于是,李漼无奈,只能答应了汉献帝前往弘农。
在汉献帝移驾徒众,李漼、郭汜、张济、以及其他各路诸侯再次混战,从长安一直杀到洛阳。李漼一度抓到了朝廷许多公卿,想全部杀掉,贾诩再次建议“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李漼于是暂时放过公卿。
不过,这些都是贾诩的小善,根本无法弥补李漼郭汜混战,数百万百姓死亡的罪恶。昔日孔子曾经批评帮助季氏的冉有和子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李漼和郭汜正如牢笼中的门户,本来在笼中待毙,是贾诩提醒了李漼和郭汜,打开了牢笼,使得天下大乱,朝廷百姓毁于兵火。贾诩虽然并未亲手执刀杀人,却难辞其咎!
战乱要来,安全第一。贾诩早就想离开虎口,他带着全家投靠自己的老乡段煨去了。对于贾诩的到来,段煨是又喜又忧,喜的人来了重量级人才帮助自己,忧的是自己不是重量级人才的对手。所以他表面上对贾诩礼遇甚厚,实际上却不重用。
人家对你表面非常客气,但一有重大事项的时候就避开你,防着你。看来此地也不是栖身之所,贾诩准备到张绣那里去。
有人就劝贾诩说:段煨待您还是不错的,您就留下来吧。贾诩说:段煨对我疑而不用,长期下去肯定会产生矛盾。我走了,对内,他的权力稳固了。对外,我在外面可以援助他。他不但不会留我,还会高兴地欢送我。而张绣则不同,他正缺乏谋士,对我一定重用。
结果张绣率家属前来隆重迎接贾诩。段煨拍着胸脯,照顾贾先生的家属。皆大欢喜。
建安二年(197年),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形成了一方势力。北有袁绍,东有吕布,南边又冒出来个张绣,这让曹操十分恼火。他亲自起兵十五万,征讨张绣。
当年贾诩就曾劝李傕他们投降曹操,他对曹操的实力心知肚明。而刘表,只想坐守自己的地盘过日子。
与曹操大军开战,胜负难料。刘表援军到位,可以维持一段时日。如果援军不力,张绣很可能会败给曹操,失去自己的地盘,成为刘表的附庸。如果投降曹操,则可以避免军事冲突,化解眼前的困局。张绣军事实力可以保存,以后还有周旋的余地。
综合考虑,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惟贾诩是从,这是他聪明的地方。
见了前来投降的贾诩,曹操的态度是:
甚爱之,欲用为谋士。深深地喜爱。
正如陈宫对于吕布一样,贾诩对张绣也有很深的感情。想当初,张绣在自己处境为难的时候,带着一家老小,热情地接纳自己。来宛城后,张绣对于自己可谓言听计从,所以贾诩委婉地拒绝了曹操的邀请。
不久,张绣因为曹操霸占自己婶婶之事,和曹操翻脸。他找来贾诩商量对策。张绣是自己的主公,是自己的朋友。贾诩并没有因为曹操势力大而劝张绣忍耐。他建议张绣以清理叛军为由将军队靠近曹营,趁夜里点起大火,偷袭曹操。
结果:曹操长子、侄子、爱将典韦,包括坐骑大宛马都死于军中。曹操命大,只是右臂中箭,否则死于乱军也是有可能的。
自出征出来,这是曹操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贾诩的策划下,张绣继续扩大战果,连下南阳、江陵数县,曹洪抵挡不住。曹操只好第二次再携兵前来征讨。
曹操在城下观察地势。但他的一举一动,都被贾诩观察得一清二楚。曹操对城东南角比较留意,花的时间最长,贾诩估计他是要从此处攻进。
于是贾诩让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让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
晚上,曹操精兵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进去城中全无动静。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曹操一声令下,魏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城中伏兵四起。曹军急忙后退时,张绣亲率勇壮从背后杀来,两路夹击。
结果曹军大败,奔走数十里,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受伤。
在大好形势下,刘表劝说张绣一起追曹兵。贾诩说,不要追,追之必败。刘表想的是,现在机会难得,不追可惜。在刘表一再劝说下,张绣头脑发热了,他第一次没有听贾先生的话。追得快,回来得也快,两人大败而还。
张绣后悔了,贾先生,我没有听你的话,是我的不对。贾诩说,没关系,现在可以整兵追赶了。刘表说,贾先生,你不是开玩笑吧。贾诩说,此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
自信,自信到极点,但不是自大。
刘表还是不信,他不去。张绣信了,他追了,曹兵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
刘表服了,先生,你是神仙吧,贾诩说:曹操深知兵法,他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却不是曹军的对手,所以必败。此次曹操急于退兵,肯定是许都有急事。他破了我们的追军,但也耽误了时辰。所以,他们必轻车速回,不再防备。我军再追过去,他们既想不到也准备不及,故能胜。
别人都怕你曹操可不怕你。
两次交手,两番大败,曹操知道了贾诩的厉害。建安四年(199年),曹操不想再打张绣了,他想说服张绣投降。此时,袁绍也派人来和张绣结盟。
袁绍强大,曹操弱小。袁绍与张绣无仇,曹操和张绣有夺婶杀子之恨。袁绍遥远,曹操相邻。从表面上看,张绣肯定选择袁绍。和强者南北两面夹击,曹操肯定被灭。
贾诩却认为投靠曹操有三大好处:
一、曹公奉天子明诏讨伐天下,这和当初自己提出的“奉国家以征天下”的战略构想是一致的,曹操有眼光,前途。
二、袁绍强盛,我们弱小,他有我们没我们都一样,因此他们肯定不会重视我们。袁绍此人对自己的兄弟都不厚道,何况我们外人。曹操就不一样了,他还弱小,还要求生存发展。所以,他一定会需要我们,看重我们。
三、曹公这个人不简单,他识大体,顾大局。为了天下,为了名声,他能够做出牺牲,能够先公后私,他会宽待我们。
杀了别人的儿子,还是长子,然后放下刀枪,走到别人面前,接受别人处理。贾先生,你这个建议太冒险了吧。
贾诩对张绣说,主公莫忧!你想啊,曹操儿子死了,人死不能复生,损失不可挽回。但曹操可以收获地盘和兵马,将军和谋士,收获心胸广阔、诚待人才的名声。这笔生意,曹操是赚大了。所以啊,你放心地去吧,没问题,我可以用性命担保。
果然,曹操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让儿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结成亲家。
对于大功臣贾诩,曹操是感恩戴德。他拉着贾诩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于是拜贾诩为执金吾,相当于首都**局长。并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此时的贾栩,人生已过大半。他过去辅助的主公,都是三流角色,都是过渡人物。这一点他很清楚,但他没有刻意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只是尽忠职守而已。现在他已经找到了终生的靠山,和更大的舞台。刚得到张绣,曹操就想趁热打铁,劝降刘表。他问计于贾诩。
贾诩说,刘景升此人好结交社会名流,一般人他看不上。一定要派一文名之士前往说之,方可降耳。
曹操问荀攸,谁人可去?荀攸推荐了孔融。可见,曹操对贾诩的信任毕竟不如荀攸。
曹操手下已有五大谋士,荀彧是曹操的大管家,荀攸是曹操的参谋长,郭嘉是曹操的宠臣,程昱是曹操的元老,还有一个非常厉害却不太受信任的谋士刘晔。贾诩想到的是,自己来得晚,出多少计策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大家都能够出计策时,让曹操原来的谋士先说,大家说完自己再说。当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时,不当面争执、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这是贾诩的职场法则。
司马昭之有钟会,犹曹操之有贾诩、郭嘉耳。郭嘉是曹操创业元老,但这里他把贾诩放在郭嘉之前,足见贾诩的重要性了。临阵料敌,运筹帷幄,贾诩的才能不让郭嘉。但由于他自认为不是曹操的嫡系,所以主动献策居少,很多时候是因问作答。
我比曹操还大8岁,比郭嘉大23岁,53岁了,还能活几年,争什么?
无欲则刚。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十月,许攸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之计。众人都怀疑许攸的诚心,只有贾诩与荀攸力劝曹操。曹操于是欣然采纳其计,率军出击,大败袁军。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迁贾诩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出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战争顺利得超乎想象。得到荆州降兵八九万,顺江东下,攻取东吴,似乎指日可待。
有人反复问我,长江那么长,曹操完全可以多线过江,袭击孙刘后路嘛,何必都挤在赤壁前线呢。
我想说的是,一个成年人想打一个5岁小孩,他还用偷偷跑到小孩身后吗?当时的曹操,包括所有谋士在内,对于大破东吴有着必胜的信心。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在曹操得意时,只有贾诩站出来说,给曹操泼了一盆冷水。
他说,现在我军已经疲惫,荆州人心未稳,打仗的条件没有完全具备。而东吴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定会聚集力量,背水一战。敌我对比,我军并没有必胜的条件。相反,如果我们大力发展荆州经济,封赏官员,抚安百姓。几年之后,不用征讨,江东就会拜服。微小的理智的声音很快就被期望胜利的巨大喜悦、盲目自信淹没了。
结果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而归。这还不算。曹操辛辛苦苦得来的荆州,也被孙权和刘备瓜分待尽。以此造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很长时间没有扭转。
如果曹操能够整治荆州,加强统治。再破坏孙刘联盟,蚕食东吴辖地。相信用几年的时间,曹操完全可以打败孙刘,一统天下。在我强大于敌人数倍的情况下,竟然放弃进攻,不打赤壁之战,这绝非一般人的眼光所及。赤壁之战后,在曹操的有生之年,曹军在南方一直没有作为了。
曹操的其他谋士大都来源于袁绍,他们协助曹操平定了北方。西方,还是曹操的处女地,但这里是贾诩的地盘。他帮助曹操平定了马超、占领了汉中。
建安十六年(211),以骁将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在战场上,马超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坚守不出,无计可施。
贾诩建议,兵不厌诈,可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曹操抚掌大喜,就是高兴地拍巴掌。他说,天下高见,多有相合。文和之谋,正吾心中之事也。
曹操是不是已经有这种想法并不重要,领导怎么说就要怎么听。
第二天,曹操在阵前与韩遂单独对话。他回来后得意洋洋地对贾诩说,你知道我阵前对语的用意吗?贾诩当然知道,他还知道领导在得意的征询自己的意见,所以一定要拍马屁。贾诩说,此意很妙。但是,效果有限。我有一策,让韩、马自相仇杀。曹操这时候不说天下高见,多有相合的话了,连忙问计。贾诩说,马超有勇无谋,不识机密。丞相您可以亲笔作一书,写与韩遂,字迹要写得模糊一些,特别是要害处,自行涂抹修改,然后封送给韩遂。而且,这件事还要让马超知道。
我相信马超一定会来看这封书信。他看见上面要紧去处,都是图抹的痕迹,肯定会怀疑是韩遂干的,而且这封信和您今天单骑会语有关。这样,马超、韩遂的矛盾会加大。同时,我们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马超可图。
贾诩这一毒计,让勇猛异常、率十万大军的马超被打得只剩下三十个骑兵,无家可归。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军十万征讨张鲁,被大将庞德拒在关外。爱惜庞德武艺超人,曹操想收为已有。贾诩说,我知道张鲁手下有一谋士,叫杨松。这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收受贿赂。我们可以以重金买通此人,让他在张鲁面前诬陷庞德。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收降庞德了。
曹操说,此计听起来不错,可是南郑大门禁闭,如何进城?贾诩说,明日阵前交锋的时候,我们诈败佯输,弃寨而走,使庞德占据我寨。晚上,我们再来劫寨,庞德必退入城。我们选好一能言善辩之士,让他扮作庞德士兵,杂在阵中,就可以入城了。
结果不出所料。曹操顺利得到庞德,又招降张鲁,占据东川,离统一天下又进了一大步。
此时,刘晔、司马懿都劝曹操继续南下,进攻益州。可能是因为当初赤壁的教训,曹操此次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西部刚刚平定,南部关羽领军又来犯境。
曹操手下大将庞德请战,率领七军去抗关羽。为了显示决心,庞德备了一口棺材,要与关羽一决生死。
曹操听后,十分欣喜,“庞德忠勇如此,孤何忧焉!但贾诩却看出其中的问题,他告诉曹操,战争需要平和的心态,不需要激动的情绪。有了情绪,就容易被对手利用。庞德不顾一切地与关某决死,这是一个把非常危险的预兆。
曹操听后,急令人传旨戒庞德曰:”关某智勇双全,切不可轻敌。可取则取,不可取则宜谨守。“庞德不听,果然被关羽刀斩。
好不容易外部太平了,内部的争斗开始了。曹操几个儿子纷纷培养自己的势力,朝中大臣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不选择,就没有机会。选择了,就会得到曹操的怀疑。选择错误,比不选更麻烦。
贾栩早已看透这一点,凭他的眼光,早已判断这个人选是曹丕。
我要帮助曹丕,但表面上一定要和他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因此,当曹丕主动问计于自己时,贾诩就说,希望将军修养品德,勤于学习,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作儿子的道义,这就够了。这些话听起来朴素简单,而且劝人为善。外人听了,只能说贾诩说得不错,但心里想,这不是废话吗,还用你贾诩说?但是这里面的话,曹丕明白了。才能是次要的,品德是主要的。让曹操感受到父子亲情、真情,感受到曹丕的孝心、关心。这是一种看似普通,却最有效果的手段。
以后,凡是曹操出征的时候,曹植就发挥所长,歌功颂德,发言成章,让曹操十分高兴。而曹丕则相反,他边哭边说,父亲,你建多大的功业,取得多大的胜利都不重要,希望您保护身体,平安回来。
两人相差如此之大,不由得让曹操陷入深思:植儿说得好听,他是不是在演戏?丕儿真心对我,重视父子亲情,让我感动。
关于立谁为世子的问题,以曹操面前,贾诩绝对是想隐藏自己的态度。但还是躲不过。
这天,曹操找来贾诩,当面问个究竟。
贾诩飞快地想着应对之策,原则是:
1、 目的是劝立曹丕。
2、 一定要顺着曹操的心意,不能有大的偏差,让曹操不满。
3、 直接说出来,肯定会引进曹操部分儿子们的不满,以及一些大臣的反对。所以要注意方式。
于是,贾诩摆出一幅思考的样子。
曹操就问他,你只要给我名字就行,还考虑什么。贾诩回答说,我正在考虑袁绍父子、刘表父子的一些事情。
曹操知道了贾诩的答案,又为他的狡猾逗笑了。于是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220年,曹丕顺利登基,封贾诩为太尉。
223年,曹丕想起兵出征,他问贾诩:“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
贾诩回答:蜀主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识虚实,陆逊屯兵于险要。现朝中诸将,都不是孙权、刘备的对手。即使是陛下您亲自出征,也不一定能够获胜。
我们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
曹丕不听,三路大军都大败回来,于是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后来听说刘备死去,曹丕心想,贾先生不是说以待两国之变吗?现在机会来了,于是准备起兵讨伐。贾诩劝阻说,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刘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
曹丕不听,又无功而返。
这一年,贾诩也去世了,终年七十七岁。在那个人均寿命都不长的时代,魏室的许多老臣都故去了,包括荀氏叔侄,郭嘉、杨修、程昱、还有会保养的董昭。
四十五岁起步,五十二岁归顺曹操,之后又为曹操工作了二十一年。
同志们,健康是本,长寿是福啊。
贾诩知道,自己没有随曹操起家,归顺之前还让曹操屡屡受挫,加上自己策谋深长,种种因素都会引起曹操猜嫌。于是他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不与高官结亲。
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易中天说他是三国演义里最聪明的人。李傕听贾诩两次,成功;不听两次,失败;张绣听贾诩四次,成功;不听一次,失败;
曹操听贾诩两次,成功;不听一次,失败;
曹丕听贾诩一次,成功;不听两次,失败;
成功率,百分之百。
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