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间隙,对面的同事说到她亲戚家的孩子,这样复杂的情况我以前还没听说过。
这孩子今年按正常节奏该上高三,可是现在没学上了,家长非常着急。初中毕业时,成绩挺优秀,正取考入我们学校,并且名次还不错,五六百名。可高一第二学期,因为与同学发生点矛盾,年轻气盛,纠结几个好朋友与对方大打出手,很快被学校开除了。
家长托人找关系把他转入二高上了一段,但二高不守纪律的孩子更多,他很快又结交了几个不守纪律的同道中人,整天混在一起。中午回家吃饭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家长一看形势不对,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转到市里某学校,勉强上了一年。可是家长要上班要生活,不能长期在市里陪伴,这个学期,又决定让他回到家里。
可纪律差点的学校不想进,纪律好的又不收。最后决定让他到补习机构找老师单独上课。机构里每节课一个小时,每个小时最少也要一百几十块。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他每天上六节课,每节课一百五十元,一天就得九百元。一个星期至少六千,一个月两万多。到明年高考,还有八个多月,这需要十好几万的投入。根本不是工薪阶层能承担的。我说既然他家长以前能找到不少学校,这次还可以再找个学校啊,只要不来咱们学校。同事说关键这孩子没有自制力,你把他放到学校里,没人看着,他还是不学习,睡觉玩游戏逃课,拉帮结伙,影响别人,送到培训机构,有老师专门盯着,多少还能学点,相当于雇一个学校为自己管孩子。
家长为了孩子,真是用心良苦,什么代价都可以付出,只为了他能有个前程,将来可以养家糊口。想起《明朝那些事》里说的“长期饭票”话题,王侯世家,无论积累了多么丰厚的财富,还是想为子孙谋个长远之道。因为对于普通人,细水长流胜过大水漫灌,这可以让日子慢慢维持下去。历史上那些继承了大笔遗产又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真不在少数。
怪不得人们常说听话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这个孩子是个反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