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经过:小宇今天带了一版漂亮的贴画,和周围的小伙伴分享,见一个贴一个,甚是开心,版面上还剩了很多贴画没有贴,老师就让喝水,小宇就喝水去了,贴画放在了桌子上,正好我站在那张桌子周围,看到坐小宇对面的小新摆弄着贴画,也没在意。快放学的时候小宇跑过来跟我说贴画找不到了,我就说问问小新看没看到,结果小宇说小新也没看到,我就感到不太对劲,就问小新看没看到小宇的贴画,小新摇了摇头。小新在班里闲静少言,就跟我似的一般不出声,也不掉队的那种。说实话我是怀疑小新拿了贴画,但是需要观察找出证据并想出教育策略。过了一会,我看到小新坐在地台上,身子有点侧,并没有融入到周围的小朋友的气氛当中,直到老师说坐好讲事情的时候才看到小新走到座位上坐好,我看到了小新裤兜里有一张纸,正是小宇有黑边的贴画纸。我第一反应是有点震惊小新竟然说了谎,然后内心的表情是这样的,如下:
头一次处理这样的事,咋整我决定继续观察一会儿,看到小新右手放下去,往裤兜里做了塞一塞的动作,再看看小宇,并没有注意到小新的动作。一边小宇很着急找贴画,一边小新默默地坐着,一动不动,而且家长马上来接了,没时间了!
我走到小新旁边对她说:小新你是不刚才没洗手,快去洗个手。小新:我洗了。
我:再洗一遍。小新:不。
这这这……我用了更小的声音:来,王老师跟你说个事。
我带小新来到卫生间,蹲下来,看着她:小新,今天小宇带的贴画很漂亮对不对,老师也很喜欢,如果你也很喜欢呢,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也买一张,如果爸爸妈妈不给买,王老师可以给你买一张,所以如果你有看到小宇的贴画就还给她吧,有可能它掉在卫生间了,王老师先出去,你帮她找找好吗?
本来是想说这些的,没想到我刚说完第一句,小新就说:我在地上捡了一张贴画,说完从裤兜里掏出来塞我手里就转身跑回去了。
额,跟我想的不一样呢……我隔了几秒再走出卫生间,把手里的贴画放到小宇前面,声音大一点,让小新也能听见:哎呀,我在卫生间里捡到了,你是不刚才喝水到卫生间里玩忘了,这回你拿好了啊,别再丢了。看着小宇有点懵,仿佛失忆的表情
……就这样吧偷偷瞟了一眼小新,她也在用余光看小宇,看出来她也挺紧张的。我:小宇,你再给你的好朋友小新一个贴画吧。小宇大方地撕下了一个贴画粘在小新的衣服上。
我戳穿了一个谎又编了一个谎,不清楚有没有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但是我已经尽力地无声解决这件事了。我后来有意地观察了小新一下,讲故事的时候问想听什么故事,小新好像是比以前声音大了一点:这是我从家里拿的书……
小小地总个结:
希望小新以后能改掉这样的习惯吧,有什么想法能说出来。更令我在意的是小新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很穷或者专制类型的家庭,看来以后不光得关注调皮的孩子,还得留心寡言少语的孩子甚至是能力强一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
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孩子的社会也没那么简单,看到了成人社会的影子。后来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村长也是“庇护”了犯错误的兄弟,说钱是自己给的,不是兄弟俩偷的,村长的做法让他们回头是岸,回到自己善良的本性上,那才是温暖的家乡。看来,在努力磨练嘴皮子的同时,用人性的行动像流动的春水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也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