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抛出一个问题后,问话搜集资料的原则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搜集资料的abc法,事件,看法,情绪。用开放式提问捕捉信息,缺少的点再具体提问。比如,失恋了,能具体谈谈吗?你的感受怎么样?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
案例二,想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提问。许又新六何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生活不如意的人提的这个问题,最近遇到什么事情让你有这个想法?为何现在想起来问这个问题,不是几年前?在咨询室问,在单位问?为何问这个问题?你怎么考虑的?
案例三,一见到女生就脸红,如何提问?(什么原因?什么场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感受?)凯利三维理论,特异性信息,(是见所有女生都脸红还是见到某个女生脸红?)共同性信息(是你看了脸红,还是别人看了也脸红?)一致性信息(是不是每次见她都脸红?)
多利用开放式提问,让来访者主动诉说,避免审讯式封闭式提问。
今天分析的是:自恋性人格障碍,其表面症状是抑郁、人际关系问题;不治疗最后的结果是。尽量不给指导性建议,这个是他们最怕的,会觉得自己不行。如果主动问,给启发式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自由联想到哪些人或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