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温故而知新(1)

温故而知新(1)

作者: 若茗2023 | 来源:发表于2020-12-15 20:57 被阅读0次

再一次复习丹尼尔李老师的课程——关于人物稿。

所谓温故而知新,我的第一遍温习有如下收获:

1.人物稿是观点文吗?

人物稿表面上是在写人物,其实也是在表达观点,传递价值观,彰显一种处事态度,展现一种人生境界,进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一种力量。

2.人物稿的写法。

有两种:一是抓住人物某个特点写。二是通过这个人物赞扬一种精神。对于初学者,先要学会第一种写法。

3.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又怎样才能不落俗套?

首先,传说中要想写出5000字的人物稿,需要看50万字的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五湖四海:人物传记、人物采访视频、亲自采访。还有知乎、百度、微博等等。

那么,我们不可能数着字数找资料呀。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资料找的差不多了?一个点,那就是发现自己找的资料很多都重复了。

在“芸芸”资料中,又怎么挑出有用的呢?

(1)通过找资料,这个人已经很熟悉了,甚至于闭上眼睛,你就能想象出他的模样,他的神态自己很熟悉的动作。然后要抓住一个细节,提炼出一个观点。注意,此观点非彼观点,它尽量是新出炉的,别家没有的,新鲜的。

(2)根据这个观点,再去“芸芸”素材里找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材料。

(3)一般来说,名人尽可能写他普通的一面;普通人尽可能写他伟大的一面。但是,忌讳把人物写得太完美,还有,不要写太多的点。

4.关于大纲

写文不是从你写文章的第一个字开始的,而是从你写大纲的第一个字开始的。

要不断审视自己的大纲:材料够了吗?观点和素材匹配吗?素材足够能支撑你的观点吗?

对我而言,一定要写好大纲,一定要写好大纲,一定要写好大纲。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自己不是鲁迅,也不是汪曾祺。我只是一个新媒体的小白。况且,写大纲,其实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比起提笔就成文的做法,写大纲应该是个捷径。

且不说丹丹老师讲课的高级幽默,就单看老师说话的水平,足能让本人神往之。

私教班即将结束,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分数多少,我一定要不忘初心。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能坚持下来,我已经知足。

再努力,抓好课程的小尾巴!

相关文章

  • 为政篇11到19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

  • 论语为政第二第十一章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

  • 论语为政篇第十二节(28)

    文/冬至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

  • 《论语新读》7: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 喜新厌旧无情客,无情未必真豪杰。藕断丝连自然趣,自古新芽发旧枝。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1...

  • 1、温故而知新

    计算机 1、计算机的概念和构成都很复杂,但从系统程序开发者的角度,只需重点关注CPU, 内存, IO控制器即可,而...

  • 温故而知新(1)

    再一次复习丹尼尔李老师的课程——关于人物稿。 所谓温故而知新,我的第一遍温习有如下收获: 1.人物稿是观点文吗? ...

  • 1 温故而知新

    第一章 温故而知新 1.1-1.3 硬件结构,软件结构 最关键的三个部件:CPU、内存、I/O控制芯片 软件体系结...

  • 《论语》为政篇11/24

    2021.09.0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

  • 1171/20180407

    近期学习小结 1.温故而知新,重在及时温故 近期的学习,体会比较深刻的是“温故而知新”这句话。 孔子说:“温故而知...

  • 【0730晨读感悟】对自己,也要温故而知新

    《论语》中讲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温故而知新,对于自己,我们也同样需要温故而知新。 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故而知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xg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