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读了大约有四分之一,几乎丧失全部的阅读兴趣,——从前到后,被我用红笔在文章上画了一个个大大的“X”号的,大约又占了九成。
本来打算一口气读完全书,后来调整到一半,结果读到四分之一的时候,失望之情填塞胸怀,以至于愤然抛书,就此作罢!
遥想当初,无论是买书之前,还是在拿到快递的那一刻,甚至是打开封面开启阅读的时候,我总以为作者会教给我有关读书、学习、写作、生活、甚至是创富等方面的优秀的经验,——毕竟人家是著名网络媒体人呢,脑袋上的光环真要赶上佛祖菩萨了。
可未曾想,一番耐心阅读之后,忽然发现通篇不过是作者的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的想法的罗列,并没有进行必要的理论探梳理和总结,显得很空泛,很肤浅;更有甚者,里面的许多观点到底对不对、科学不科学,在我看来是大可存疑的。
如果让我来写的话,我是决计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流水账”式的文章的,更遑论腆着脸皮拿出来发表了。
而且作者在自序中说:
“我先是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写完初稿,然后,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带领团队将稿子打磨了30遍。
交稿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我对自己说:终于搞定了,这本书一定能影响和帮助很多很多人。”
现在想来,当初我就是在网上看了这篇序言才下定决心买的这本书,却没想到换来的是失望一场!
但是,要说“影响”和“帮助”还是有的,总体来说有如下几条:
一是,请你注意以后务必要认真仔细写好日常的读书笔记和随笔文章,说不定你哪天一鸣惊人成了网络大咖,或者自媒体畅销书作家,到时可以顺手拿来结集出版,实在是便宜又实惠的事情。
二是,先写完初稿再修改是对的,但如果只修改个三五遍确实不够的,更不用说如你现在这般不喜欢修改了。再者说,人家用三个月时间,“带领团队将稿子打磨了30遍”才生产处这样的作品,这个教训不可谓不大!你又没有团队,有没有修改三十遍的勇气和耐心,实在是应该更加全力以赴、呕心沥血了。
三是,有些人的哭泣和眼泪,有时候千万不要当回事,很有可能是带着某种图谋的,抑或仅仅是习惯性的自我感动罢了。——比如博读者的同情,然后勾引他们心甘情愿自掏腰包来买书。更何况,鼎鼎大名的小四同学在自己的作品里不是也很善于感伤和流泪吗?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现实中去抄袭别人呀。
——2022年6月18日星期六10:15分
网友评论